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就國產麻疹疫苗相關問題電話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衛生部免疫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趙鎧。
毒株為何要到荷蘭純化
趙鎧說,麻疹疫苗是用減毒的麻疹病毒制成的活疫苗,毒株純化是其研發的工序之一。通俗地講,純化就是凈化的過程。純化的目的在于去除毒株本身含有的雜質,或者可能存在其中的變異病毒,使疫苗接種更有針對性、保護效果更好。疫苗毒株純化的過程不會影響生物安全性。1991年,在世界銀行中國疫苗項目的支持下,國產麻疹疫苗毒株曾由荷蘭的國立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研究所幫助純化。之所以選擇荷蘭的這家研究機構,一是該機構經驗豐富,技術力量強;二是有相關項目支持。經過純化的毒株回國后經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的檢驗確認。
絕大多數人接種麻疹疫苗不會發生不良反應
趙鎧說,絕大多數健康人接種麻疹疫苗后不會發生任何不良反應,只有極少數因個體差異在接種后發生不良反應。常見不良反應有:接種疫苗后24小時內,在注射部位可出現疼痛和觸痛,多數情況下于2天~3天內自行消失;接種疫苗后1周~2周內,可能出現一過性發熱反應,其中大多數為輕度發熱反應,一般持續1天~2天后自行緩解;接種疫苗后6天~12天內,少數兒童可能出現一過性皮疹,一般不超過2天可自行緩解。罕見不良反應有:重度發熱反應。極罕見不良反應有:過敏性皮疹,一般接種疫苗后72小時內出現;過敏性休克,一般注射疫苗后1小時內發生;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含麻疹成分疫苗(麻疹/麻風/麻腮風疫苗)的不良反應的研究結果,其一般反應發生率分別為:局部疼痛、腫脹、紅暈約為10%,發熱>38℃為5%~15%,煩躁、不適和全身癥狀(包括輕度皮疹或結膜炎、關節痛)為5%;其異常反應發生率分別為:熱性驚厥330/100萬劑次、血小板減少癥30/100萬劑次、不伴休克的急性過敏反應10/100萬劑次、過敏性休克1/100萬劑次、腦病<1/100萬劑次。
趙鎧說,2004年~2009年,我國部分省(區、市)開展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監測顯示,麻疹疫苗異常反應發生率為:過敏性皮疹8.6/100萬,過敏性紫癜1.6/100萬,血管性水腫0.3/100萬,過敏性休克0.2/100萬,熱性驚厥0.2 /100萬,血小板減少性紫癜<0.1/100萬,局部過敏壞死反應<0.1/100萬。需要醫院治療的麻疹疫苗不良反應極少。“至少從報告數據看,國產麻疹疫苗的異常反應發生率低于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數據。”
國際藥物警戒的發展:Pharmacovigilance源于古希臘語pharmko(意為藥物)及拉丁詞vigilare(意為警戒),最早是出現在法國,縮寫為PV。所以,其通常被譯為“藥物警戒”,也叫“藥......
春暖花開是出游踏青的好季節,但卻有部分人在踏青的過程中或踏青歸來會出現眼睛發癢、發紅、分泌物多等癥狀,這是怎么回事?該如何防治呢?為此,《中國科學報》專門采訪了解放軍總醫院眼科醫學部副主任陶海。陶海指......
美國兒童新冠疫情有多嚴重?根據美國兒童學會(AAP)的數據,截止到2021年10月14日,全美7,500萬18歲以下兒童中,報告了617萬COVID-19兒童感染者,占所有兒童的8.2%!僅上周,就有......
中國疾控中心5月28日發布我國新冠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監測情況,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65億劑次,報告預防接種不......
王華慶稱,不良反應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關于疫苗,它對人體來說是一個外來的抗原,由于疫苗的特性,還有個體的差異,接種疫苗之后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疫苗總的發生率還是相對較低的情況。目前新冠疫苗接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08.shtm當地時間19日,世衛組織發布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安全性聲明,聲明指出,世衛組織全球疫苗安......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9日介紹了我國的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情況,他表示,現在報告上來的疑似不良反應,80%是一般不良反應,其中有10萬分之6是異常反應,在異常反應中大多......
北京、山東等地從2021年1月1日起啟動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中國如何監測疫苗不良反應?病毒變異會否對疫苗效果產生影響?哪些人不適合接種新冠疫苗?疾控部門專家在1月3日的發布會上答疑釋惑。不良反應......
匹茲堡大學疫苗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正在測試一種實驗性新冠病毒疫苗,它是在現有麻疹疫苗基礎上開發的。正如KDKA報道的那樣,研究團隊已經使用新冠病毒對麻疹疫苗進行了基因改造,并將新的遺傳物質附加到疫苗上,......
質子泵抑制劑(PPI)是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等的常用藥物,家族成員包括大家熟知的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在大多數情況下,此類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