“參加競賽提升了我在外科手術、病原檢測和禽病理剖檢等方面的能力,為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動物醫學專業學生李雪婷激動地說道。
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動物醫學專業(本科)技能大賽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代表隊再次以優異成績獲大賽最高獎——特等獎,這是該校連續四次獲此殊榮,也是該校本年度第二次在國家級動物醫學類專業技能大賽中斬獲最高獎,實現了動物醫學國家級競賽雙豐收。
做好“針線活”
歷時12個月,歷經四輪嚴苛的培訓、考核、遴選,最終李雪婷、劉嘯穎、方華榮、馬鳴灼、伍清滟5名學生脫穎而出,一路披荊斬棘,最終獲全國大學生動物醫學專業(本科)技能大賽特等獎。
回憶起最初的校內選拔,方華榮感慨道:“當時為了能通過考核,每天都在練習打結和縫合,速度遠遠超越了當初手術課的考試成績。現場考核時,即使磕磕絆絆、存在很多問題,也都堅持完成。”
參加另一項國家級賽事——“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的該校學生陳睿琪說,宿舍的樓梯架子、柜門把手以及床上的桌子腿上還留有許多她與舍友們練習徒手打結的“奮斗”痕跡,為了能夠為學校爭光,她們每天除了在實驗室里練習,也常常也在寢室做“針線活”。
和方華榮、陳睿琪一樣,所有參加選拔與比賽的同學都犧牲了自己的課外時間投入緊張的備賽。哪怕是在寒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教師張欣珂還給每位同學發了一套縫合器械,鼓勵大家勤加練習、以防手生。他說:“課上教過的操作內容要常學、常做,正所謂一日不練手生,三日不念口生。”
作為此次競賽的領隊,該院教師盧德章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參賽同學每天都在競賽群里上傳自己縫合練習的照片,一天都沒有間斷。國慶假期,大家放棄休假集中進行訓練,一些實驗耗材因放假未能及時補充,學院其他老師得知消息,把自己實驗室暫時不用的小鼠給同學們訓練用,保證了大家的集中訓練。
盧德章表示:“競賽的培訓需要大量的實驗動物和耗材,學院給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學院趙曉民、王興龍、常玲玲等指導教師也投入了的大量心血,大家的辛苦付出也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苦練“磨刀功”
實驗課在外科獸醫手術學中占很大比重。從早上7點多準備,一直要到下午五六點才結束。每次上課,張欣珂總是第一個到手術室,最后一個離開。最長的一次,他連續上了12天手術實驗課,每天都是連續10小時以上。指導學生做完手術,張欣珂還要親自上陣示范。為了讓學生看清手術內容,張欣珂利用手機、投影儀等“發明”了“手術直播”,也利用教學動物醫院的臨床手術給學生“開小灶”。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獸醫,從理論到實踐各環節都需要有充足的知識和技能儲備。王興龍是獸醫傳染病學任課教師,帶領同學們加入學院傳統“查房”實驗。所謂“查房”,就是在獸醫傳染病學的課程實習中,每天0點、12點、18點、24點4個時間段對實驗動物進行數據采集,連續十二天。十多年來,王興龍和團隊教師一直堅持與同學們共同參與“查房”。
他說:“這是老一輩趙余放教授傳承下來的實驗內容,歷經40年、3代教師凝練提升,形成了特色鮮明、涵蓋獸醫培養體系80%以上操作技能和幾乎所有課程理論知識應用的實踐教學模式。這門課程實習已經成為眾多校友返校回憶的經典,也被多所兄弟院校模仿應用。”
在一次次的實驗中,同學們傳承了這種“工匠精神”。從備賽初期就制定日程表和簽到表,詳細記錄每次數據。手術中每一步是誰負責,每個人每個時間點每一個動作的走位,手術衣、包裝等垃圾如何丟棄和耗材擺放,甚至實驗室衛生打掃、動物每日喂養也都有詳細的規定。陳睿琪說:“任課老師們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深深觸動著我們,也不斷激勵我們在專業道路上前進。”
夯實“基本功”
好的基礎是成功的一半,對動物醫學專業來說,要點在“學”,重點在“練”,夯實“基本功”。往屆的獲獎選手許多已經走向社會,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也在繼續書寫著“誠樸勇毅”的新篇章。
在新疆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的動物醫學院2018屆校友楊涵琪說,回憶起大學5年,印象最深的就是2016年代表學校參加第四屆全國“生泰爾杯”大學生動物醫學專業技能大賽,最終獲得大賽特等獎。血凝試驗操作六字口訣——“一檔吸二擋打”仍然記憶猶新。在訓練中,做一次血凝試驗就需要使用移液槍40余次,為了提高血凝板利用率,每天都會做四五次重復試驗,打槍頭近200次。除此之外,在空閑時間還會自主練習,直至大拇指酸痛,甚至都形成了肌肉記憶。
2020屆畢業生祁桂祥現在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教學動物醫院的一名獸醫。回憶起備賽過程,她說:“在禽病理剖檢項目訓練初期,我的剖檢動作非常不流利,速度很慢。有一次老師觀看我們訓練,嚴厲批評了我們,指出大家操作不熟練、配合不默契、病理描述不恰當、診斷描述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并親自上手示范。后來經過研究老師的細節動作和近百只雞解剖的大量訓練,我的整個剖檢過程動作利落,臟器皆能完整取出,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努力得到認可的時刻記憶猶新。現在作為一名臨床獸醫,很感謝母校對我的培養,老師們的嚴格要求,以及大量的動手實踐機會,才能讓我在如今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2014年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探索構建了以課程實踐為主體,臨床綜合實習和技能競賽為“試金石”的“一體兩翼”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培養了一支業務精湛、精益求精、結構合理的指導教師隊伍,真正實現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標,形成了一整套既符合我校實際,又具備較高推廣價值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迄今歷屆獲獎學生42人,升學率97.62%,其中博士畢業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10人,畢業生就業率100%。近5年畢業生對學校教育教學、學風建設、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整體評價滿意度超過95%。
近年來,隨著畜牧業和寵物業迅速發展,社會對動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副院長王建國表示:“動物醫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及應用性很強的專業,我校動物醫學專業學生歷來以動手能力強而被行業廣泛認可。下一步,學院將持續優化培養方案和培養環節,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社會和行業培養更多懂理論、會技術、進得來、留得住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