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三立,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 4月23日在京去世,享年87歲。 李三立,1935年8月24日出生于上海,1955年清華大學畢業。1960年獲蘇聯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博士。曾任清華大學教授,兼任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國家攀登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計算機學科評審組召集人,IEEE中國分部主席(95/96)。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三立曾負責研制過我國電子管、晶體管、LSI和VLSI四代計算機,其中的724機是20世紀70年代我國各大學中用于國家尖端科技的規模最大的計算機;用于加工重要部件的光柵數控計算機102機,使精密加工效率提高幾十倍,有很高的社會經濟效益,并使我國在該領域進入當時國際先進行列。80年代以來,作為我國首創者和學術帶頭人之一,在微機體系結構、局部網絡、RISC和指令級并行處理研究領域作出重要貢獻。近年來負責研制的超級計算機中,有兩臺都進入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榜-“深超-21C”(2003,146位)和“自強3000”(2004,126位)。 李三立常教導學生:想要做好一件事,不抓緊時間,不全身投入,是很難成功的。(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鄧暉、李苑)
12月18日,湖南師范大學召開有關干部會議。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王武出席會議并宣布省委關于湖南師范大學校長任職的決定:劉仲華同志任湖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仲華,男,1965年3月出生于湖南衡陽,中......
“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裝備,是信息時代環境科技發展的源頭,是生態環境科學的‘先行官’,也是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的‘倍增器’。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離不開先進的環境探測技術和儀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
近日,遼寧、河南、吉林等多個省的書記、省長會見新當選的兩院院士,其中遼寧省給予新當選的兩院院士每人600萬元科研經費支持和獎勵。11月27日,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郝鵬,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樂成......
中國工程院2023年當選院士學習教育暨頒證儀式12月8日下午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院士向2023年新當選的7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逐一頒發證書。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
近日,2023年歐洲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共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本年度的歐洲工程院院士。新晉院士有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常焜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樓雄文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楊培東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
2023年8月11日,國際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IF=45)撤回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MarkJSmyth等人于2016年4月20日發表題為“Combinati......
近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引起了廣泛關注。院士作為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各個高校擁有的院士數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高校的科研和師資實力。近五年來,我國共增選了三次兩......
電壓門控鈉(Nav)通道通過啟動和傳播動作電位來控制膜的興奮性。與它們的生理意義一致,這些通道的功能障礙或突變與各種通道病有關。因此,Nav通道是各種臨床和研究藥物的主要靶點。此外,大量的天然毒素,包......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共有133人新當選為院士。新當選院士正在進行哪些研究?未來有什么研究計劃?如何更好履行院士責任?圍繞這些話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兩位院......
11月22日,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45歲的顏寧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新晉兩院院士工作高校、本科畢業院校統計:15所985掛零。顏寧回應當選院士:“帽子”不重要。11月23日上午,在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