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1-07 11:14 原文鏈接: 遺傳發育所水稻耐受土壤低氮適應性機制研究獲進展


      面對人口增長,育種的首要目標是高產,推動水稻第一次綠色革命的矮稈育種,使之能在大量施用化肥情況下,植株不會過高而造成倒伏,從而在高肥下獲得較高產量。然而,長期高肥下的育種導致一些重要基因資源的丟失,以致主栽水稻品種肥料利用效率普遍較低。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儲成才研究組對過去100年間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區域52個國家(地區)的110份早期水稻農家種進行了全面的農藝性狀鑒定,發現不同氮肥條件下,在眾多農藝性狀中,水稻分蘗(分枝)氮響應能力與氮肥利用效率變異間存在高度關聯。研究組利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技術鑒定到一個水稻氮高效基因OsTCP19,其作為轉錄因子調控水稻分蘗。

      進一步研究發現,OsTCP19上游調控區一小段核酸片段(29-bp)的缺失與否是不同水稻品種分蘗氮響應差異的主要原因。氮高效品種OsTCP19調控區缺失該29-bp核酸序列,氮響應負調控因子LBD蛋白可以高效結合在該位點附近并抑制OsTCP19轉錄表達。通過多重轉錄組學分析,OsTCP19作為轉錄因子抑制分蘗促進基因DLT的表達,進而實現對水稻分蘗發育的調控。該研究揭示了氮素調控水稻分蘗發育過程的分子基礎。

      這一關鍵氮高效基因的鑒定依賴于一個多樣性的“農家種”水稻群體資源。這些農家種是在現代高產水稻品種推廣之前,也就是氮肥大量施用之前,世界各地農家種植的本地品種。世界各地氣候土質的差異造就了農家品種豐富的遺傳多樣性。研究通過對水稻種子庫中這些“古早”的水稻品種開展基因遺傳分析,最終定位了基因組上這一關鍵變異。通過對世界水稻種植區土壤氮含量數據分析,研究發現,土壤越貧瘠的地方,OsTCP19氮高效變異越常見,并隨著土壤氮含量的增加,氮高效類型品種逐步減少,而我國現代水稻品種中這一氮高效變異幾乎全部丟失。將這一氮高效變異重新引入現代水稻品種,在氮素減少的條件下,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可提高20-30%,也就是說,在水稻生產中,使用更少的化肥,也能達到相同的產量。

      除了氮肥施用所帶來的環境影響,氮肥生產本身也是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統計表明,生產1噸氮肥需2.8噸優質煤及1600度電能,造成2.5噸碳排放。我國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農業領域的節能減排,特別是減少化肥的施用至關重要。該研究成果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2021年1月6日,《自然》以article報道了這一研究成果。遺傳發育所博士劉永強、汪鴻儒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青年研究員胡斌、研究員儲成才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技術部G2P基礎研究項目和廣東省基礎研究重大專項的資助。

      論文鏈接 

    OsTCP19-H在低氮和中氮下可顯著提高水稻產量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中國濕地土壤有機碳庫現狀與變化特征

    近期,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地理景觀遙感研究團隊對中國濕地土壤有機碳庫估算進行了優化創新研究,揭示了中國濕地土壤有機碳庫現狀特征、歷史變化和未來趨勢。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全球變化生物學......

    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機碳穩定性機制方面獲進展

    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流域凍土濕地土壤有機碳儲量豐富,并對氣候變化頗為敏感。在全球氣候變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區永久性凍土層消融面積不斷擴大,加劇了凍土濕地土壤有機碳不穩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進了......

    生態中心在生物炭土壤固碳和遺留磷利用領域發表論文

    溫室氣體減排和碳生態封存是應對全球變暖的兩個關鍵過程。生物炭可以在土壤環境中長時間穩定存續進行直接碳封存,還可以通過改善土壤結構和優化微生物群落、減少土壤中溫室氣體排放、促進植物源碳的固存。目前,生物......

    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進展如何?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

    草地退化導致的長江源區水土流失問題存在區域差異

    2023年江源綜合科考隊員25日向記者介紹,他們開展的一項模擬試驗發現:草地退化土壤裸露將導致長江源區水土流失風險大幅增加,并呈現明顯區域差異。相關研究成果將為長江源區水土流失差異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撐。......

    土壤專項或推到重來

    經過江邊日出的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還有土壤和地下水修復專欄等號的大力呼吁,終于挖運燒的好日子就要過去了。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

    多年凍土區土壤微生物養分限制特征

    氣候變暖會促進多年凍土區土壤氮磷礦化,釋放凍土中長期封存的氮磷養分,進而提高植被生產力、部分抵消凍土融化引起的碳損失。同時,土壤養分可利用性增加也會緩解微生物養分限制,加速土壤有機質分解,進一步加劇氣......

    亞馬遜地區腳下的秘密

    在大約公元前450年到公元前950年之間,生活在今天亞馬遜地區的數百萬美洲印第安人通過各種過程改造了原本貧瘠的土壤。經過許多代人的努力,土壤被他們用于做飯和焚燒垃圾、動物骨頭、碎陶器、堆肥和糞便的低強......

    植物物種多樣性有益于喀斯特森林土壤氮轉化速率

    植物物種多樣性支撐生態系統結構和基本功能,是開展植被修復工程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多項證據顯示,增加植物物種多樣性有助于改善生態系統碳匯功能。現有研究表明,增加生態系統植物物種多樣性可提高土壤有效氮水平......

    重磅!一種可用于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的專用型油菜問世

    近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和廣東開源環境科技責任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利用轉基因技術創制出一種可用于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的專用型油菜。由于該油菜對土壤中多種重金屬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