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10-09 08:55 原文鏈接: 重新認識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一般而言,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是指為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提供服務和支撐的平臺。這個平臺要發展好,就要準確找到清晰的定位、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主動融入區域發展創新戰略、掌握一定的對接資源、注重與其他要素的協同、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工作模式并大力宣傳平臺功能。


      但近期筆者通過對一些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的集中調研,對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的發展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在被調研的轉化平臺之中,它們發展程度不一,運作方式也不盡相同。它們中有依托高校院所建設的非法人單元,也有純市場化的企業;有地方政府參與共建的地方事業法人,也有多種形式混合所有的機構。通過與這些不同類型和不同發展階段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的深入接觸,筆者新的體悟如下。

      其一,“純粹”依靠高校院所建設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往往在業務開展方面具有局限性。那些做得比較好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都走了實體化和市場化運作這條路。充分發揮市場優勢,有效調動團隊積極性,強調事業職能,堅持在高校院所統一部署下以市場化機制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這些特質會讓這類平臺出類拔萃。個中原因在于,科技成果轉化嚴重依賴科技資源,這要求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要具備集聚多要素、整合多資源的能力。

      其二,寬容失敗、有空間放手去干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更容易取得成績。在高校院所,相對科研和教學而言,科技成果轉化并非“主流”。再加上發展時間短、工作難度大等特點,科技成果轉化更需要體制機制創新。一個依托科研院所建設的平臺負責人告訴筆者,他們的平臺能取得一些成績,有很多經驗值得總結,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主要領導非常支持,讓他們放手去干。

      其三,很多成功是在摸索實踐中得來的。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運作方式不盡相同,但如果問為什么選擇了現在的方式,都得到相似的回答:一開始并不是完全這么設計,因為碰到了許多問題,才逐漸走上這條道路。所以說,很多成功都是在摸索實踐中、不斷試錯的過程中獲得的。這也符合科技成果轉化的特點:不同領域、不同帶頭人、不同成果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轉化都會遇到不同問題,這也讓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式千差萬別。

      其四,科技成果轉化需要團隊與合作。筆者在調研中看到,那些做得好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無一是單兵作戰,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團隊分工協作,共同“作戰”。并且,即便有了大團隊,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平臺包辦,還是要注重合作,比如把一些科技服務工作交給專業的第三方。這些平臺堅持有所為,也堅持有所不為。

      其五,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可以在做中學、在做中培養。很多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不乏獨當一面的“80后”和“90后”。通過與他們的交流,發現他們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環節有著很深的認識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個人能力和工作經驗在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只是一方面,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也能培育出好的科技成果轉化人才。

      其六,投資科技成果是平臺轉化工作的“大頭”。科技服務的價值難以計量,因此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僅靠對接、法律指導等科技服務很難盈利。實際上,科技服務僅是平臺匯聚成果資源的方法和手段,要真正從科技成果轉化中獲得回報,上策是要結合項目進行投資,這才是科技成果轉化事業的“大頭”。在投資科技成果時,要秉承“事為先,人為重”的原則,判斷事情值不值得做、人是否合適,二者缺一不可。當然,投資并不僅限于資本投資,資源投資同樣重要。

      最后,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需要打一點“雞血”。就目前而言,一些在科研院所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工作的人員,薪資待遇不是很高,做的事情充滿不確定性,甚至身份也有些“尷尬”。如何堅持走下去?一位相關負責人說,他們看好科技成果轉化事業的前景,相信未來30年中國一定會堅持這個方向,所以他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充滿干勁。“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做好”,看好它,才能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做好它。

      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絕少一帆風順,甚至充滿艱辛。在科技成果轉化實踐的路上,有些走得尚近,有些已經走得很遠。但只要還“活著”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都在不斷發展;在發展中,都面臨著大同小異的問題。然而,在這些問題面前并沒有現成的解決方式,更沒有最佳解決方案,只有一條路:嘗試、探索、解決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只要沒有被拖住發展的腳步,科技成果轉化的進程就會不斷向前推動。總結來說,科技成果不去轉化可能造成“最大的浪費“,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發展之道在于無道,是干出來的。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相關文章

    1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這些實力高校入選

    近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發布了《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批準建設第二批重點實驗室的通知》(礦安函〔2024〕33號),宣布全國共有13個實驗室擬批準建設。其中,遼寧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山東科技大學、......

    孟暉委員:努力喚醒“沉睡”的科技成果

    日常調研中,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市副市長孟暉不止一次聽到科學家訴苦:“科技成果辛辛苦苦搞出來了,卻被鎖在抽屜里‘睡大覺’,太痛心了!”孟暉  受訪者供圖最近兩年,為了搞清楚科技成果“......

    吉林省發布征集2024年科技成果與企業技術需求項目通知

    各市(州)科技局,長白山管委會科教局,長春新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科技管理部門,梅河口市科技局,各高校科研院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

    武漢發布“二十條”促科技成果轉化

    湖北省武漢市近日發布《武漢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從打造校地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創新成果場景應用優選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示范區、技術轉移轉化交易活力區、成果轉化......

    武漢發布“二十條”促科技成果轉化

    湖北省武漢市近日發布《武漢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從打造校地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創新成果場景應用優選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示范區、技術轉移轉化交易活力區、成果轉化......

    云南省科技廳調研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

    近日,云南省科技廳副廳長朝秋帶隊到云南省科學技術院調研指導科技金融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省科學技術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常有和有關負責同志參加調研座談。座談會上,省科學技術院有關負責同志分別向調研組匯報了......

    雄安新區崛起!教育部力推,15所京部屬高校齊聚!

    2月21日,據報道:按照教育部安排,北京將有15所部屬高校向雄安新區疏解。目前第一批4所高校(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新校區已開工建設。北京市教委處表示,北京市積極......

    sora爆火!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已進高校專業課

    人工智能可以自動生成視頻,那電影還需要人拍么?大學的專業課是不是白學了?首款文生視頻模型“Sora”發布一周,在影視行業引發熱議。記者采訪發現,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已進入本市部分高校的專業課。多位影視專......

    浙江杭州:聚焦校地融合發展“高校經濟”

    杭州市西湖區緊密圍繞“四個面向”,立足于老文教區優勢,探索校地合作模式,全力構建以發展“高校經濟”為抓手的高質量發展新機制新模式,高校經濟發展經歷了從大學科技園1.0版、特色小鎮2.0版、大學城3.0......

    2023中國高校CNS排行出爐,第一實力斷層

    2023年,中國內地高校在CNS頂刊上收獲頗豐,共計發布351篇。其中Nature刊文187篇,Science刊文99篇,Cell刊文65篇。這一發刊總量相較于2022年的259篇,增長了35.5%。......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