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8-23 13:19 原文鏈接: 重磅!多所高校宣布:停招全日制研究生!

      近日,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發布最新研究生招生公告,文件中明確提到:2022 年會計專碩擬進行調整,將不再招收全日制統招普通考生。

    圖丨北京工商大學:2022年會計專碩將不再招收全日制統招普通考生。

      縱觀這幾年高校發布的招生章程,能明顯發現名校專業碩士的錄取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轉變。

      非全日制,已是未來專業碩士發展的大趨勢,大眾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這一新生事物”的存在。

    高校紛紛取消全日制

      近年來,不少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和培養方式上都做出了一些“新變化”。

      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官網發布了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招生調整的公告,2021級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統考階段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生源。

    圖片.png

    圖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重大調整。

      另外一所文科生心中的頂尖高校,南開大學,宣布2020年應用心理專碩取消全日制招生,非全只面向非應屆生。

    圖片.png

    圖丨南開大學應用心理學取消全日制招生。

      而在中國人民大學之前,已有不少大學陸續壓縮或取消全日制招生,如武漢大學2017年全日制會計專碩僅招推免生,其余全部為非全日制;華中師范大學則在2020年取消全日制應用心理學專碩招生,全部招收非全日制專碩。

    圖片.png

      各高校非全日制招生比例逐年上升,對于已經步入社會的“職場人”來說,意味著他們上岸機會大大增加。

      實際上,國家近年來一直將政策往非全日制、專碩傾斜。專碩的人數全面超過學碩至今,也已經4年了。

      2018年,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43.98萬,在讀139.73萬人。招生人數比學碩多了11.71萬,在讀生數比學碩高出整整45.28萬人。

      在國家政策的指揮棒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尤其是頂尖高校,開始對本校招生計劃進行了調整,部分專業大幅擴招甚至是只招“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考生的“春天”,即將到來。

    研究生教育改革,“非全”成重點

      1980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歷的人員,通過碩士或博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一定的學術水平,即可授予相應的學位。

      這份文件,為我國發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打開了大門。

      2016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在全日制研究生基礎上設立統招學歷的普通高等教育非全日制研究生,將研究生培養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圖片.png

    圖丨2016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正式進入大眾視野。

      全國研究生正式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非全日制走上研招的歷史舞臺。

      同年,教育部在《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有關工作答記者問》中強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2020年2月,教育部和人社部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明確用人單位應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落戶機會,拒絕用人單位的招聘歧視,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權益等方面提供了制度保障。

    圖片.png

    圖丨五部門聯合發文,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權益。

      時光流轉70年,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取得了優異的成果:2020年,我國研究生在學人數預計突破300萬,研究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培養形式也從傳統的全日制形式發展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存,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輸送了大量亟需的各類人才。

      在研究生教育大踏步發展的今天,研究生培養質量成了高等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

    備受關注的非全研究生質量

      盡管同樣需要經過嚴格的考試篩選,但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多“非脫產”,需要兼顧工作與學習,也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飽受著大眾的審視和質疑:“半工半讀”出來的研究生,靠譜嗎?

      目前,非全日制改革仍處于探索階段,如何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質量,避免非全淪為“鍍金”的工具、提升學歷的跳板,成為當下推動非全日制向前發展的關鍵點。

      質量始終是研究生培養的唯一落腳點,“嚴進嚴出”應是高校管理的常態,這既是建設人才強國的重要基礎,也是大學嚴謹治學的應行之義。

      要想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就必須“嚴進嚴出”,統一的選拔標準,嚴格的畢業要求,只有保證其質量上的高水準,才能真正消除大眾對“非全”的“隱形歧視”。

      非全日制教育,是實現終身教育邁出的鄭重第一步。

      對于高校而言,盡快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質量,明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目標與特色,已是必行之舉。

      未來,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作為定位,非全日制專碩已是勢不可擋的大趨勢。

    相關文章

    延長研究生學制:不能止于“拿時間換成績”

    近期,國內多所高校在其發布的研究生招生考試調整通知或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將延長研究生學制。此舉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比如,廣西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于今年7月底發布公告,將教育學部和文學院的多個學科教學......

    保持節奏,我讀研的一些經驗分享

    編者按:陳曦,中國科學院大學2024屆遺傳學專業博士畢業生(培養單位: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跟隨導師王二濤研究員圍繞水稻的共生與免疫信號平衡開展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

    江蘇新增286個研究生工作站

    日前,江蘇省教育廳發布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擬認定結果,286個研究生工作站入選。研究生工作站將發揮校企雙方優勢,切實加強產學研合作,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此前,各申請單位根據省教育廳、省科技廳《......

    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擬認定結果公示

    根據省教育廳、省科技廳《關于做好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和江蘇省卓越研究生工作站申報的通知》,在單位申報、高校推薦的基礎上,省教育廳委托省高校科技發展中心組織專家對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申報......

    培養機構職責缺位是研究生導學問題頻出的深層原因

     李鋒亮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教授近年來,高校中因導學關系出現嚴重問題而引發社會輿論關注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多起學生實名舉報事件,幾乎每次都能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其中,研究生培......

    武漢大學:擬對3名研究生作退學處理

    關于擬對研究生作退學處理的公告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41號)《武漢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修訂)》(武大研字〔2018〕11號)相關文件精神,學校擬對以下超過學校規定期......

    南京工業大學:35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

    關于對在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研究生作退學處理的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七條、《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以及《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辦法》(南工校研〔2017〕......

    武漢大學數據科學專業將迎來首批碩士研究生

    數據之海,深度挖掘立足科技浪潮之巔引領智能新時代嶄新的武漢大學數據科學專業學位將于2025年迎來首批碩士研究生 你,是否已經察覺到它的無限潛力?快來與珞珞珈珈一起探索這個融合創新的寶藏領域數......

    37歲梁江波圓夢清華,系清華首位全盲研究生畢業生

    6月30日,清華大學2024屆研究生畢業生典禮舉行,37歲時夢圓清華的視障青年梁江波成為9000多名清華2024屆研究生畢業生中的一員。澎湃新聞從清華了解到,梁江波是清華首位全盲研究生畢業生。在畢業典......

    對話復旦首位盲人研究生:希望回鄉從事盲童信息技術教學

    朱苓君從復旦大學畢業。“復旦大學”公眾號圖這個夏天,復旦大學首位盲人研究生、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2022級研究生朱苓君畢業了。雙目失明的她已順利拿到學位,即將走出校園,入職無錫特殊教育學校,投身特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