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2-20 13:36 原文鏈接: 諾獎風向標!這18位華人學者獲2021年斯隆研究獎

      日前,美國艾爾弗·斯隆基金會公布了2021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128位杰出青年科學家獲獎。

      其中,共有18位華人學者獲獎,涵蓋清華大學(6人)、北京大學(4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人)、南京大學(1人)、浙江大學(1人)、華中科技大學(1人)、臺灣大學(1人)等多所高校校友。

      圖片

      斯隆研究獎素有“諾獎風向標”的美譽,旨在獎勵職業生涯早期的杰出青年學者。

      斯隆研究獎自1955年設立以來每年頒發,獎勵處于職業生涯早期且取得引領未來科學發展成就的杰出年輕學者。2021年該獎授予的學科領域包括化學、計算與進化分子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數學、神經科學、地球科學、物理學,共有128名學者獲此殊榮。

      2007年以來,該獎項歷屆獲得者中已有51人獲諾貝爾獎,17人獲菲爾茲獎,69人獲美國科學獎章,20人獲約翰貝茨克拉克獎。

      2021年斯隆研究獎獲獎華人學者簡介如下:

      高偉(Wei Gao),2007年在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得學士學位,2009在清華大學精儀系獲得碩士學位,2014年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化工系獲得博士學位。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青年科學家。

      現任加州理工學院應用物理與材料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可穿戴設備、柔性電子、微米納米馬達、生物納米技術、生物醫學和生化傳感器。

      李晗(Han Li),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助理教授。2008年在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獲得學士學位,2013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合成生物學、化學生物學,以及代謝工程研究。

      高秭玥(Ziyue Gao),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遺傳學助理教授。2010年在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獲得學士學位,同時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2015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遺傳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人類遺傳學,著重于在生物演化和群體遺傳的框架下研究與人類進化、疾病與健康相關的問題。

      馬騰宇(Tengyu Ma),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與統計學助理教授。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校友,本科畢業后赴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機器學習和算法方面的研究,如深度學習及其理論,(深度)強化學習及其理論,表示學習,魯棒性,非凸優化,分布式優化和高維統計。

      廉骉(Biao Lian),普林斯頓物理系助理教授。2012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獲得學士學位,2017年在斯坦福大學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包括物質拓撲相、量子霍爾系統、低維強相互作用系統以及多體系統的糾纏和量子動力學的理論研究。

      甄博(Bo Zhen),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和天文系助理教授。200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數理基科班,201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凝聚態物質,光學。

      徐升(Sheng Xu),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2002級本科校友。博士畢業于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曾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擔任博士后研究員。

      目前,徐升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納米工程系擔任助理教授,研究工作集中在用于健康監測和人機界面的可穿戴柔性電子設備,曾獲材料研究學會(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MRS)“杰出青年科學家獎”等多項榮譽。

      戴亮(Liang Dai),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07級本科校友。2015年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20年7月加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現任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領域為引力透鏡、引力波及宇宙學。

      鄧煜(Yu Deng),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07級本科校友,2008年秋季轉入麻省理工學院。2010年獲普特南(Putnam)大學生競賽最高獎——Putnam Fellow.2015年于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后到紐約大學庫朗研究所(Courant Institute)做博士后。2018年加入南加州大學,現任助理教授。

      他和他的合作者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對二維高次Schr?dinger方程證明了Gibbs測度的不變性;對Schr?dinger方程對應的弱湍流問題,在最佳的時間尺度上驗證了極限方程的正確性;證明了三維水波方程在重力-表面張力作用下的小初值整體存在性;證明了二維Couette flow在超臨界空間的不穩定性。

      劉魯喬(Luqiao Liu),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物理學專業2002級本科校友。于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5年加入麻省理工學院電子研究實驗室,現任MIT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他的研究領域為自旋電子學領域,特別是專注于納米材料和自旋邏輯器件,非易失性存儲器和微波應用。

      汪淏田(Haotian Wang),2011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畢業后赴斯坦福大學深造并獲博士學位。2016年起擔任哈佛大學羅蘭學者并組建課題組開展獨立工作,2019年起加入萊斯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任助理教授。2019年入選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

      趙劉燕(Liuyan Zhao),2004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校期間曾獲2005年優秀學生獎學金(金獎),2006年環貿通專項獎、2007年國家獎學金、大學生研究計劃校級優秀等多種榮譽。2008年榮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優秀畢業生。2013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密歇根大學助理教授。

      Heng Li,現任哈佛大學醫學院/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生物醫學信息學助理教授。本科就讀于南京大學物理學院97級基地班,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在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從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加入哈佛醫學院/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

      Xiumin Du,浙江大學數學學士,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博士,美國西北大學數學助理教授。

      Kai-Wei Chang,2017年起擔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計算機系助理教授,此前曾在弗吉尼亞大學計算機系擔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學習,谷歌引用數超過13000。

      本科就讀于臺灣大學,獲得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雙學位;2007年本科畢業后繼續在國立臺灣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碩士學位。隨后,2010年赴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師從Don Roth 教授。2015年取得博士學位,并繼續在微軟擔任博士后研究員。曾獲得 EMNLP 2017最佳長論文獎、SIGKDD 2010 最佳研究論文獎、NSF資助。

      Joel Yuen-Zhou,2007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學位,2012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2015年加入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任助理教授。

      James Zou,本科畢業于杜克大學,并于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為斯坦福大學助理教授。

      Wenxin Du,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2008年于斯沃斯莫爾學院獲學士學位,2013年于哈佛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相關文章

    又一院士名單公布多位華人學者當選

    9月18日,英國皇家工程院公布2024年院士增選結果,華人學者李燁、梁秋華、溫曉玲、趙旭東、景旭東、范良士入選。他們分別在石油工程、無線通信、水工程、火災及爆炸、可持續能源技術及化學工程領域有杰出貢獻......

    華人學者入選年度科學影響力榜單!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最新版榜單公布

    2024年9月16日,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JohnP.A.Ioannidis教授團隊發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Top2%Scientists......

    多位華人學者入選!一院士名單揭曉

    9月3日,加拿大皇家學會公布2024年院士增選名單。今年共有104名科學院、藝術人文學院、社會科學學院的學者入選皇家學會院士。這些科學家因其杰出的學術、科學和藝術成就而被同行選舉。加拿大皇家學會(RS......

    又一屆國際AI頂會被“攻占”:華人學者占據半壁江山

    國際計算語言學年會(AnnualMeetingoftheAssociationforComputationalLinguistics,簡稱ACL),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有NLP界奧斯卡之稱......

    IEEEFellow新晉名單出爐宗成慶、朱軍等104位華人學者入選

    IEEE的全稱是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是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的學會,IEEEFellow(IE......

    困擾數學家25年的“切蘋果”難題,被一位華人博士解決了

    請聽題:如何將蘋果平均一分為二,還能保證它長時間的新鮮?這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已經困擾了人類數學家25年之久。根據常識,就是要保證果肉暴露在外面的面積最小,也就是切片的面積最小。如果跨越到更高的維度......

    又一名斯坦福大學華人學者遭難,美國換總統不換政策!

    據路透社華盛頓2月19日報道,美國司法部近日擴大1月的一份起訴內容,指控斯坦福大學研究員SongChen(音)簽證欺詐、阻撓司法、毀滅文件和虛假陳述,隱瞞其軍人身份。起訴書稱宋自稱研究腦部疾病的神經科......

    諾獎風向標!這18位華人學者獲2021年斯隆研究獎

    日前,美國艾爾弗·斯隆基金會公布了2021年斯隆研究獎(SloanResearchFellowships)獲獎名單,128位杰出青年科學家獲獎。其中,共有18位華人學者獲獎,涵蓋清華大學(6人)、北京......

    諾獎風向標!這18位華人學者獲2021年斯隆研究獎

    日前,美國艾爾弗·斯隆基金會公布了2021年斯隆研究獎(SloanResearchFellowships)獲獎名單,128位杰出青年科學家獲獎。其中,共有18位華人學者獲獎,涵蓋清華大學(6人)、北京......

    MIT被捕華人學者陳剛訴美國檢察官惡意舉動干擾司法公正

    2018年11月1日,美國時任司法部部長杰夫?塞申斯(JeffSessions)宣布提出由司法部牽頭、聯邦調查局(FBI)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Initiative),稱要從......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