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澆筑墩臺混凝土要求是非常重要的,要求的制定是為了保障更好的施工質量,每個細節的處理都要符合標準。中達咨詢就鐵路澆筑墩臺混凝土要求和大家說明一下。
1、對墩臺基底的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1)基底為非粘性土或干土時,應將其潤濕。
(2)基面為巖石時,應加以潤濕,并鋪一層厚20~30mm的水泥砂漿,然后于水泥砂漿凝結前澆筑第一層混凝土。
2、對一般墩臺及基礎混凝土,應在整個平截面范圍內水平分層進行澆筑。
3、澆筑大體積墩臺基礎混凝土時,除應滿足第11章第11.2節的相關規定外,當大體積墩臺基礎混凝土的平截面過大,不能在前面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成次層混凝土時,可分塊進行澆筑。分塊澆筑時應符合第8.7.5條第2款的規定。
4、采用滑升模板澆筑墩臺混凝土規定:
(1)宜采用低流動度或半干硬性混凝土。
(2)澆筑應分層分段進行,各段應澆筑到距離模板上口不小于10~150mm的位置為止。若為排柱式墩臺,各立柱應保持進行一致。
(3)在滑升過程中須防止千斤頂或油管接頭在混凝土或鋼筋處漏油。
(4)每整體結構的澆筑應連續進行。若因故中途停工,應按施工縫處理。
(5)混凝土脫模時的強度宜為0.2~0.5MPa.
在清華大學畢業活動現場一位博士畢業生拿出一枚自己親手制作的混凝土戒指向愛人求婚并告訴所有人“這枚戒指就像我們的愛100年不腐蝕不變質”2016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啟航獎頒獎典禮現場,金獎獲得者姚國友向愛人......
隨著3D打印技術逐漸走進建筑領域,建筑領域的智能建造以混凝土3D打印技術為基礎,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爭奪的技術高地,為實現在3D打印泵送過程中材料順利泵送和擠出,調控水泥基復合材料的觸變性至關重要。......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復雜惡劣條件下水電工程智能建設新理論新方法”項目指南。面向國家西南地區水電開發重大戰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雙碳”專項項目(二)——“工程與材料領域低碳科學基礎研究”項目指南的通告。為推動面向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基礎研究,落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承擔的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流道檢測機器人研制”項目在湖北省宜昌市通過項目驗收。在審閱資料、聽取匯報、質詢和討論基礎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取得多項創新性......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徐鑫教授課題組在自清潔輕質混凝土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采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制備出了具有自清潔、超疏水、高氣孔率,隔熱和隔音的輕質混凝土。相關研究發表在ACS......
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徐世烺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高韌性纖維混凝土材料,具有高韌、控裂、耐久的特性,拉伸變形能力可高達普通混凝土的800倍。這項成果于8日獲2018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圖片來源于網絡“脆......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已誕生10余年,從蘋果系列開始“智能全觸屏應用”的模式不僅影響了整個手機和平板電腦行業,同時也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辦公、娛樂、健康、航空、儀器設備和制造業都在被智能手機平臺改變。智能......
自愈合和自修復混凝土作為一種新型復合材料被國內外眾多學者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口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在研究過程中,有以下問題履待進一步研究:(1)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雖然比普通混凝土具有較高......
5.3.形狀記憶合金的損傷控制形狀記憶合金(shapememoryalloy,SMA)是智能結構中的一種驅動元件,其特點是具有形狀記憶效應和超彈性效應,可以實現長期、在線、實時監測,并進一步實現結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