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便隱血?
正常人消化道胃腸黏膜上皮更新過程中每天約要丟失0.5-1.5 ml的血液,這是正常生理性出血。但如果消化道的失血量每日大于2 ml時,說明消化道是有病變的出血,屬于是病理性出血。
如果病員出現嘔吐新鮮血液或咖啡色胃液、解出大便呈黑色柏油樣或帶的鮮血時,稱為顯性出血。但當每天出血量小到5ml左右、大便肉眼觀察不到大便內有血液、只有通過化學試驗才能檢出的血液時,稱為大便隱性出血(FOB),簡稱大便隱血。
通常這種少量不顯著的消化道出血大便顏色正常,又因無明顯的不適癥狀而不容易被病員發現,但它確實是消化道器質性病變的重要表現。因此,如果能及時檢查大便隱血,就能早期發現消化道的器質性病變。
大便隱血有哪些檢查方法?
采集少量大便標本后送到醫院化驗室進行檢查,目前醫院大便隱血檢查(FOBT)常用化學鄰甲苯胺法、免疫膠體金人血紅蛋白單克隆抗體檢測和聯合血紅蛋白轉鐵蛋白單克隆抗體檢測法。
鄰甲苯胺檢查法方便、快捷、價廉,但受影響干擾多。服用維生素C等藥物出現假陰性,食用動物性食品、鐵劑、富含葉綠素等食物可出現假陽性,現多數醫院已淘汰此項檢查。
免疫膠體金法不受其他藥物、鐵劑、動物血等干擾,具有快速、方便、靈敏度和特異性高等優點,當大便出血超過5ml時就能查出陽性,是目前診斷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首選方法。
聯合人血紅蛋白+轉鐵蛋白單克隆抗體檢測法,克服了膠體金法存在少數假陰性和延遲反應的缺點,敏感性、特異性及抗干擾性強,但價格較貴還沒有在臨床普及。
怎樣送取大便標本?
醫院化驗室會提供給你一個貯存大便標本小容器,采用如圖的方法取約5-10克的新鮮大便放入貯便器內,盡可能在半小時或1小時內送到醫院化驗室進行檢查。
檢查結果如何判斷?
檢驗師將大便標本稀釋后滴入反應盒內數分鐘即可觀察結果。由于操作方便,也可購買試劑盒在家中進行檢查。為確保檢查結果的可靠性,陽性者可重復檢查一次,防止假陽性;陰性者可采用一次法、二次法和三次法防止假陰性。
查出大便隱血陽性怎么辦?
大便隱血試驗陽性,特別是重復仍陽性時,說明有胃腸道病理性出血,應進行針對性檢查。
(1)如有上腹部不適痛脹癥狀、有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病、胃大部切除、胃腫瘤家族史、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貧血等報警癥狀、或體檢時檢查發現陽性而無任可臨床癥狀時,先行胃鏡檢查,如無異常發現再進行結腸鏡檢查。
(2)如有下腹部不適痛脹癥狀、大便習慣改變、有腸息肉史、結直腸腫瘤家族史、膽囊切除和闌尾炎切除術史時,先行腸鏡檢查,如無異常時再行胃鏡檢查,也可胃腸鏡同時檢查。
(3)如大便隱血反復陽性,胃鏡和腸鏡檢查均未見明確異常時,可再選擇膠囊內鏡或帶氣囊的小腸鏡檢查小腸是否有病變,或配合其它如腫瘤標記物、腹部CT等相關檢查。
大便隱血試驗能查出結直腸腫瘤嗎?
大便隱血試驗檢查方便、無痛苦、具有較好的篩查結果,是國際上公認可通過人群篩查實現早期發現降低死亡率的惡性腫瘤的檢查,并將大便隱血試驗列入體檢常規檢查項目。
超過50歲的人群中大便隱血陽性率約10-25%,陽性者中腸鏡檢查可發現有20-40%不同類型的息肉、為數較多的結直腸腫瘤和多種結腸疾病。
在上海,一項調查研究顯示15922例完成大便隱血試驗,隱血陽性2828人(17.76%),其中1672接受結腸鏡檢查,發現進展型息肉327例,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213例、結直腸癌36例,其中早期癌12例,早期發現率33%,高于未做隱血篩查時結腸鏡結直腸癌早期診斷率11%。
在美國,平均每20人就有一人是結直腸腫瘤的高風險人群,腫瘤的多發生在50歲以后,只要能早期診斷得到正規手術和化療,結直腸腫瘤是消化道腫瘤中治療效果最好的一種,現有超過一百萬病員得到了好的生存。
目前多數國內專家建議年齡50-75歲的上述高危人群,最好每1年查一次大便隱血試驗,如陽性需要進行腸鏡檢查,如陰性結腸鏡檢查間隔時間尚未統一,建議每3-5年查一次結腸鏡。每早篩查、早檢查、早治療一例結直腸腫瘤,就能拯救一個家庭,還一個家庭的幸福。
需要說明的是并非所有早期結直腸腫瘤病員大便隱血試驗都陽性,對有大便習慣改變、有腸息肉史、結直腸腫瘤家族史、膽囊切除和闌尾炎切除術史10年以上病員,即使大便隱血陰性,也應定期聯合血CEA和結腸鏡檢查,對做過結腸鏡檢查后大便隱血仍陽性的病員應該短期內重復結腸鏡檢查。
說起大便,很多人可能會掩鼻皺眉。如今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試圖從糞便中分析腸道菌群的特點,以期獲得有關疾病的線索。腸道菌群是指生活在腸道中的微生物群體,它們可用于預測結直腸癌的發生。結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
正常情況下,人排出的糞便中,有1/3到2/3的固體成分是腸道細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腸道微生物組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影響,也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試圖從糞便中分析腸道菌群的特點,獲知有關疾病的線索......
提到排便,很多人或許會覺得非常尷尬。其實,大便里隱藏著許多有關腸道健康的信息,在排便后回頭留意一下便樣,可能會有重要發現。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陳偉慶表示,人們要學會根據大便的性狀、次數、顏......
你知道蹲著更容易排便嗎?你有想過如廁后對大小便“察顏觀色”嗎?你知道沖水時最好蓋上馬桶蓋嗎……人生五件事:吃、喝、拉、撒、睡。拉,說起來俗,卻誰也繞不過。就如廁這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隱藏著不少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