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1-20 16:23 原文鏈接: 超低相噪全固態光學頻率梳研究獲進展

      自本世紀初飛秒光學頻率梳(光頻梳)問世并獲得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其發展不僅日新月異,而且應用也層出不窮,從光頻標、精密光譜學、阿秒科學、基本物理常數等基礎研究拓展到了絕對距離測量、地外行星探測、微波光子學等高技術領域,特別是近年來在空間高精度頻標、空地高精度時頻傳遞等重大需求中也呈現出越來越廣泛而重要的應用潛力。在光頻梳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對載波包絡相移頻率fceo的精確鎖定,其不僅決定著整個頻率梳的初始頻率漂移,而且在飛秒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研究中也影響著所能得到的作用效果與物理效應,因此如何精密控制并鎖定fceo以獲得極低相噪的結果,是光頻梳與超快激光研究中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之一,也是光頻梳所能達到水平的重要標志。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光物理實驗室L07組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低相噪高穩定光學頻率梳技術及頻率鎖定的研究,曾提出整形光譜自差頻測量fceo的技術,證明了一種獲得高信噪比fceo的方案,并結合電子鎖相環反饋控制技術實現了相位漂移低至55mrad的超低相噪鈦寶石光頻梳。近年來,一種新的fceo反饋技術——前置反饋鎖定技術,由于可直接補償抵消fceo漂移,因此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所謂前置反饋鎖定技術,是在輸出激光中插入一個聲光調制移頻器(Acousto-optic Frequency Shifter, AOFS),通過將測到的fceo頻率直接調制到聲光晶體上,從而在其一級衍射光中得到頻率被量身修正的輸出激光。相比傳統的電子鎖相環反饋技術,前置反饋鎖定沒有比例積分濾波(PID)環節,相當于具有很寬的帶寬,因此可以瞬時響應誤差信號,從而很好地抑制高頻相噪,理論上具有極低的噪聲。最重要的一點,AOFS是直接插入在輸出激光中,對激光器系統沒有任何影響,這就大大增加了該技術的實用性。最近,該組的副研究員韓海年、博士研究生張子越和研究員魏志義等人在多年努力的基礎上,首次實現了全固態克爾透鏡鎖模Yb:CYA激光fceo的前置反饋鎖定,從而實現了一種超低相噪的全固態新型光學頻率梳。圖1所示為實驗裝置及結果,實驗中他們研制的全固態克爾透鏡鎖模Yb:CYA激光的輸出功率為200mW、脈寬為57fs、重復頻率為84MHz,通過在AOFS的零級和一級衍射光后各搭建一套f-2f干涉裝置作為內環和外環,并將內環測到的fceo信號直接反饋到AOFS以控制fceo的漂移、外環測到的fceo信號用于分析鎖定結果。得益于AOFS前置反饋鎖定控制帶寬的大幅度提升,最后測得該光頻梳的fceo積分相位噪聲(1Hz-1MHz)低達79.3mrad,相對采用傳統鎖相環泵浦反饋方式的316mrad結果,相位噪聲降低了70%,這也是迄今基于全固態激光在1um波段得到的最低fceo相噪。此外通過對1Hz以下相位噪聲功率譜密度和長時間頻率不穩定度的分析,表明他們發展的該項技術在高頻相噪抑制方面更具優勢。該項工作結果以Ultra-low-noise carrier-envelope phase stabilization of a Kerr-lens mode-locked Yb:CYA laser frequency comb with a feed-forward method 為題目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光學快報》上(Optics Letters Vol.44(22),2019)。

      如何實現光頻梳和連續激光之間的相干連接,是光頻梳和光頻測量比對研究中另一個具有重要意義和挑戰性的研究內容。將鎖定到超穩激光的光頻梳再與任何一個連續激光相干連接,超穩激光的頻率穩定度可準確地傳遞到這個連續激光,這樣就成為一個完美的光學頻率綜合器,可在微波至光頻波段提供任意的低相噪高穩定頻率源。AOFS前置反饋鎖定技術同樣可以用于連續激光和光頻梳之間的相干連接,基于該項專利發明(專利號:ZL 201811074118.3),韓海年、博士研究生邵曉東和研究員魏志義等人也進一步實現了頻率穩定性的相干傳遞。實驗中首先將一臺1064 nm連續激光器和光頻梳進行拍頻,然后將得到的拍頻信號與本振信號混頻后驅動AOFS以實現前置反饋,這樣經過AOFS后的一級衍射光就被鎖定到了光頻梳上(圖2左),這臺光頻梳是鎖定在一臺超穩972nm連續光源上。鎖定前,1064nm連續激光器每小時的頻率漂移約幾十kHz,鎖定后測量得到10000 s積分時間下一級衍射光的頻率漂移偏差僅為4.1 mHz,對應的頻率穩定性為1.5×10-17/s(圖2右),噪聲被極大壓制,長期穩定性也得到了極大提高,很好地實現了光頻梳和連續激光之間的相干連接。主要結果最近以Precision locking CW laser to ultrastable optical frequency comb by feed-forward method 為題目發表在AIP Advances 9(11)2019上。

      以上研究獲得中科院先導專項(XDA1502040404, XDB21010400)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91850209, 11434016, 61575219)的支持。

    圖片.png

    圖片.png

    相關文章

    中國科大提出一種新型技術路線充分釋放全固態鋰電池

    1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馬騁教授提出了一種關于全固態電池正極材料的新型技術路線,可以大幅提升復合物正極中的活性物質載量,從而更充分地發揮出全固態鋰電池在能量密度上的潛力。3月14日,研究成果......

    2022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發布

    2022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10)是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期刊Light:Science&Applications攜手中國科學報社旗下科學傳播旗艦品牌科學網推出的年......

    基于非線性光學物質制備去除汞修復材料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75.shtm汞是一種不可降解的毒性重金屬,主要來源于自然和人為污染。其以多種形態賦存,尤其甲基......

    我國首部光學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出臺

    10月14日,記者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獲悉,為保護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觀測基地及周邊的天文觀測夜間光環境,著力解決“光”問題,2023年1月1日......

    廈門大學團隊用變換光學原理造出“人工黑洞”

    黑洞是存在于宇宙空間中的一類大質量天體,因引力極大,所有進入其視界內的光和粒子都無法逃逸。受黑洞能夠完美吸收視界內物質這一特性啟發,研究人員一直希望能夠設計一些“人工黑洞”結構,以實現能量收集的最大化......

    光學調控等離子激元激子相互作用研究獲進展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教授蘭勝課題組在光學調控介電-金屬復合納米腔與單層二維材料強耦合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ACSNano。博士生劉詩媚和碩士畢業生鄧富(現為香港科技大學博......

    中國科學院西光所:弦歌六秩再鑄輝煌

    弦歌六秩再鑄輝煌——寫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之際 ■馬彩文孫傳東西光所首任所長龔祖同  西光所供圖7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

    理化所反常熱膨脹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在外界溫度變化時,常規光學晶體因“熱脹冷縮”效應,無法保持光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如光程穩定性等),限制了其在復雜/極端環境中精密光學儀器的應用。探索晶體的反常熱膨脹性質如零熱膨脹,“對沖”外界溫場對晶體......

    集成光量子器件中單光子阻塞新原理揭示

    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鄒長鈴研究組,提出了在單個光學模式中利用極弱的光學非線性實現光子阻塞的新原理和新方案,并分析了其在集成光學芯片上實現的實驗可行性。相關成果日前發表......

    光學觀測助力構建純硅量子互聯網

    利用硅開發量子技術為快速擴展量子計算提供了機會。近日,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SFU)的研究人員在量子技術發展方面取得了關鍵突破。發表在13日《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描述了他們對超過15萬個硅“T中心......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