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致發光是指材料在摩擦學、力學等刺激下產生的一種發光行為。由于其獨特的摩擦學/力學-光學響應特性,摩擦/力致發光為實現摩擦學/力學傳感及其可視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目前發現的摩擦/力致發光材料多數僅表現出動態摩擦學、力學刺激下的瞬態發射行為,極大地限制了其在摩擦學/力學的可視化顯示和成像方面的應用。
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材料的開發是應對上述問題的有效方式,此前,研究人員通過陷阱工程設計,在特定材料體系中獲得了摩擦學、力學刺激后持續、長壽命的摩擦/力致發光現象。然而,該類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材料在使用前必須經歷預輻照,在其結構內部預先儲存能量,這不僅增加了實際應用時操作的難度,也難以實現該類材料的循環穩定使用。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摩擦物理與傳感課題組王趙鋒研究員團隊長期致力于摩擦/力致發光研究。
此前,該團隊通過陷阱工程發展出了多種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材料(Materials Horizons, 2019, 6, 2003-2008; Nano Energy, 2021, 83, 105860;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21, 9, 2100137),并針對非壓電、非陷阱摩擦/力致發光現象,提出了界面摩擦電場誘導電子轟擊發光模型(Nano Energy, 2022, 96, 107075)。
在上述研究工作的指導下,最近,該團隊研制出一種自充能、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材料——Sr3Al2O5Cl2:Dy3+/PDMS (SAOCD/PDMS),該材料在摩擦學、力學的刺激下,無需預輻照即可產生明亮的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圖1),有效地避免了此前材料在使用時的預輻照需求,極大提升了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材料的應用便利性。
圖1 SAOCD/PDMS的自充能、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性能
為揭示SAOCD/PDMS的自充能、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原理,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材料的熱釋光、陰極射線發光、摩擦電性能及發光的基體效應。結果表明,界面摩擦電場誘導電子轟擊物理過程是SAOCD/PDMS產生自充能、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的關鍵。在機械刺激下,SAOCD顆粒與PDMS鏈間產生界面摩擦電作用,使得電子從SAOCD遷移到PDMS。之后,在界面摩擦電場的作用下,PDMS上的電子加速轟擊SAOCD,引起SAOCD內部電子從價帶躍遷到導帶。躍遷至導帶的電子一部分轉移至Dy3+的特征能級,產生自激活摩擦/力致發光,另一部分電子被結構中陷阱(主要是淺陷阱)所捕獲,該過程即為自充能。在機械刺激后,這些自充能電子在室溫下將會自發轉移至導帶和Dy3+的特征能級,從而產生獨特的自充能、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現象(圖2)。
圖2 SAOCD/PDMS的自充能、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機理
自充能、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的發現,克服了傳統長壽命摩擦/力致發光材料對預輻照的需求,其在持續力學顯示和成像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同時,研究人員通過利用SAOCD/PDMS材料中特有的自充能物理過程,進一步發展出了一種摩擦學和力學信息的存儲與可視化讀取技術。如圖3所示,在機械刺激下,摩擦學、力學信息將會以陷阱捕獲載流子的方式在材料內部進行存儲,隨后,在熱刺激下,所存儲的摩擦學、力學信息將以可視化的形式得到讀取,所存儲和讀取的摩擦學、力學信息主要包括摩擦學/力學強度、發生時間及其空間分布等。
圖3 基于SAOCD/PDMS自充能過程的摩擦學、力學信息存儲與可視化讀取
相關結果近期以“Self-charging persistent mechanoluminescence with mechanics storage and visualization activitie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3249)。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白永慶為該論文第一作者,王趙鋒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蘭州大學梁永民教授和深圳大學彭登峰研究員對該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
以上工作得到了甘肅省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蘭州化物所“一三五”重點培育項目等的支持。
波蘭科學院低溫與結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發光納米材料,可以隨著局部壓力的變化而改變顏色。科研人員用含有發光納米材料的油漆或清漆覆蓋結構元件,然后用合適的光線照射涂料,涂料的顏色會隨著給定位置......
波蘭科學院低溫與結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發光納米材料,可以隨著局部壓力的變化而改變顏色。科研人員用含有發光納米材料的油漆或清漆覆蓋結構元件,然后用合適的光線照射涂料,涂料的顏色會隨著給定位置......
摩擦/力致發光是指材料在摩擦學、力學等刺激下產生的一種發光行為。由于其獨特的摩擦學/力學-光學響應特性,摩擦/力致發光為實現摩擦學/力學傳感及其可視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目前發現的摩擦/力致發光材料......
摩擦/力致發光是指材料在摩擦學、力學等刺激下產生的一種發光行為。由于其獨特的摩擦學/力學-光學響應特性,摩擦/力致發光為實現摩擦學/力學傳感及其可視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目前發現的摩擦/力致發光材料......
具有圓偏振發光(CPL)特性的材料在3D顯示、信息存儲與處理、CPL激光、生物探針、光催化不對稱合成等方面頗具應用前景而受到關注。發展具有多重發射的圓偏振發光材料有望帶來白色CPL器件的突破,并為探索......
近日,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分子治療與新藥開發工程研究中心劉路教授團隊在有機發光材料的設計與合成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基于“綠色碳科學”的理念,聚焦新型高選擇性和原子經濟性反應,實現......
【引言】CsPbX3作為發光材料的紅、綠、藍純三基色發光二極管(LEDs)在寬色域全彩顯示器領域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無機鈣鈦礦基發光二極管(PeLEDs)的外量子效率(EQE)得到了極大提升和突破。然......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降雨強研究組與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沙印林課題組合作,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納米發光材料。基于該類金納米簇的雙光子動力療法具有空間選擇性高,安全、高效,不需要避......
日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降雨強研究組與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沙印林課題組合作,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納米發光材料,基于該類金納米簇的雙光子動力療法具有空間選擇性高,安全、高效,不需要避......
古人通過摩擦發明了鉆木取火,用于烤制食物、取暖和照明,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相信大家都熟知鉆木取火,可是你了解過或聽說過摩擦發光嗎?這里的發光指的可不是火光。早在1605年,弗朗西斯?培根就在他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