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12-11 11:21 原文鏈接: 金屬所在納米碳材料負載金屬催化劑研究中取得進展

      負載型金屬催化劑在整個工業催化領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為負載型金屬催化劑,載體材料對活性金屬納米粒子催化性能的影響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劑的載體能夠影響金屬納米粒子在其表面的分散情況、粒徑大小、暴露晶面等。同時,通過調變載體與金屬納米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亦可以提高金屬納米粒子的催化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進而提高金屬納米粒子的使用效率和循環使用能力。因此,尋求和制備具有特殊物性的催化載體材料一直是催化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近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催化材料研究部研究員蘇黨生和副研究員劉洪陽帶領的研究團隊,首次利用石墨烯和納米金剛石復合的核殼結構材料(ND@G)為載體制備一種高性能的鈀/碳(Pd/C)催化劑。將這種Pd/C催化劑用于催化氧化CO時發現,與傳統sp2 雜化的洋蔥碳(OLC)上的負載Pd納米催化劑相比,ND@G負載的鈀納米催化劑(Pd/ND@G)表現出了更加優異的催化劑性能(圖1)。利用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球差分辨的高角度環形暗場-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以及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譜等手段對催化劑進行了詳細的表征。研究發現,與傳統的碳載體相比,由于ND@G載體表面具有豐富石墨烯缺陷能夠增強Pd納米粒子與納米碳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而改變了Pd納米顆粒的幾何形貌和結構(圖2)并且能夠顯著提升Pd納米粒子在碳載體表面的抗燒結能力(圖3)。同時研究還發現,這種Pd/ND@G催化劑中強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以及Pd 納米粒子特殊的幾何結構能夠明顯減弱CO分子在Pd 納米粒子表面的吸附(圖4),進而促進了O2分子在Pd 納米粒子的吸附解離,提高了催化劑低溫催化CO氧化的能力。該工作為設計合成高性能的納米碳負載金屬催化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該工作以快訊的形式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在線發表(DOI: 10.1002/anie.201507821)。

      近年來,催化材料研究部通過調控納米碳載體的結構和性質來提升納米碳負載金屬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取得了系列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4, 53, 12634-12638)、ChemCatChem (2014, 6, 2600-2606)、Small (2015, 11, 5059-5064)、Catalysis Today (2016, 260, 55–59)等國際學術期刊上。

      上述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國家基金委青年基金、國家基金委面上項目、國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中科院戰略先導項目、中石化企業項目的資助以及上海同步輻射光源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譜線站BL14W1提供的大力支持。

    圖1. Pd/ND@G和Pd/OLC在CO氧化反應中的催化性能:(a)CO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b)不同溫度下的TOF值

    圖2. 高分辨的HADDF-STEM電鏡照片:(a, b)Pd/ND@G,(c, d)Pd/OLC,Scale bars: 2 nm

    圖3.(a)不同催化劑在500℃下焙燒前后的XRD譜圖,(b)Pd/ND@G在不同溫度下焙燒6小時后的XRD譜圖

    圖4. 不同催化劑上吸附CO后的程序升溫脫附譜圖

    相關文章

    仿生納米粒子,特異性干擾腫瘤代謝

    營養貪婪是腫瘤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然而,營養剝奪產生的臨床益處有限。戈謝病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紊亂,細胞產生膽固醇-葡萄糖苷,膽固醇-葡萄糖苷在溶酶體中積累,導致細胞損傷。2024年5月13日,南京大學胡一......

    俄羅斯研制出可用于外太空溫度測量的納米粒子

    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科研人員研發出發光納米粒子,可用于超低溫高精度溫度測量。科研人員表示,摻有釹離子的氧化釩和氧化镥納米粒子具有磷光體特性,其能夠吸收入射到其上的紅外輻射并重新發射,這種輻射的性質很......

    新研制納米粒子,可用于外太空溫度測量

    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科研人員研發出發光納米粒子,可用于超低溫高精度溫度測量。科研人員表示,摻有釹離子的氧化釩和氧化镥納米粒子具有磷光體特性,其能夠吸收入射到其上的紅外輻射并重新發射,這種輻射的性質很......

    納米粒子溶液可靶向兩種癌癥標記物

    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報道了一種新型成像試劑,可同時“照亮”多個生物標記,這種包裹在紅細胞膜上的熒光納米顆粒能比目前臨床批準的染料更好地靶向腫瘤,只需一束手術光就能發出兩種不......

    研究人員發現防御納米粒子的祖先表觀遺傳防御機制

    來自芬蘭綜合方法開發與驗證中心(FHAIVEFHAIVE)和坦佩雷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與納米粒子暴露有關的新型反應機制,這種機制在不同的物種中是共享的。博士研究員GiusydelGiudice博士......

    磁性納米粒子創建三維“迷你大腦”

    神經元因退行性疾病或創傷而受損后,幾乎沒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因此,恢復神經網絡及其正常功能是組織工程領域的一項重大挑戰。以色列巴伊蘭大學工程學院研究團隊利用納米技術和磁操作克服了這一挑戰,創造出可修復受......

    金屬催化劑表面鍵合分子助劑電子效應研究獲進展

    負載型金屬催化劑被廣泛應用于化學品的合成中。助劑(氧化物、分子、配體等)常被用來進一步調控金屬催化劑的性能。然而,助劑在實際反應中發揮的作用尚不明確,這主要是其在金屬納米顆粒表面的落位和組成精準控制的......

    納米粒子可像路標導引光流方向

    據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學》雜志報道,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物理學家開發出一種微小的半透明載玻片,通過操縱光在納米尺度上的傳播方向,產生兩個截然不同的圖像。這一技術為開發新型基于光的設備鋪平道路,有......

    一種分子裝置可將紅外線變成可見光

    納米粒子凹槽等離子體腔(藝術圖)圖片來源:尼古拉斯·安蒂列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檢測紅外光的新方法,通過將紅外光的頻率變為可見光的頻率,可將常見的高靈敏度可見光探測器的“視野”擴展到遠紅外線。這一......

    蘭州化物所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獲進展

    中藥和天然藥物是我國中醫藥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化學成分較為復雜,從中靶向發現并制備具有特定強生物活性苗頭分子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藥物化學與其他學科交叉創新的重點內容。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