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春市深入貫徹國家、省的各項決策部署,按照全省年初食品藥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主線,統籌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著力推動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規范發展、創新發展,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的底線,全市食品藥品社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
一、突出示范引領,不斷加大創城攻堅力度
一是實行高位統籌。先后召開市食藥安委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暨深入開展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會議和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進會,部署創建工作。各地各部門嚴格落實創建部署,層層傳導壓實創建責任,積極開展創建活動。下發了《關于加強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新聞宣傳工作的意見》,實現高位引領,有效凝聚共識。二是提升戰略定位。年初將食品安全委員會正式更名為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增至59個。為厘清成員單位工作職責,貫徹落實“屬地管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總要求,出臺了《關于全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和《長春市全面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的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各級各類主體食品藥品安全責任。三是聯手優勢媒體。市食藥安委與國家總局下屬的中國健康傳媒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利用其在產業政策、人才、平臺、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在新聞宣傳策劃、打造政務新媒體、圖文視頻宣傳資料制作、輿情監測與處置應對、活動策劃等多方面開展一系列合作。
二、實施重點突破,著力推動監管工作提升與創新
一是強化等級評定管理。重新修訂涵蓋食品生產經營環節的風險分級管理的指導意見,根據企業和產品風險等級確定監管頻次和監管重點,提高監管工作的靶向性和精準度。統一“食品經營監管信息公示板”,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投資公司免費為全市食品經營企業制作2.5萬套“公示板”,節省資金近500萬元。二是推進“信息化廚房”建設。在推動“陽光廚房”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廚房的占比。目前,共完成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學校、養老、托幼機構食堂改造升級1537戶,在餐飲服務企業建設“陽光廚房”6056戶,新建設“信息化廚房”135戶。通過透明、敞開、直播和信息化等方式讓消費者明白消費、放心消費,使餐飲服務管理日趨規范。三是推進餐廚垃圾規范處置。總投資3.7億元、占地11公頃的長春市餐廚垃圾處理廠今年6月份全部完工,年底前試運行,日處理能力近200噸。《長春市餐廚垃圾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為餐廚垃圾的規范處置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堅持問題導向,多措并舉加強重點問題管控
一是加強源頭治理。積極推進全國首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全市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6個、水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34個,37戶企業獲得無公害水產品證書。生豬“無抗養殖”試點實驗已獲成功,“長春大米”成為我市一張靚麗名牌,“防控糧食真菌污染”經驗做法在國家總局召開的座談會上進行了交流,全系統在中央環保督察工作中實現了“零案件”、“零問責”。二是破解監管難題。針對小攤販、小餐飲、小食雜店等“三小”監管難題,發布了《開展“小餐飲”、食品攤販專項治理的通告》,制定了《食品經營者登記管理辦法》,對“三小”及“小飯桌”實施登記管理監管,有效消除了監管死角。同時,設立網絡食品稽查科,加強對網絡餐飲業進行監管。三是加強專項整治。集中開展了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三無”食品、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進口藥購進渠道、非法醫療美容、非法銷售回收藥品、走私藥品等專項整治行動30多項,并取得顯著成效,對不法分子形成了強烈震懾。
四、強化技術支撐,加快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一是加大抽檢監測力度。安排食品監督抽檢10420批次,比2016年增加40%。堅持問題導向,采取計劃抽檢與專項抽檢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食用農產品、餐飲自制食品、小作坊食品的抽檢力度和頻次,提高問題發現率和處置率。二是提升檢驗檢測能力。投資1.2億元、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的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實驗大樓主體工程已完工。投資2千余萬元配備先進檢驗檢測儀器設備,擴充檢驗參數300項。三是推進信息化建設。依托“智慧長春”,推進“食品藥品安全智慧平臺”建設。平臺建成后,將形成集政務協調、移動執法、應急管理、行政審批為一體的上下貫通、左右相連的大數據系統,全面提高食品藥品安全現代治理水平。
五、廣泛凝聚共識,打造共享共治新格局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與婦聯、教育局等單位聯合開展“小手拉大手”、“食品藥品安全進校園”、“大學生食品安全志愿者進社區”等活動,號召和引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二是強化社會監督。全面提升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形成“人人關心,人人參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態勢,努力拓寬社會監督渠道。整合“12331”、“12315”、“12345”投訴舉報平臺,自覺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監督。三是改革評價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群眾食品安全總體滿意度調查,對各縣(市)區、開發區群眾滿意度和創城知曉率分別進行綜合評價和總體考量,全面、真實、準確了解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期望值,為進一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提供重要依據和參考。
近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2023年度計劃專項儀器設備購置項目公布,總預算金額達25961.99萬元人民幣,涉及509臺實驗設備、211臺辦公設備、176把移液器產品以及12套儀器配件。這批采購品目......
《日本經濟新聞》援引了解情況的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中國政府禁止中國科技公司向自己的客戶提供ChatGPT聊天服務。通稿中稱:“在中國越來越擔心人工智能在用戶詢問時所作回答未經檢查的背景下,監管機構指示......
2月15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3年第6期省級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檢出不合格食品4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糕點1批次,食糖1批次,食用農產品2批次。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畜牧獸醫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入河入海排污口一頭連著江河湖海,一頭連著生產生活,是打通岸上和水里、陸地和海洋的關鍵環節,也是污染物進入水環境的最后一道關口。加強和規范排污口的監督管理,對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保護和建設美麗河湖、美麗......
日前,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以視頻形式舉行通武廊食品藥品安全區域聯動協作會議,以保障三地飲食用藥安全為目標,做好食藥質量安全風險監測信息共享、食藥檢測結果區域互認,以及聯動應急執法協......
記者從國家醫療保障局獲悉,醫保10年成就系列數據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查處違法違規參保人員4.57萬人,追回了234.18億元醫保基金。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保命錢”,是醫保制度可持續運行的物......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記者戴小河)北京時間23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通過疫苗國家監管體系評估。國家藥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的疫苗監管體系已于2011年、2014年先后兩次通過評估,在2022......
項目編號:HCZB-2022-ZB0348項目名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2022年度專項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第五批(第二次)一、采購需求:包號標的名稱數量......
近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2022年度專項儀器設備購置第一批和第二批采購項目出爐,兩批采購預算總價超過3500萬元。第一批采購項目共8包,涉及儀器包括頂空氣相色譜分析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紅外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