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12-17 13:35 原文鏈接: 鎳催化炔烴的高效氫氰化反應方面取得新進展

      腈類化合物是一類非常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廣泛存在于醫藥、農藥、除草劑、殺蟲劑、染料、香料以及天然產物中。有機腈類化合物可以進行多種化學轉換反應,如可以轉化為羧酸、醛、酮、酯、酰胺、胺、四唑以及其它氮雜環化合物等。因此有機腈類化合物的合成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和濃厚的研究興趣。過渡金屬催化的炔烴的氫-氰化反應被認為是合成烯基氰類化合物最直接有效和原子經濟性的方法之一。然而該類反應仍然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如主要局限于使用劇毒且易揮發的氫氰酸作為氰源,在實驗室及工業生產中極具危險性;催化劑易被氰負離子毒化失活,反應效率往往不高;反應的底物普適性和區域選擇性也不是很好等。因此發展新的催化體系,實現過渡金屬催化炔烴的更加高效、安全、溫和的氫-氰化反應,無論是在實驗室合成還是工業應用中都將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和應用前景。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元紅課題組近年來致力于鎳催化的氰基化反應研究,實現了鎳催化的氯代芳烴/雜芳烴同毒性相對較低的氰化鋅在溫和條件下的高效氰基化反應(Org. Lett. 2017, 19, 2118)。隨后他們又進一步拓展了研究范圍,相繼實現了苯酚衍生物和烷基鹵代烴的高效氰基化反應(J. Org. Chem. 2018, 83, 14036; Org. Lett. 2018, DOI: 10.1021/acs. orglett. 8b03539)。最近,他們又利用巧妙的設計思路,將氰化鋅和綠色環保的水應用于炔烴的氫-氰化反應中,成功地實現了末端炔烴在溫和條件下的高區域選擇性的氫-氰化反應(J. Am. Chem. Soc. 2018, 140, 7385)。該反應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適性和官能團兼容性,芳基末端炔和非活化的烷基末端炔在該反應條件下均可發生反應,鹵素、羥基、氨基、烯基以及內炔烴等均可很好兼容。另外,該反應也可應用于復雜藥物分子如布克力嗪衍生物和炔孕酮等的后期官能團化修飾。需要指出的是,在該反應體系中氰化鋅提供了“氰”源,綠色環保的水則提供了“氫”源,避免了使用劇毒易揮發的氫氰酸,具有操作簡單、安全高效等特征,為烯基氰類化合物的實驗室合成和工業生產提供了重要的應用前景。此外,機理研究也進一步表明產物烯基氰上的氫來源于水,反應主要是以順式氫-氰化的方式進行。這種新穎的反應模式將為鎳催化炔烴以及烯烴等不飽和化合物的氫-官能團化反應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該文第一作者是上海有機所博士研究生張興杰。

      上述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上海市科委以及上海有機所的資助。

    圖:鎳催化末端炔烴的馬氏氫-氰化反應


    相關文章

    二維催化材料如何“從模型到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團隊在《德國應用化學》發表綜述文章,系統介紹了二維催化材料近年來在模型體系與實際應用中的進展,并對二維催化劑的設計策略、存在的挑戰和未來發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羅漢果苷生物合成的研發有了新突破

    羅漢果苷是一類來自藥用植物羅漢果(Siraitiagrosvenorii)的三萜皂苷類次生代謝產物,具有高甜度低熱量等特點,在食品添加劑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其中羅漢果苷V(M5)和賽門苷I(S......

    全球首創,武大再發Science突破這一世界難題

    7月12日,Science(《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雷愛文教授團隊關于交流電合成化學的最新研究論文,題為“Programmedalternatingcurrent......

    華理研究團隊在異相單原子催化領域獲新進展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趙杰課題組,在異相單原子催化領域中取得新進展,展現了異相單原子催化在有機合成中的潛力和前景,相關研究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

    新策略10倍提升海水制氫經濟效益

    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氫能與儲能材料技術實驗室研究員陸之毅帶領的電化學環境催化團隊,通過在兩個固體之間引入致密的水合層,使得用于原位海水電解的陰極具有了疏固特性,在天然海水直接電解制......

    我所開發出退役動力電池低成本高質量正極再生新策略

    近日,我所能源催化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動力電池與系統研究部(DNL2900)陳忠偉院士團隊在退役動力電池的可持續回收方面取得進展,突破現階段萃取-沉淀-煅燒復雜三步法工藝,基于可持續浸出和共沉淀的再生策......

    我所發現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具有結構敏感性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算和數據驅動催化研究組(511組)肖建平研究團隊在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選擇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和羥胺具有結構敏感性,為電催化高......

    電催化脫硝理性設計有了新方案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肖建平團隊在氮氧化物(NOx)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提出實現電催化脫硝(N2為目標產物)應從催化劑工程轉向反應器優化。相關成果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NOx......

    有了催化式紅外技術,烤箱有望不用電

    家庭常用的烤箱以電為能源,電作為二次能源,必須通過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有沒有一種可能,將天然氣在不燃燒的情況下轉化為熱能,直接讓烤箱不通電也能烘制美食?日前,江蘇大學食品物理加......

    仿酶超分子催化研究獲重要進展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副研究員李康和蔡躍鵬教授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等項目的支持下,通過超分子自組裝構筑的一維納米管限域空腔來模擬生物酶的催化活性口袋,從而顯著提升了催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