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環境監測是通過對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測定,以確定環境污染狀況和環境質量的高低。環境監測的內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標的監測、化學指標的監測和生態系統的監測。
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相關政策
為促進環境監測行業的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如2024年12月水利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的意見》提出結合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加強“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建設,為幸福河湖建設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撐。
我國環境監測行業部分相關政策情況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主要內容 |
2023年11月 | 國務院 | 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 | 提升大氣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完善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縣城全覆蓋,加強數據聯網共享。完善沙塵調查監測體系,強化沙源區及沙塵路徑區氣象、空氣質量等監測網絡建設。重點區域城市加強機場、港口、鐵路貨場、物流園區、工業園區、產業集群、公路等大氣環境監測。 |
2023年12月 |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 | 關于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的意見 | 推動合作區全域建設海陸空全空間智能無人體系。支持合作區全域規劃建設海陸空全空間智能無人體系,以口岸、產業園區、城市道路、地下管廊、空中海上運輸線路為依托,面向需求開放物流配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城市管理、邊境管控、文化旅游等場景,匯聚智能無人體系產業和創新資源。 |
2024年1月 | 中共中央、國務院 | 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 | 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健全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加強生態質量監督監測,推進生態環境衛星載荷研發。 |
2024年2月 | 生態環境部、中國民航局 | 關于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推動民用運輸機場綠色發展的通知 | 年旅客吞吐量(近期或遠期)超千萬人次機場,應提出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運行期大氣環境監測的要求。 |
2024年03月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 | 鼓勵各地以產業園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為重點,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環境監測、執法監管等協調聯動改革試點,探索構建全鏈條生態環境管理體系。 |
2024年8月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 關于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 | 在環境監測領域,運用移動物聯網技術實現信息采集、存儲和追溯,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治理。 |
2024年10月 | 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 | 關于發揮綠色金融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 | 支持生態環境監測監管智慧化平臺建設、監測網絡建設及升級改造、自動監測監控設備與數智化監測設備研發應用,強化數據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賦能美麗中國建設。 |
2024年12月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 | 落實居民加壓調蓄設施防淹和安全防護措施,加強水質監測,保障供水水質安全。 |
2024年12月 | 水利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 | 關于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的意見 | 結合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加強“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建設,為幸福河湖建設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撐。 |
2025年2月 | 生態環境部 | 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環境治理 嚴密防控環境風險的指導意見 | 推廣智慧填埋技術,實現危險廢物填埋全過程追溯定位和滲漏風險實時監測預警。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環境監測行業相關政策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各省市積極推動環境監測行業的發展,比如2024年9月上海市發布的《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強化生態環境治理數字賦能。建立完善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移動源二期、餐飲油煙智慧監管等信息系統,完善固定污染源在線綜合管理等系統平臺。大力推行非現場執法。
我國部分省市環境監測行業相關政策情況(一)
發布時間 | 省市 | 政策名稱 | 主要內容 |
2023年2月 | 山東省 | 山東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 .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支持新污染物環境監測、環境危害性評估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替代品及替代技術創新研發,符合條件的按程序納入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計劃予以支持。 |
2023年2月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關于深入推進計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 推動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等涉及民生領域的計量數據融合共享,加強計量數據統計、分析和挖掘應用。 |
2023年3月 | 黑龍江省 | 黑龍江省開展國家標準化創新發展試點工作方案 | 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濕地和鹽堿地修復、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和生態環境監測等標準研制和推廣。加快研制森林(濕地、草原、沙地)生態系統監測修復、森林(濕地、草原、沙地)綜合利用、經濟林速生或豐產栽培、數字林業等標準,推動林業草原事業高質量發展。 |
2023年1月 | 河南省 | 河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 排放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排放(污)口及其周邊環境定期開展環境監測,評估環境風險,排查整治環境安全隱患,依法公開新污染物信息,采取措施防范環境風險。 |
2023年7月 | 河南省 | 河南省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 全面提升監測監控能力。實施全省鄉鎮空氣站升級改造,實現省域內六因子(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監測全覆蓋。實現黃河流域5個水站具備重金屬自動監測能力。開展丹江口水庫和丹江水生態監測。加強新型污染物調查監測能力建設試點和碳監測網絡建設 |
2023年3月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強區五年計劃的實施意見 | 到2027年,基本建成集運行監測、用地管理、環境監測、安全監管、協同辦公等功能一體的智慧園區管理服務體系。 |
2023年8月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政策措施 | 拓展應用領域。聚焦醫療健康、新型材料、城市治理、環境監測、能源管理等重點領域的國家級、區域級重大示范項目、典型行業應用,鼓勵使用寧夏超算、智算資源。 |
2023年5月 | 北京市 | 北京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 依托現有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聚焦重點地區、典型工業園區、重點行業開展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試點。 |
2023年11月 | 北京市 | 北京市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規定(試行) | 對可能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的大中型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應當組織對生產建設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進行監測,重點做好暴雨后水土流失監測和成果報送工作,及時定量掌握水土流失及防治狀況,科學評價防治成效。土石方月報納入監測季報、第四季度監測季報納入監測年報,按有關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報送。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我國部分省市環境監測行業相關政策情況(二)
發布時間 | 省市 | 政策名稱 | 主要內容 |
2024年5月 | 廣東省 | 廣東省關于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若干措施 | 構建多元智慧環境治理體系,全面提升污染溯源、污染防治、形勢研判、決策支撐能力。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推進遙感監測、碳監測、新污染物監測和環境監測評估等智能化。推動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智慧化。 |
2024年5月 | 海南省 | 海南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5年) | 各市縣定期更新大氣環境監管重點排污單位名錄,每季度對大氣環境監管重點單位開展1次執法監測。對燒結磚瓦行業企業開展全覆蓋執法監測,對燃燒生物質鍋爐企業、有加熱設備的木材加工企業等開展執法抽測,監測超標的依法整治。大氣環境監管重點單位試點安裝能間接反映排放及污染設施運行狀況的工況監控設備、用電(用能)監控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等。 |
2024年4月 | 浙江省 | 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 | 加快環保設備更新改造,推動全省環境監測重點實驗室、省控以上水質和空氣自動站智能化升級,老舊實驗室大型儀器、水質自動站、空氣自動站等設備更新。 |
2024年5月 | 浙江省 | 浙江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 | 加強大氣環境監測。健全大氣環境“天空地一體”監測網絡,實現縣(市、區)、省級以上開發區(工業園區)、重點區域鄉鎮(街道)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全覆蓋,完善公路、機場、港口、鐵路貨場、物流園區、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等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加強城市主城區道路揚塵監測。提升大氣環境遙感監測能力。 |
2024年11月 | 天津市 | 天津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 | 著力提升監測監控能力。完善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加強街鎮監測點位建設及數據聯網共享。提升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完善“天地空”一體化監測體系。建設重型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遠程在線監控平臺及重點企業門禁系統。 |
2024年9月 | 上海市 | 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 | 強化生態環境治理數字賦能。建立完善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移動源二期、餐飲油煙智慧監管等信息系統,完善固定污染源在線綜合管理等系統平臺。大力推行非現場執法。 |
2024年12月 | 上海市 | 上海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行動方案 | 加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健全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評估和保護體系,開展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建立海洋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加強對重要水產種質資源“三場一通道”和本土濱海植物的保護力度,促進海洋生物資源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落實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科學實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開展長江江豚、中華鱘等河口珍稀瀕危水生生物搶救性保護。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XD)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2025年4至5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中國地質科......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河南省財政廳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豫財購〔2020〕8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河南省生態環境監測和安全中心2025年2(至)3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
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環境監測是通過對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測定,以確定環境污染狀況和環境質量的高低。環境監測的內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標的監測、化學指標的監測和......
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環境監測是通過對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測定,以確定環境污染狀況和環境質量的高低。環境監測的內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標的監測、化學指標的監測和......
2024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大,pm2.5濃度為29.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7%,優良天數比例為87.2%,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
2025年2月21日,由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與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環境研究合作實驗室技術交流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匯聚了來自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北京市各區縣環保局、國家地......
蘇州市相城生態環境局2025年2月(第1批)政府采購意向公告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江蘇省財政廳關于做好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等有關規定,現將蘇州市相城生態環境局2025年2月(......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智能學部生態環境學院教授王旭團隊在城市水循環模擬與評估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團隊以新污染物為對象,開創性提出以“水-環境-健康協同效益”......
關于第三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獲獎集體和個人的通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總工會、團委、婦聯、市場監督管理局(廳、委):為深入貫......
關于第三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獲獎集體和個人的通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總工會、團委、婦聯、市場監督管理局(廳、委):為深入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