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種急、慢性并發癥。據媒體報道,褚時健就是在患糖尿病多年后出現了嚴重并發癥,醫治無效后去世的。
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國際糖尿病聯盟資料表明,70%的截肢手術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糖尿病足發展到后期可能會形成潰瘍,糖尿病足潰瘍已經成了一個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僅在美國,每年的治療費用就高達91億美元。
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糖尿病傷口方面具備良好的前景,并在臨床前和臨床試驗中都表現出安全有效性。但是,由于缺乏商業化產品,臨床醫生目前還難以使用到間充質干細胞。
韓國生物科技公司 Anterogen 開發了一種含有脂肪間充質干細胞(ADSC)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新藥「Allo-ASC-DFU」。近期,該新藥的 II 期臨床試驗(NCT02619877)完成,文章發表在《糖尿病學》雜志上。
其研究結果顯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安全有效。
我們要判斷間充質干細胞新藥在糖尿病足潰瘍治療上的應用前景,這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研究者將59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隨機分入 ADSC 凝膠復合物治療組(30人)或用聚氨酯薄膜治療的對照組(29人)。每周將同種異體ADSC 片或聚氨酯膜應用于糖尿病傷口。在1-12周的每周隨訪隨訪過程中對傷口進行評估。
每周隨訪得到患者Wagner評分,比較Allo-ASC-DFU組與對照組的0-2級患者占比。可以看出,Allo-ASC-DFU組在1-12周的隨訪過程中恢復更快。
第8周時,治療組傷口完全閉合率達到了73%,而對照組只有47%。第12周時,治療組傷口完全閉合率達到了82%,而對照組只有53%。
對應的,治療組完全閉合的 Kaplan-Meier 中位時間是28.5天,而對照組63天則多了一倍。
臨床試驗中沒有發生與ADSC治療有關的嚴重不良事件。毫無疑問,這項 II 期臨床研究的結果將推動 Anterogen 公司的 ADSC 新藥 III 期臨床試驗的進展。
Anterogen 公司的肛瘺治療藥物 Cuepistem 在2012年就獲得了韓國食品藥品監管局的生產審批許可。目前,Anterogen 公司還有多項 ADSC 新藥正在臨床研究階段。
不僅是胎盤、脂肪MSCs,臍帶、臍帶血和骨髓MSCs也有被應用于糖尿病足潰瘍的研究。MSCs 促進糖尿病足潰瘍修復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可能的機制有:
MSCs 移植到受損組織后,通過定向分化生成血管的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促進血管新生。但這一機制隨著時間推移而越來越受到質疑
MSCs 旁分泌多種促血管生成因子,可以促進細胞外基質的生成并減少內皮細胞凋亡,從而促進血管新生。
MSCs 對糖尿病足創面發揮調節炎癥反應作用
而細胞的輸送方式對干細胞作用的發揮也很重要。
現階段,干細胞的主要移植方式還是血管內注射和局部注射。在這兩種方式下,干細胞都難以遷移到糖尿病傷口,因此存在移植效率低、細胞作用時間短的問題。
適宜的干細胞傳遞系統可以為干細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提供最佳支持。而聚合物凝膠具有一定的抗活性氧自由基效應,共移植時能減少干細胞的凋亡,成為了科學家的一個新選擇。
研究表明,聚合物凝膠可顯著降低TNF-α因子介導的炎癥反應,刺激人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形成和微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從而提高了組織修復的效率,顯著縮短糖尿病潰瘍的愈合時間。 而MSCs治療糖尿病足潰瘍效率的提高,有賴于聚合物凝膠的使用。
因此,無論是韓國的脂肪間充質干細胞新藥,還是我國的胎盤間充質干細胞新藥研究,都使用了聚合物凝膠。
我們有理由相信,材料科學和干細胞技術的共同發展與交叉互動,將不斷推動干細胞在糖尿病足潰瘍治療中的應用。
參考資料:
Moon KC, Suh HS, Kim KB, Han SK, Young KW, Lee JW. Potential of Allogeneic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Hydrogel Complex for Treating Diabetic Foot Ulcers. Diabetes. 2019 Jan 24. pii: db180699. doi: 10.2337/db18-0699.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2型糖尿病患者數量的持續增長,與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臟病(CKD)發病率逐年升高,約40%的2型糖尿病患者面臨發展為糖尿病腎病的風險。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成年CKD患者約8200萬......
糖尿病性傷口的病理微環境主要表現為增強的炎癥反應和持續的促炎巨噬細胞活性,顯著阻礙了傷口愈合過程。外源性電刺激(ES)通過調節傷口中的電場分布,在治療炎癥性傷口方面顯示出顯著潛力。然而,這種方法依賴于......
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尹凱教授團隊首次揭示了大腸桿菌Ⅲ型分泌系統(T3SS)在2型糖尿病(T2DM)相關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重要作用。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尖端科......
2025年2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內分泌代謝病臨床研究中心王衛慶教授團隊與瑞金醫院醫學芯片研究所及上海近觀科技的陳昌研究員團隊合作在《自然代謝》(NatureMetabolism)......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教授李小英、李曉牧團隊聯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教授張惠杰團隊,開展了一項多中心、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發現達格列凈聯合生活方式干預在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達......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趙黎明團隊,在殼寡糖調控糖尿病人群胰島細胞移植后胰島炎癥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為胰島細胞移植患者術后管理和日常保健提供了新的干預策略。12月18日,相關研究發表于《腸道微生物》......
隨著公眾對飲食健康的重視,“零糖”概念備受關注。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孕期及幼兒期減少糖分攝入可顯著降低成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該研究通過分析20世紀50年代人群的健康數據發......
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論文稱,2022年,全球罹患Ⅰ型或Ⅱ型糖尿病的成年人總數已超8億,是1990年的4倍多。這項研究由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協作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開展,是首次在全球范圍內......
根據一項對20世紀50年代英國糖配給的分析,兩歲前的含糖飲食與幾十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較高有關。相關論文10月31日發表于《科學》。兒童在6月齡后攝入的糖量可能對以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影響最大。而......
今日上午8點,隨著恒瑞醫藥(600276.SH)、海思科(002653.SZ)、信立泰(002294.SZ)等企業代表被點名開始進入會場,2024國談第二日正式開始。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昨日鏖戰8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