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9-19 11:08 原文鏈接: 評論:加速協同創新釋放創新潛能

       “協同創新”是一種致力于相互取長補短的智慧行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日益趨向精細化和系統化。精細化讓各個學科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大,系統化則使科學研究不斷向“大科學”的方向發展——許多重要的科學進展在大科學工程、大型協作項目中出現。

      可以說,科學本身的演變使來自不同學科、不同部門的科學家團結在一起顯得尤為重要,這便是協同創新在大科學時代的重要意義。

      回溯新中國科技發展歷史,科學家們曾在協同創新中實現了許多尖端科技領域的重點突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工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在國家層面組織的重大科技工程,也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光輝成就。從1959年6月中央下決心獨立自主研制原子彈開始,僅僅用了5年多的時間,就于1964年10月16日實現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使科技、經濟基礎落后的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五個核大國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6月召開的“科技三會”上將過去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法寶總結為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其本質即是協同創新。他強調,過去我們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這一法寶,今天我們推進科技創新跨越也要依靠這一法寶,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新機制。

      加速協同創新,首先要優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的科研布局,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更為復雜,特別是隨著我國發展逐步接近世界前沿,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高科技技術一直對我們封鎖,一些重大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買不來、求不來,靠市場自發的力量也是很難搞起來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形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新機制,采取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集中配置的方式,發揮各方力量,推動核心科技不斷邁上新水平。科研院所應當加強科技創新統籌協調,克服科技創新活動中存在的分散封閉、交叉重復等碎片化現象,避免創新中的“孤島”現象。

      加速協同創新,其次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創新型人才、風投資金等要素集合,迸發出創新活力。任何一項成功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都離不開極具求知欲的創新型人才、天馬行空的創意思想、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科技型企業、風投資金等創新要素。例如,硅谷聚集了大約7000多家高科技公司,有40多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有上千個科學家和工程院院士,各類要素間互相轉化、促進,形成諸多創新成果享譽全球。為了推動多元而豐富的要素集合,不僅應當“各個擊破”式的加強每類要素,更要搭建起每類要素間的互動橋梁,才能形成強大合力。

      加速協同創新,還要政府部門主動作為,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鋪路搭橋、保駕護航。要把科技第一生產力轉化成現實生產力,除了作為創新主體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要建立起創新鏈條外,更需要各級政府間和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創新。這就迫切要求改變“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現狀,呼喚相關部門之間牽起手來, 實現全鏈條覆蓋,打通技術創新的各個關節,為企業創新創業提供暢通無阻的全程服務。制度創新本來就是創新的題中應有之義,它和技術創新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相關政府部門應在重點創新領域的戰略布局、科技立項原則及支持方式上進一步加強統籌,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優化管理職能、加強統籌管理。

      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推動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創客等創新主體協同,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協同,同時推動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政策創新,才能有效降低創新成本、縮短創新時間、提高創新效率、加快創新步伐,加速釋放創新潛能,培育新動能,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得更快、更好。

    相關文章

    第六屆京津冀開發區協同創新發展論壇功舉辦

    12月28日,2022(第六屆)京津冀開發區協同創新發展論壇在線上舉行。京津冀開發區協同創新發展論壇創辦于2016年,論壇重點圍繞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深入探討三地如何發揮各自優勢,進行資源互補、產業鏈......

    4項原則雙向布局科技部推進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科技部印發了《關于推進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方案(暫行)》,該方案堅持需求導向,聚焦關鍵;科學定位,分類指導;優化整合,開放共享;深化改革,協同創新為基本原則,從綜合類和領域......

    溫州高新區物聯網應用產業協同創新服務綜合體揭牌

    日前,溫州高新區物聯網應用產業協同創新服務綜合體揭牌成立。今后,溫州物聯網產業將通過該綜合體與前端研發資源和人才進行鏈接,助力兩地協作撬動區域經濟新動能。溫州高新區物聯網應用產業協同創新服務綜合體設立......

    協同創新助力“產學研2.0時代”

    “機器人會寫作,記者會失業嗎?”11月19日,在北京大學科技成果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以下簡稱王選所)研究員萬小軍在介紹了AI寫作機器人項目后,被不少媒體人“圍攻”,他淡淡地解釋道:“我......

    浙江省第六批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結果

    據浙江省教育廳消息,第六批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工作已經結束,擬認定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6個,現將其中13家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9年9月24日至9月30日。第六批浙江省“201......

    教育部認定名單來了!這幾所高校被委以重任……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認定2019年度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的通知教技廳函〔2019〕7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部省合建......

    國家遙感中心業務部2019年第一次協同創新交流會召開

    為進一步發揮國家遙感中心業務部體系“小核心、大網絡”的協同創新機制優勢,展現各業務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相關工作進展,支撐中心“一體兩翼”工作,加速落實科技部重點工作,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2019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協同創新指數發布年均增8.67%

    5月16日,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發布《2019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協同創新指數》(以下簡稱《指數》)。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是我國最早的軟科學研究機構之一,是科學研究類社會公益事業機構,先后在領導科學、科技統計......

    破解“卡脖子”難題高校創新力量如何發力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你覺得科研工作的瓶頸是什么?”在手百問答上,有這樣一個最新提問。視覺中國“發現自己在重復做一些無意義的實驗,得到的一些數據雖然也有一定新意,但是并沒有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什么突破。”“......

    科技成果轉化需全要素協同創新

    科技成果轉化說到底就是用成果。一項科技成果,從頭腦中想法的孕育到實驗室里的反復試驗,到最后被用戶認可,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歷險”過程。尤其是成果獲得用戶認可、得到廣泛使用,更是這一“歷險記”中最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