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顯示,抹香鯨的交流可能比之前想象的更加復雜。研究人員認為,抹香鯨可以將不同的“咔嗒”聲和節奏進行結合、調節,從而創造出復雜的叫聲,這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最接近人類語言的聲音。
這項研究結果5月7日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
交流對于社會性動物而言十分重要,可以幫助它們做出群體決策,協調共同任務,例如覓食和養育幼崽。
抹香鯨是一種善于社交的哺乳動物,它們會通過連續的“咔嗒”聲互相交流。盡管此前研究表明,一些“咔嗒”聲序列可以用來傳達它們的身份,但人們對抹香鯨的交流系統所知甚少。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Praytusha Sharma和同事利用最大的抹香鯨數據庫——多米尼克抹香鯨項目——中的數據,分析了來自東加勒比抹香鯨種群的約60頭不同抹香鯨的錄音,并利用這些錄音定義了該種群“咔嗒”聲組合的“抹香鯨發音字母表”。
研究人員發現,抹香鯨的交流系統比之前想象的更加復雜,信息的承載量也更大,“咔嗒”聲序列的組合和結構取決于個體的對話語境。
研究人員還發現抹香鯨的語言有一種“組合結構”,即它們可以組合和調節不同的“咔嗒”聲與節奏,以創造出復雜的發聲,這與人類的語言類似。
雖然這些“咔嗒”聲組合的功能和含義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認為,抹香鯨的語言或能表達大量可能的含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7221-8
一項新研究顯示,抹香鯨的交流可能比之前想象的更加復雜。研究人員認為,抹香鯨可以將不同的“咔嗒”聲和節奏進行結合、調節,從而創造出復雜的叫聲,這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最接近人類語言的聲音。這項研究結果5月7日......
11月13日,漸凍人蔡磊成為全球首個可穿戴人工喉的試用者,他久違的聲音再次重現,讓人激動不已。蔡磊是京東集團原財務副總裁,于2019年被確診為患有漸凍癥,但蔡磊并沒有放棄,他尋求科學家支持、搭建數據庫......
包括人在內的脊椎動物使用聲音通訊從何而來?一項國際最新研究稱,這可能起源于4.07億年前的共同祖先。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演化研究論文,研究人員發現并描述了53種此前被認......
河馬是會“說話”的動物。它們“呼哧呼哧”的叫聲可以在很遠的地方被聽到,這使得研究人員懷疑這種叫聲在維持社會群體中發揮重要作用。1月25日發表在細胞出版社(CellPress)旗下期刊CurrentBi......
球形陣列有6個對超聲波敏感的麥克風。這些超聲波被回放到耳機中,這樣聽者就能正確地探測到它們的來源方向。人類的聽力范圍通常在頻率20赫茲到2萬赫茲之間。阿爾托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開發了一種新的音頻技術,使......
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YukoHattori在日前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告稱,黑猩猩會通過“跳舞”對聲音作出反應,不管是有節奏的還是隨機的聲音。圖片來源于網絡在這項研究中,Hattori......
改變參與者的耳朵形狀為揭示大腦如何確定聲源的位置帶來了新的見解。這項研究發表在《JNeurosci》上,強調了感官編碼和知覺之間的關系。圖片來源:Trapeau&Sch?nwiesner,JN......
人們何時會說話的?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人類DNA的重要進化性變化塑造了人們的面孔和喉嚨,這可能為進行復雜的講話奠定了基礎。該研究在基因層面上揭示了人類面部和聲音的進化特征。這些改變并非人類基因的重要......
聲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衣、食、住、行,每時每刻都離不開聲音;聲音,又仿佛是蒙著面紗的神秘女郎,我們人類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但是對它的了解卻遠遠不夠。“我們實驗室研究的目標就是要逐漸揭開‘聲音......
聲音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但是,過多過強的聲音卻會影響人體的健康,給人帶來危害,這一類的聲音我們就稱它為噪聲。所謂噪聲,廣義上講,就是人們不需要的聲音,比如機器的轟鳴,繁忙吵鬧的交通,高音喇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