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跳躍基因
跳躍基因(或轉座子)是指能夠進行自我復制,并能在生物染色體間移動的基因物質。它們具有擾亂被介入基因組成結構的潛力,并被認為是導致生物基因發生漸變(有時候是突變),并最終促使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
轉座因子約占人類基因組的一半。一些長散布元件 ( long interspersed element,Line) 的逆轉錄轉座子,在復制自己的同時留下一個舊的版本,從而導致基因組的擴增。真核生物中兩個最豐富的逆轉錄轉座子家族是LINE-1 (L1)和Bovine-B (BovB)。
最新進展
2013年,阿德萊德大學遺傳與進化系教授David Adelson博士曾指出,BovB的水平轉移比人們認為的要廣泛得多,并在兩種節肢動物模型(特別是爬行動物蜱)中證明了轉移的可能機制。這項工作已發表在PNAS雜志。
Credit: iStockphoto/Martin McCarthy
對于他們正在進行的這項課題,Adelson博士說,“跳躍基因,即逆轉錄轉座子,可以復制并粘貼在基因組周圍以及其他物種的基因組中。我們仍不清楚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Adelson博士及其同事假設哺乳動物中L1逆轉錄因子的存在是由于一個古老的水平轉移事件。為了研究這一點,他們從由759個植物、真菌和動物基因組組成的數據集中提取了數百萬個逆轉錄轉座子序列。
在目前的工作中,研究人員指出,L1和BovB逆轉錄轉座子存在于多種物種中,包括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節肢動物和原始物種(如海膽和海鞘),并且在生物體中具有相似的分布。
有趣的是,他們發現,在整個進化過程中,物種間的轉移,甚至植物和動物之間的轉移,經常發生,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在真核物種中鑒定出多種可能的L1水平轉移事件,主要涉及海洋真核生物中的Tx樣L1。他們還發現了新的橫向轉移寄生蟲載體,如臭蟲、水蛭和蝗蟲,并在蝙蝠和青蛙等新的譜系中發現了BovB的出現。
作者寫道:“因此,我們推測,獸類(therian mammals)哺乳動物的物種形成部分是受L1逆轉錄對基因組結構和功能的影響,包括對轉錄網絡(transcriptional networks)的調控作用。”
前文已經提到,大量哺乳動物基因組是由轉座因子組成的。這些結果支持了水平轉移在新宿主生物中產生長期基因組變化的作用。 ”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和生物信息學工具的進步,我們預計,我們的研究將成為從大規模基因組數據中推斷水平轉移的寶貴資源。"作者總結道。
這項最新結果已于7月9日以“Horizontal transfer of BovB and L1 retrotransposons in eukaryotes”為題發表在Genome Biology 雜志。
“地球生命故事·生物大滅絕”(全8冊),[英]本·加羅德著,[美]加布里埃爾·烏格托繪,石敏、何文珊譯,苗德歲審定,譯林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定價:240元“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莎翁名劇《......
群落中的物種如何維持共存是生態學研究中的經典問題。密度制約假說描述當同種物種聚集在一起或者靠近母樹時,更容易遭受專一性天敵或者病毒的損害,進而降低了幼苗的存活率,為其他物種提供了生存的空間和資源,從而......
近來,常有發現新物種的消息見諸媒體。例如,安徽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者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動物》上,發表了一種“喜歡咬人”的壁虎新物種。這一物種被命名為“大別山壁虎”......
為什么一項關于花花草草的研究,會被評價為“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英國皇家植物園領導的由279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4月24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新論文,公布了科學界對開花植物種系進化樹的最新認......
4月19日,由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辦的“物種進太空”科學探索工程在國家體育館新聞發布廳舉行了啟動儀式。該工程由中國科學探險協會聯合石探記科學家團隊、航天專家、教育專家,以“物種探秘搭乘飛天夢想”載荷艙的......
南岳老鴉瓣是2022年3月確定的新物種,也是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特有物種,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近日,南岳衡山的南岳老鴉瓣進入了結果期。4月15日在南岳衡山拍攝的南岳老鴉瓣果實。周翔宇攝南岳老鴉瓣果......
近日,在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南岳樹木園的工作人員在開展“南岳衡山模式植物的收集與栽培”項目野外調查時,通過形態性狀研究分析,再次發現了在南岳衡山匿跡了65年的毛柄金腰。毛柄金腰時隔65年再度現身南岳衡......
11月28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雷初朝教授團隊繼2018年在解析東亞家牛祖先的基礎上,對全球瘤牛起源和進化深度解析,通過分析全球57個主要瘤牛品種354個樣本,從全基因組水平揭示全球瘤牛常染......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基于分布在北美20座城市725個不同地點的相機陷阱的數據分析顯示,氣候變化或加劇城鎮化對當地野生動物的影響。該論......
9月1日,《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李海鵬研究組與華東師范大學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潘逸萱研究組合作撰寫的題為Genomicinferenceofasever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