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四季皆宜的智能屋頂涂料,可以在不消耗天然氣或電力的情況下,讓家里的溫度冬暖夏涼。當地時間16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研究結果指出,新全季屋頂涂料會根據室外空氣溫度自動從制冷切換到保暖。這種溫度自適應輻射涂層(TARC)是第一種通過調節輻射冷卻速率自動在炎熱天氣降溫和寒冷天氣升溫的屋頂涂料,實現這一特性得益于其主要材料——二氧化釩。
領導這項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學部門的教職科學家吳俊橋(音譯)解釋說,許多冷屋面系統的問題在于它們在冬天繼續向外輻射熱量,從而抬高了屋內供暖成本。TARC則可以通過在冬天自動關閉輻射熱量來實現節能,克服了冬天過冷的問題。
金屬通常是電和熱的良導體。2017年,吳俊橋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二氧化釩中的電子對電的行為就像金屬,對熱的行為像絕緣體,換句話說,它們導電良好,但不導熱。低于67℃的二氧化釩對熱紅外光也是透明的,因此不吸收熱紅外光。但一旦二氧化釩達到67℃,它就會轉變為金屬狀態,開始吸收熱紅外光。在這種情況下,從絕緣體切換到金屬正是我們所熟知的相變材料的特征。
研究還表明,只用鎢取代二氧化釩中僅1.5%的釩(一種被稱為“摻雜”的技術),可以將材料的相變閾值降低到25℃,這是實際應用的理想溫度。
為了解二氧化釩在屋面系統中的表現,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2厘米乘2厘米的TARC薄膜裝置,它由三層構成:由銀制成的反射底層,由氟化鋇組成的透明中間層,以及包含有序塊狀二氧化釩“島”的頂層。
“TARC看起來像透明膠帶,可以貼在像屋頂一樣的固體表面上。”吳俊橋說。
目前的研究證明了TARC薄膜中二氧化釩驚人的全天候多功能性,并在節能方面更勝一籌。根據研究人員的測量,TARC全年反射大約75%的陽光,但當環境溫度較高(超過25℃)時,它的熱發射率很高(約90%),促進了熱量向天空的流失。在較涼爽的天氣,TARC的熱發射率自動切換到低水平(約20%),有助于保留太陽能吸收和室內取暖帶來的熱量。
未來,研究人員計劃在更大范圍內開發TARC原型,以進一步測試其作為實用屋頂涂料的性能。吳俊橋說,TARC還可能作為一種熱保護層來延長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電池壽命,并保護衛星和汽車免受極高或極低溫度的影響。它還可以用來制作帳篷、溫室覆蓋物,甚至帽子和夾克的調溫面料。
AI準確識別雜草,再通過激光照射來精準清除。日前,由華工科技與哈工大機器人實驗室合作研發、中國第一臺“全天候智能激光除草機器人”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開啟田間試驗,實現了該領域的國內首創。“激光除草技......
記者從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獲悉,該院電子科學系屈小波教授團隊運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開發出智能云腦成像系統。該系統具備磁共振裝備的原始數據處理、圖像重建、自動統計分析、人工智能零代碼編程等功能,已......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創造性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并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發表重要講話,圍繞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系統闡述,深入回答了新質......
6月3日,記者從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的《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要求,推動青海省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
5月18日,2024年校園開放日暨高招聯合咨詢會活動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辦,各在京招生學院以及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近50余所“雙一流”......
科技成果轉化成產品并不容易,為了想辦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為更多的小微企業賦能,2022年11月,浙江杭州提出了建設“科技成果概念驗證中心”的方案。截至2024年......
5月15日,記者從蚌埠市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該市與安徽省科技廳、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民品發展部會商,定于5月24日至25日在蚌埠市聯合舉辦第六屆中國(蚌埠)MEMS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據......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孫凱沒有想到,自己多年前在云端“復活”母親的想法,如今已壯大成一門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近來,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復活”已逝親人、名人的消息時見報端。不少人也躍躍欲試......
人工智能正在逐漸深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服務員、醫療助手、司機……為我們帶來諸多便利。但很少有人思考,人工智能的“判斷”有這么可靠嗎?如果人工智能得到的結果出現了沖突,我們該如何應對?“就像患者去醫院,血......
關于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礦山智能化建設促進礦山安全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家礦山安監局各省級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急管理廳(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科技廳(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