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9-13 09:01 原文鏈接: 謹防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淘汰落后產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在價格上漲帶動的復產潮可能打亂甚至延緩去產能計劃的情況下,需要行政手段和市場手段同時發力。一方面,要以更嚴格的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限期退出,引導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轉型轉產、搬遷改造等主動退出產能;另一方面,也要嚴控新增產能。同時,有關部門應盡快兌現補貼、產能置換等獎補政策,調動企業和地方去產能的積極性

      最近,有兩則新聞同時見諸報端。一是各地紛紛調高去產能目標,9月起全國有望進入去產能企業密集關停期;二是因為鋼材、煤炭價格反彈,有些去產能范圍內的鋼鐵企業又重新開爐生產。

      這種情況值得關注。只有落后產能真正退出,市場才能重回健康軌道。但是,淘汰落后產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如不是實屬無奈,一些過剩產能是很難主動退出市場的。如此這般一邊緊鑼密鼓去產能,另一邊過剩產能又打起游擊恢復生產,很可能使去產能工作難以收到實際效果。

      今年以來,去產能得以強力推動。國務院先后發布了《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等。各部委也紛紛行動,財政部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支持化解過剩產能、工信部發布利用綜合標準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意見。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又部署對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開展專項督查,山西、內蒙古、河北等接受專項督查的消息也屢見報端。

      在這種情況下,去產能效果逐步顯現。今年上半年,鋼價、煤價持續回暖。中鋼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會員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29萬億元,同比下降11.93%;實現利潤125.87億元,同比增長4.27倍。上市公司近日密集發布的年報也顯示,雖然鋼鐵企業營業收入大多縮水,但其中三分之二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這一增一減的背后,反映的正是去產能促使鋼鐵業整體效益改善的事實。

      同樣,一系列統計數據也表明,我國工業企業利潤正在持續改善。今年1至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9%,增速比前6個月快了0.7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利潤同比增長11%,增速比6月份加快5.9個百分點。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說,去產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也應看到,此次鋼價、煤價回暖的主因是行業采取限產措施,帶動了價格回暖。然而,“限產”不是“去產”,不排除一些地方和企業存在觀望情緒,如去產能不能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伴隨著價格回升,這些企業去產能的決心和力度很可能會大打折扣。

      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今年1至7月,全國煤炭去產能僅完成全年任務量的38%,全國鋼鐵去產能僅完成全年任務量的47%,全國去產能的任務仍然非常艱巨。因此,在價格上漲帶動的復產潮可能打亂甚至延緩去產能計劃的情況下,需要行政手段和市場手段同時發力,強力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各項工作的落實。

      一方面,要以更嚴格的安全、環保、質量、能耗等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限期退出,引導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轉型轉產、搬遷改造等主動退出產能;另一方面,要嚴控新增產能。同時,有關部門應強化政策引導,圍繞去產能面臨的職工安置、轉型升級、債務處理等實際問題,盡快兌現補貼、產能置換等獎補政策,調動企業和地方去產能的積極性,推動去產能工作取得新進展。

    相關文章

    上海重拳整治沿江化工落后產能

    7月9日,上海市經信委發布《上海市化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推動一批環保、安全、質量、技術達不到標準的產能退出。上海市經信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經過近兩年整治,上海多數化企已經入......

    煤炭:擺脫“失寵”焦慮

    國內煤炭需求量終于止跌反升,未來很可能進入震蕩下降的新通道。如何在“去產能”與釋放優質產能、保持價格穩定之間尋求平衡,需要新的路線圖。2007年上映的美國災難片《TheMist》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秘......

    煤炭去產能要避免“欲速不達”

    重重困難并未減緩煤炭去產能的步伐——截至2017年底,兩年內煤炭去產能已經超過5億噸,在連續第二年“超額完成”年度目標的同時,也“提前完成”了煤炭去產能五年任務三年“大頭落地”的目標。較之2016年2......

    專家:五舉措推動傳統制造業去產能

    專家:五舉措推動傳統制造業去產能從目前去產能完成情況來看,煤炭行業2016年全國實際退出產能2.9億噸左右,而2017年至2020年尚需退出約5億噸。鋼鐵行業2016年實際已經去除6500萬噸,201......

    魯西集團:將去產能落到實處

    就在國慶節前夕,魯西集團發布公告稱,因產品價格上漲和園區一體化優勢進一步顯現,該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將同比增長近5倍。作為一家老牌化肥企業,魯西集團為何能在今天這樣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在化肥供......

    山西:今年煤炭去產能新增525萬噸

    繼今年5月山西省確定退出煤炭產能1740萬噸后,日前該省出臺文件要求,今年將再關閉煤礦9座,退出產能525萬噸。山西省日前公布的《關于分解下達2017年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新增加目標任務的通知》要求,......

    發改委重申煤炭去產能政策適度微調

    環渤海動力煤13周連漲的態勢,并未讓煤炭業人士樂觀起來。在9月25日舉辦的第十一屆榆林國際煤炭暨能化裝備技術博覽會上,《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當前煤炭需求持續回落、產能過剩、企業經營困難的態勢并沒有......

    謹防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淘汰落后產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在價格上漲帶動的復產潮可能打亂甚至延緩去產能計劃的情況下,需要行政手段和市場手段同時發力。一方面,要以更嚴格的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限期退出,引導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轉型......

    謹防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淘汰落后產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在價格上漲帶動的復產潮可能打亂甚至延緩去產能計劃的情況下,需要行政手段和市場手段同時發力。一方面,要以更嚴格的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限期退出,引導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轉型......

    國資委設立去產能時間表3年345戶僵尸企業出清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國資委獲悉,國資委決定中央企業要用兩年時間壓減10%左右的過剩產能,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345戶大中型僵尸企業的市場出清。這表明,圍繞央企的供給側改革正在提速。記者同時獲悉,作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