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11-08 08:47 原文鏈接: 重磅!TWAS新院士名單公布!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也稱“世界科學院”,原名第三世界科學院, 簡稱TWAS(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83年11月10日,總部在意大利里雅斯特,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 ,由巴基斯坦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卜杜勒·薩拉姆(Abdus Salam)教授倡議創建。

      2021年11月3日,TWAS官網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此次共有來自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的58位科學家當選。

      中國共有7位學者當選,其中6位來自中國大陸,1位來自中國臺灣地區。以下為入選院士名單:

      中國科學院理化所 吳驪珠院士

      吳驪珠,女,1968年出生于甘肅天水,有機光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超分子光化學實驗室主任。

      1990年吳驪珠從蘭州大學化學系畢業;1995年從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所博士畢業后留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超分子光化學實驗室主任、所科技委員會副主任;2001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入選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7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驪珠長期從事有機光化學的研究,在有機光化學合成和人工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中做出系統性創新成果

      山東大學 陳子江院士

      陳子江,女,1959年10月出生于湖北武漢,婦產科學與生殖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副校長,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部長。

      陳子江于1984年從山東醫學院畢業;1989年獲得山東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之后留校任教,擔任山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部講師;1993年破格晉升教授;2001年擔任山東省立醫院婦產科主任、生殖醫學中心主任;2002年擔任山東省立醫院副院長;2006年兼任山東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生殖內分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入選泰山學者攀登計劃;2013年擔任山東大學副校長;2015年兼任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部長;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子江主要從事生殖健康與出生缺陷及重大生殖內分泌疾病臨床診療和科學研究

      清華大學 雒建斌院士

      雒建斌,1961年8月18日出生于陜西戶縣,摩擦學領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名譽院長 。

      雒建斌于1982年從東北大學畢業后進入西安電纜廠工作;1988年獲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后留校任教;1994年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2000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2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0年獲得陳嘉庚科學獎。

      雒建斌長期從事納米摩擦學研究和納米制造研究。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于貴瑞院士

      于貴瑞,1959年出生于遼寧省大連市,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二級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生態系統生態學教研室主任、資源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系主任。

      于貴瑞于1993年從沈陽農業大學畢業,獲得農學博士學位;1997年獲得日本千葉大學環境學博士學位;1994年至1996年擔任千葉大學研究生院助教、園藝學部副教授;2000年至2009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2000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2002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年至2018年擔任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2014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生態系統生態學教研室主任;2018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系主任;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20年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于貴瑞主要從事生態學與地理學交叉研究,在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循環及耦合過程機制、植被功能性狀及生物地理學等方面做了系統性研究。

      清華大學 王小云院士

      王小云,生于山東諸城。1993年獲山東大學數學博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當選國際密碼協會會士(IACR Fellow)。兼任中國密碼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協女科技工作者專門委員會委員,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83年王小云考入山東大學數學系,先后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3年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先后擔任山東大學數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2005年受聘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楊振寧講座教授。2014年獲得中國密碼學會密碼創新獎特等獎。2016年獲得網絡安全優秀人才獎 。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參加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開講啦》“守護幸福”系列節目 [4] 。2019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王小云主要從事密碼理論及相關數學問題研究。

      上海光機所所長 李儒新院士

      李儒新,男,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甌市,中共黨員,博士生導師,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長,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所長,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儒新于1990年畢業于天津大學獲光電子技術專業學士學位;1995年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光學專業博士學位;1996年至1998年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做博士后;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6月起任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長。

      李儒新主要從事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脈沖激光與強場激光物理研究。

      臺灣中央研究院 郭沛恩院士

      郭沛恩博士,他是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杰出研究員兼所長。被提名者是基因組技術的創新者,他發明了同質基因分型分析和單分子基因組圖譜;大規模基因組計劃的主要貢獻者(單核苷酸多態性聯盟,國際單核苷酸多態性圖譜項目);銀屑病和其他常見疾病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的領導者;和精確醫學的先驅(NSIGHT、CSER和TPMI)。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因在人類基因和基因組研究方面的杰出學術成就,獲得了人類基因組組織(HUGO)獎。

    相關文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又一位院士接任校長!

    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消息,2024年10月11日15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東校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召開全校教師干部大會。會議宣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央候補委員常進院士(844校友)履新接任中國科......

    校長院士聯袂講授這堂思政課又“土”又“潮”

    “機器人”自動巡園、機械手采摘蔬果、從耕牛秧馬變遷到無人農場……9月29日,華南農業大學校長薛紅衛聯袂院士專家,為學生帶來一堂又“土”又“潮”的“思政第一課”,帶領學生走進華南農業大學水稻機械化博物館......

    沈洪兵院士任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

    9月27日,人社部網站發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其中,任命沈洪兵、郭燕紅(女)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任命沈洪兵為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免去王賀勝、于學軍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職務,免......

    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聚焦無人智能制勝未來

    9月27日,國防科技大學聯合湖南省人民政府、軍事科學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主論壇在長沙舉行。論壇現場。王昊昊攝論壇由國防科技大學牽頭發起......

    盧煜明院士將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九任校長

    9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學宣布,校董會在當天舉行的會議上一致通過聘任盧煜明為香港中文大學的第九任校長,任期為五年,自2025年1月8日起生效。據介紹,盧煜明1963年出生于香港,是著名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

    鄔江興院士:用電力拼算力的范式不可持續

    ·必要多樣性是破解多樣化算力需求下計算系統結構性失配的根本路徑,必要多樣性+超穩定機制才能產生適應不確定性場景的能力。高性能計算被譽為計算機科學工程的皇冠,9月24日,在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在武漢召......

    吳一戎:中國空天信息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新階段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院長吳一戎9月21日表示,中國空天信息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新階段,迫切需要推動空天信息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以“匯智空......

    追憶楊士莪院士:做人做事做學問,為船為海為國防

    作為我國水聲工程學科奠基人和水聲科技事業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楊士莪帶領團隊為我國萬里海疆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為祖國筑牢堅不可摧的“水下長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

    汪景琇:和太陽打交道的45年

    編者按:“災難面前,唯有責任……”伴隨著周喆直緩緩道出這句臺詞,行星發動機依次點火,地球擺脫正在膨脹的太陽流浪向遠方。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系列中的悲壯一幕雖是虛構,對于太陽的力量卻并未夸大絲毫,她只消......

    徐星:把億萬年前的故事講好

    編者按:十五年后回訪,徐星的辦公室還是初見的樣子:擺滿化石的三面貨架、放著顯微鏡的工作臺、放滿專業書和恐龍模型的書柜、電腦桌……就連他本人也一如往常,溫和儒雅、一身利落,只有兩鬢間的星點白發暴露了些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