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網絡信息系統。要通過創造新需求,不斷引導和吸納更多社會力量,實現“民參軍”“民支軍”,為網信領域國防科技創新提供發展動力。
“目前,我國軍民融合領域大部分都比較‘硬’,在裝備制造、交通運輸、水利設施等方面推進得較迅速,但是在網信這樣一個比較‘軟’的方面卻相對緩慢。”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說。
日前,在于天津召開的“智能科技軍民融合論壇”上,鄔江興指出,目前,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網絡信息系統,擁有8億網民和數以百萬計的互聯網企業,中間蘊含著強大的動員力和創造力。他建議要通過創造新需求,不斷引導和吸納更多社會力量,實現“民參軍”“民支軍”,為網信領域國防科技創新發展提供發展動力。
軍事需求要成為“無人區”燈塔
對于網信軍民融合的戰略定位,鄔江興認為,要體現“軍為重,軍為先”,軍事需求要走在全社會的前列,成為引領科技創新的源動力。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提出 “無人區”的概念,指出華為正在本行業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鄔江興認為,軍事需求必須要成為“無人區”的燈塔,軍事領域決不能出現“無人區”的現象,必須要給未來一個清晰的描述,唯其如此才能引領科技創新不斷發展。
“長期以來,我們的科技政策是跟蹤模仿,我們很多武器裝備的戰術性能都是以美國現役裝備的性能指標作為參照系的。在需求論證的初期就落后,導致我們從一開始就在別人設定的技術框架里打轉,始終是‘被動創新’。”鄔江興指出,這就是造成科技領域“無人區”錯覺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此,他認為,軍事需求必須要瞄準并跑、領跑來設定,一定要從起點開始,走出跟蹤模仿的老套路,敢于在思路、技術路線上謀求跨越式創新。
鄔江興強調,軍事需求必須要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效,當前推進軍民融合,需要有一些抓手級工程來作為支撐,軍事需求必須要突出非對稱的導向。因為從科技創新的總體態勢看,我國當前還是技術后進國家。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彎道超車’‘換道超車’的歷史機遇,但是也要清醒認識到全面超越還不具備條件。”鄔江興說,“我們要按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略戰術原則,選擇一些有基礎、最迫切的領域作為發力點,力爭形成一些局部優勢。通過局部的壓強突破,形成非對稱的戰略制衡和威懾能力(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一代技術)。”
高技術領域面臨一場“持久戰”
鄔江興強調,當今世界,在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高新技術實際上是一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態勢,尤其在信息技術領域,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包打天下”。
所謂“我中有你”,鄔江興認為是要開辟新領域、開拓新方向,是在堅持全球化和開放的條件下,以我為主,來主導新方向和新領域;而“你中有我”,則是在保持跟蹤的總趨勢下,在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尋求壓強突破,做成壟斷性的世界第一,形成反遏制能力。
與此同時,高技術領域的對抗和角逐絕不是短期過程,而是一個長期、艱苦的博弈。鄔江興認為,對于一些技術發展的必爭領域,需要實行“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戰略,要有特殊的投入、特殊的政策、特殊的環境,鼓勵和支持科研人員能夠長期、穩定地進行研究和工作。
他還強調,科研人員要有“板凳要做十年冷”的心態,一流的技術買不來,短期內也做不出來,需要運用系統工程的思維方式,在技術抵消戰略上下功夫,爭取實現用二、三流或代差性的技術或工藝基礎達成一流功能、性能目標。
營造好生態環境
鄔江興表示,要想營造良好的網信軍民融合生態環境,就要圍繞強動能、抓小微、減環節、配政策四個方面入手。
“強動能”是指網信軍民融合需要勁吹供給側改革之風,以前瞻性、戰略性的新需求為動力、以重大專項工程為引領,尤其是需要創造性地培育實現領跑的標桿技術。
“抓小微”是指作為政府部門和軍隊機構,既需要提出需求,更需要創造需求,尤其是如何推動中小微企業進入國家和軍隊壁壘化比較嚴重的領域,進入一些以安全保密為理由而保護落后的特殊行業,把強大的社會創新力量和旺盛的軍事需求有機結合起來。
“減環節”要減輕“民支軍”中小微企業的負擔,這些企業不僅要承擔高昂的開發費,還要承擔冗長的免費試驗試用成本,在賦稅、資質、融資、試用、示范等方面需要國家給予特殊的扶持,讓他們在與財大氣粗的軍工集團非對稱競爭中獲得必要的活力和生存空間。
“繁瑣低效的行政程序,大大降低了軍民融合的效率,致使諸多領域出現了遲滯甚至是停滯的現象。為此,必須要大做減法,減掉繁文縟節,減少中間環節,把很多地方‘最多跑一次’‘當好店小二’的經驗引進過來。”鄔江興說。
對此,他建議,首先要減掉在科技創新領域被念歪了的政策緊箍咒,一方面堅決落實軍隊停止有償服務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同時必須清晰界定有償服務和軍民融合之間的關系,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網絡空間的軍民融合就是一句空話。
其次要減少“一般性采購流程”對網絡空間創新產品的限制。許多創新成果、網絡武器、新興技術,都具有獨創性。按照現在采購鋼筋、食材、被裝等普通招標程序實施,會把創新技術及產品拒之門外。
另外,還要減低“民參軍”的準入門檻,諸多民營企業欲進入軍隊市場,但受到保密資質、承研資質、集成資質、歷史業績等諸多資質的限制,大量先進的技術成果因此而被隔離在軍事應用之外。
對于“配政策”而言,鄔江興認為,當前,要創新商業和金融配套運作模式,動員社會資本、金融保險業積極參與新興技術與產業創新和市場推廣,要用市場法則倒逼企業調結構,升級換代產品技術。
在“共建網絡世界、共創數字未來”的倡導下,烏鎮峰會正在匯聚數字技術創新的最新成果和最新思考。作為未來數字世界的“超級基礎設施”,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6G)引人矚目。6G如何更好地服務世界、造福人類,共......
央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網絡空間已經成為與陸地、海洋、天空、太空同等重要的人類活動新領域,網絡空間安全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新領域。我國網絡空間安全情況怎么樣?軟硬件漏洞、后門靠殺毒軟件能解決嗎?白帽......
日前,之江實驗室舉行了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受聘之江實驗室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受聘之江實驗室網絡安全首席科學家。首席科學家是實驗室科研體系中的核心,在人才集聚......
王澤山院士致辭2017年,在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同年,軍民融合發展列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并寫入黨章。2018年將是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元年......
日前,之江實驗室舉行了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受聘之江實驗室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受聘之江實驗室網絡安全首席科學家。首席科學家是實驗室科研體系中的核心,在人才集聚......
目前,我國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網絡信息系統。要通過創造新需求,不斷引導和吸納更多社會力量,實現“民參軍”“民支軍”,為網信領域國防科技創新提供發展動力。“目前,我國軍民融合領域大部分都比較‘硬’,在裝備......
目前,我國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網絡信息系統。要通過創造新需求,不斷引導和吸納更多社會力量,實現“民參軍”“民支軍”,為網信領域國防科技創新提供發展動力。“目前,我國軍民融合領域大部分都比較‘硬’,在裝備......
5月31日,我國首次自主建造集成的35萬噸級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P67正式起航運往巴西。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金曉劍表示:“FPSO的完成標志著中國海油和海油工程具有了完全......
2017年12月29日,2017中國浙江軍民融合科技合作促進大會在浙江科技大市場舉行。會上,“關于光纖傳感系統戰略合作”“共建航天微電子(海寧)技術中心”“北斗衛星綜合應用雙向合作開發”等24個軍民融......
10月24日,記者從國家標準委獲悉,圍繞落實軍民標準通用化工作,國家標準委近期啟動了一批標準化軍民融合機制建設、資源共享以及相關重點領域研究項目。標準化是軍民融合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軍民標準通用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