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利用“十一五”期間建成的國家大科學工程“蘭州重離子冷卻儲存環(CSR)”,首次精確測量了近質子滴線短壽命核素Ge-63,As-65,Se-67和Kr-71的質量,實驗數據的相對精度達到了10-6。共有來自6個國家的科學家參與了本次原子核質量的精確測量實驗。研究成果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6, 112501 (2011)上。
高精度的實驗結果表明,核的形變或形狀共存會影響Coulomb Displacement Energy(CDE)理論計算的可靠性;從新測到的As-65核質量數據得到其質子分離能為90(±85) keV,這首次證明As-65是質子非束縛核,確定了As同位素質子滴線的位置。本工作解決了由于缺乏As-65質子分離能實驗數據而長期困擾核天體物理學界的一個重要科學問題,即:對于第一類X射線爆(Type I X-ray burst),Ge-64究竟是不是快質子俘獲過程(rp-process)中的“等待點”核?利用本工作的As-65高精度質子分離能數據,基于X射線爆模型的計算發現,Ge-64不是一個重要的“等待點”核。
原子核質量是描述原子核最基本的參數,它包含著核內有效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精確測量遠離b穩定線或近滴線原子核的質量是當前核物理學科發展的迫切要求,原子核質量數據在核天體物理中更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因此,近質子滴線短壽命核素質量精確測量方面的國際競爭激烈。由于Ge-64,Se-68和Kr-72附近的核素對研究X射線爆(X-ray burst)以及中子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世界上著名核物理實驗室競相研究的熱點。
此項研究成果標志著近物所在原子核質量精確測量研究方面走到了國際前列。
為了研究過去110億年來暗能量的影響,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借助暗能量光譜儀(DESI),追蹤宇宙延續至今的生長軌跡,對不斷膨脹的宇宙進行了迄今最精確測量,繪制出目前最大的三維宇宙圖。這是科學家首......
為了研究過去110億年來暗能量的影響,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借助暗能量光譜儀(DESI),追蹤宇宙延續至今的生長軌跡,對不斷膨脹的宇宙進行了迄今最精確測量,繪制出目前最大的三維宇宙圖。這是科學家首......
記者近日從西安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激光雷達科研團隊在斜程能見度測量技術上取得突破。他們提出了一種激光雷達結合輻射傳輸模式的方法,突破了目前的斜程能見度測量技術瓶頸,實現了精確測量。相關成果刊發在《光學學......
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科研人員利用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對超核定向流進行了首次測量。超核是短命的稀有原子核,除了普通的質子和中子外,還包含至少一個奇異夸克,代替構成普通核子的上夸克或下夸克......
近期,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參與RHIC-STAR國際合作實驗研究,首次在重離子碰撞實驗中觀測到超核的集體運動。該成果為研究致密核物質環境中的超核-核子相互作用開啟了一個新的方向,相......
4月25日,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BRing磁合金高頻系統首臺套調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實現了3Hz重復頻率、大于67%高占空比、超過50kV高電壓梯度的寬帶掃頻變諧波工作模式,優于設計指標。......
日前,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馬余剛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首次在RHIC-STAR國際合作的重離子碰撞實驗中觀測到了反應末態粒子的整體自旋排列現象。該成果為研究夸克膠子等離子體QGP中的強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個......
精度提高兩倍有助揭示宇宙演化歷程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日報道,一個國際物理學家團隊宣布,他們對中子的“壽命”開展了迄今最精確測量,精確度提高了兩倍多,不確定性不足1/10,相關研究發表于13日的《物理評......
甘肅武威碳離子治療裝置甘肅武威重離子中心治療室,醫生正用儀器給一名腫瘤患者進行碳離子放療……這套治療系統就是我國首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離子治療腫瘤專用裝置(即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碳離子治療系統)。它由......
近日,由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馬余剛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紅衛組織的“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及其科學研究專題”在《中國科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中文版2020年第11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