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11月7日播出《碳交易迷局》,以下為節目實錄。
貴州省開陽縣位于貴陽市郊,全縣八成以上都是農業人口,是個典型的農業縣。今年這里許多農民都拿得到了一筆意外的收入,20塊錢。數雖然不多,但是來的卻有些蹊蹺,既不是農業補貼,也不是扶助資金,開陽縣的很多農民直到現在,也沒有弄明白這二十塊錢到底是怎么來的。那誰給他們發的錢呢?
貴陽市開陽縣城關鎮頂寧村村民 龔洋華
龔洋華:沼氣池給了20塊錢,他們講,外國人給我們的錢,買了我們國家的沼氣池。
他叫龔洋華,是貴陽市開陽縣城關鎮頂寧村的村民,也是貴陽市第一批領到20元錢的人,不過這20元錢到底是從哪里來的,他至今還有些糊涂。
龔洋華:他們通知我去開始,當時我們也不曉得開什么會,發了20塊錢。
早在前幾年,城關鎮就家家戶戶蓋起了沼氣池,村民們都知道有了沼氣,可以節省煤錢和柴火,生活方便了很多,但是讓龔洋華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家的沼氣池,跟日本的企業有什么關系?不過,對于這20元錢的來歷,開陽縣農村能源環保辦公室主任艾興隆心里倒是有本明白帳。
開陽縣農村能源環保辦公室主任 艾興隆
艾興隆:從2002年到2006年第一批,已經開發成自愿減排項目。
艾主任告訴我們,村民們得到的這20元錢,是村里賣碳指標得來的。在美國芝加哥,有一個碳交易市場,在那里,一個機構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指標,可以賣給另外一個需要減排指標的機構。貴陽市農村的農戶沼氣項目,因為少用了煤和柴火,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節省下的碳排放指標就可以進行國際交易。前段時間,芝加哥氣候交易所指定的一家機構對這里的沼氣池使用情況和產生的碳減排指標進行了評估,縣里最終與一家日本公司達成了交易。
記者:這總共是多少錢打過來?
戴主任:二十萬零八千零四十。
記者:這個分到每一戶大概是多少錢?
戴主任:每一戶,每一口沼氣池20元。
現在,盡管20塊錢已經攥在了手里,可村民們對碳交易,還是一頭霧水。
記者了解到,碳交易市場是聯合國為應對氣候變化、幫助發達國家履約而設計的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機制。在歐洲和美州國家,碳交易已經變得越來越頻繁。目前國際上的碳交易有聯合履約(JI)、清潔發展機制(CMD)、排放貿易(ET)和自愿減排市場四種形式。
聯合履約和排放貿易是發達國家之間的碳交易機制,發展中國家只能參與清潔發展機制和自愿市場的交易。開陽縣的之前的碳交易是在自愿交易市場進行的。艾主任告訴我們, 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需要經過過聯合國的審查,相比較自愿市場的項目,他對沼氣使用量、沼氣池修建年份等指標要求都更高,碳指標的價格也比自愿市場高出好幾倍。最近,他們正在進行清潔發展機制減排項目的開發。
貴陽市副市長 帥文
帥文:原來是按照每口20元這個進行交易的,現在我們希望能夠適當的提高。”
采訪中我們得知,貴陽市投資了7000多左右,新建了140多個大中型沼氣池,按照貴陽市的計劃,一旦項目成功,每年將會減少碳排放量一萬噸左右,至少能帶來上百萬元的收入。貴陽市農村能源環保辦公室主任陸海告訴我們,之前開陽縣在自愿減排項目上的20多萬元收益,中介公司沒有收取費用,今后項目如何分成,雙方還在協商當中。
貴陽市農村能源環保辦公室主任 陸海
陸海:我們原先最初的設想我們想至少能夠三七開,農戶得到七,但是在和中介公司正在商議的時候,還存在一些爭議,所以說這個我們還是在和中介公司在商談中。
20元的意外收獲,為開陽縣的老百姓帶來了意外驚喜。在國際碳交易興起的五年多來,國內一些投資者也看中了其中的商機,投資發展清潔能源項目,希望通過聯合國的項目審查,從碳交易中賺上一筆。他們的盈利情況怎么樣呢?
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貢縣,我們見到了正愁眉不展的潘德海,他告訴我們,原本是計劃靠碳減排指標交易得到一筆錢。沒想到,一分錢沒掙到,投資的一個多億也被徹底套住了。
云南省福貢縣宏源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潘德海
潘德海:那是太氣憤了,真是,一下子心都涼了。
六年前,潘德海聽說了碳減排指標交易的事,根據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的規定,水電屬于清潔能源,每發一度水電都會產生相應的二氧化碳減排量,而這個減排指標可以拿到國際市場上去交易。
潘德海:我們證實了這個項目清潔能源能得到聯合國的注冊,然后能得到買方給我們購買這個減排量。
在經過一番考察之后,潘德海和他的投資伙伴們,看中了水能資源豐富的云南怒江。
潘德海:我們當時測算了一下,回報率估計總占8%左右。如果像我們這個電站,裝機兩萬二,一年能增加800來萬的收入。
在電站開工建設的同時,潘德海就開始了清潔發展機制的申請工作。不過,潘德海發現,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申請程序繁雜,在長達三年的時間里,他針對審核報告和專家的問題提供的材料有上百斤。
恒遠碳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 劉波
劉波:比如說他提的,你節約了一噸煤是怎么節約,那么我就會去找很多官方的資料,或者是一些民間的資料或者是一些出版品,專家的一些文章都可以,來佐證我這個數據是怎么來的,有一些支撐文件,那么DOE說,OK,你這個問題我同意了,這個窗口才關閉。
直到在2009年的3月,潘德海意外地看到了來自聯合國的一份公告:他的項目申請被拒絕了。
潘德海:花了這么多的努力,提供了這么多的相關的資料什么,付出了這么多的勞動,最終得到是一封冷冰冰的拒絕函。
北京天擎動力國際清潔能源咨詢公司董事長 朱京京
朱京京:到09年的時候,這個聯合國EB(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執行理事會)正式拒絕了這個項目,理由就是有效電量不符合他們所提出的要求。
有效電量系數指的是電站實際的發電量與設計發電量的比值,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在2009年3月,要求申請的項目,有效電量系數必須達到百分之百。潘德海的水電站正是被這條規則卡在了門外。對這個拒絕的理由,潘德海有著說不盡的苦衷。
潘德海:是我們申報之后才出臺的一個政策,我們申報之前沒有這么一個限制,說是有效電量系數要達到100%。
潘德海告訴我們,最近這幾年,受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吸引,浙江投資客在怒江流域建設的水電站已經超過了30家。但是當地輸電網的建設一直比較滯后,水電站發的電沒法全部輸送出去,當地政府只好采取了限制送電額度的辦法,發電外輸量只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
潘德海:我們根據設計也能達得到,根據設計,正常情況下。但是目前我們情況是,就是我們電站發展很快,網絡建設這一塊相對有點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