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1-17 11:43 原文鏈接: 阿根廷發現新種恐龍化石外形與始盜龍相似

      北京時間1月1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美國古生物學家在阿根廷發現了距今2.3億年前的恐龍化石,它們屬于一種名為Eodromaeus的新恐龍,這種恐龍外形與始盜龍相似,身長只有4英尺(約合1.3米),頸骨還有氣囊,這給獸腳類恐龍最終進化為鳥類增添了更多證據。

    1.已知最早的恐龍之一
     

      已知最早的恐龍之一(圖片來源:Mike Hettwer)

      最新一項研究稱,大約2.3億年前,恐龍Eodromaeus曾經生活在阿根廷,這種恐龍體型如狗般大小,會給對手致命一擊。新恐龍種類的發現讓科學家對恐龍取代其他爬行動物統治地球以前的時代有了新的認識。

      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雷諾(Paul Sereno)說:“這是我們迄今對掠食性恐龍家族最完整的認識——它看上去像是這個家族最初的模樣。Eodromaeus恐龍體型較小,行動迅速,十分危險。”作為已知最早的恐龍之一,Eodromaeus身長只有4英尺(約合1.3米),站高剛到成年人的膝蓋處。

      最新研究顯示,這種小恐龍卻是獸腳類恐龍家族的祖先,這個家族包括霸王龍和恐爪龍這樣的恐龍。與這些可怕的后代一樣,Eodromaeus也有一條長而僵硬的尾巴,獨特的骨盆外形,頸骨內還有氣囊——或許與呼吸存在聯系,為獸腳類恐龍最終進化為當今鳥類增添了更多證據。

    2.僅幾磅重的小恐龍
     

    僅幾磅重的小恐龍

      保羅·塞雷諾雙手捧著Eodromaeus恐龍頭骨全尺寸復制品,它的牙齒看上去像針一樣鋒利。塞雷諾還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駐站探險家。據他介紹,Eodromaeus恐龍同與其極為相似的恐龍始盜龍生活在同一個年代。“如果回到2.3億年前,其中一種恐龍從你的頭頂輕輕掠過,你一定想知道那究竟是Eodromaeus恐龍還是始盜龍。”

      塞雷諾和他的研究團隊曾經以為始盜龍是食肉恐龍的祖先。不過,基于對始盜龍化石的最新分析以及Eodromaeus的發現,他如今認為始盜龍其實是蜥腳類恐龍的祖先。蜥腳類恐龍是一種體型龐大的長頸食草恐龍。塞雷諾說:“這是恐龍起源的妙處。誰能預測這些10磅到15磅(約合4.5公斤到7公斤)的恐龍——兩者外形相似,但吃的東西不同——最終進化成像梁龍和暴龍一樣截然不同的生物?”

      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恐龍專家漢斯-迪特·蘇斯(Hans-Dieter Sues)也認為,對始盜龍重新分類意義重大。蘇斯還是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編輯,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當始盜龍最早被發現時,每個人都注意到一點,那就是對于獸腳類恐龍來說,后牙看上去十分奇特。始盜龍長有葉狀小牙齒,而這些牙齒是在獸腳類恐龍身上找不到的。”

    3.新恐龍骨骼復原模型
     

    新恐龍骨骼復原模型

      研究人員對Eodromaeus恐龍幾乎所有的骨骼都做了說明,鑒于Eodromaeus只是一種小動物,這種做法極不尋常。根據它的化石,科學家認為Eodromaeus恐龍就像是其獸腳類恐龍后代一樣,雙腿站立奔跑,具有鋒利的牙齒和善于抓握的爪子——Eodromaeus恐龍用它來捕捉其他爬行動物幼仔。

      美國馬里蘭大學古生物學家托馬斯·霍爾茨(Thomas Holtz)也認為,Eodromaeus恐龍或許是早期獸腳類恐龍的祖先。霍爾茨也沒有參與塞雷諾的研究。他說:“我認為他們獲得了一項重大發現。在特征方面,Eodromaeus似乎在獸腳類恐龍族譜中非常靠下。”

      霍爾茨補充說,Eodromaeus與始盜龍外形相似并不令人奇怪,雙方在大約1000萬年擁有共同的祖先,從進化角度講,1000萬年的時間其實并不長。他說:“我們對它們的共同祖先了解越深入,它們分道揚鑣的時間越短,所以,它們彼此之間看上去更相像。如果你回到那個年代,最終發現它們其實是同一種生物。”

    4.發現新恐龍化石之地
     

    發現新恐龍化石之地

      這里便是發現Eodromaeus與始盜龍化石的阿根廷西北部荒涼的“月亮谷”(Valley of the Moon)。據塞雷諾介紹,在距今2.3億年前,月亮谷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森林,“環境非常美。”Eodromaeus和始盜龍與其他許多爬行動物種類分享了這片三疊紀天堂,包括嘴像鸚鵡的爬行動物(曾經是恐龍的遠親)及許多像鱷魚一樣的體型較大的動物。

    馬里蘭大學古生物學家霍爾茨表示,研究Eodromaeus與始盜龍的共同特點或許有助于科學家全面認識所有恐龍最后的共同祖先。霍爾茨說,Eodromaeus恐龍“可能是兩足動物,手或許已經適于抓握,其食物或許并沒有嚴格限定于肉類或植物,而相比之下,第一種恐龍可能是雜食動物。”在本周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研究人員將對Eodromaeus恐龍新化石進行詳細描述和分析。

    相關文章

    西藏地區恐龍牙齒化石:研究揭示獸腳類食性趨同演化

    近日,《創新:地球科學》(TheInnovationGeoscience)報道了一枚發現于西藏昌都地區的恐龍牙齒化石。定性的形態比較和簡約法系統發育分析支持該標本屬于較為進步的馳龍類。貝葉斯末端定年分......

    長著獨特結構的恐龍化石可能僅僅是因為它發生過意外

    新的化石發現表明,一種獨特的恐龍頭上似乎包含毛發裝飾物,棘頭龍是恐龍的一個支系,具有明顯的圓頂形頭骨,以及各種角和邊緣的凸起,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它們在戰斗中會像現代山羊或雄鹿一樣把它們厚厚的頭撞在一起。......

    科研人員在智利發現四種恐龍化石

    當地時間11日,多國聯合組成的科研小組對外發布稱,在智利南部巴塔哥尼亞地區發現了包括巨盜龍在內的四種恐龍化石。過去10年間,該地區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化石考古遺址。這一發現由智利南極研究所、智利大學和美國......

    穿越1.9億年的“恐龍”來看你

    1月1日,在云南楚雄州祿豐市恐龍山鎮一處陡峭荒坡上,一堆恐龍骨骼化石“新鮮出爐”。只見僅3米寬的臺地上,大大小小的恐龍化石躺在紅色泥土中,犬牙交錯擠在一起,其中有一條粗大的股骨和一塊橢圓形的腹部肋骨如......

    王濤——一位“護了生態富了口袋”的古生物化石保護者

    講述人:云南省祿豐縣恐龍化石保護研究中心主任王濤小時候在父親的影響下,我接觸到古生物化石,并醉心于此,一晃便是30多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居住的云南省楚雄州祿豐縣,從一個西南邊陲的小縣城,成長為現代化......

    德國將非法恐龍化石歸還巴西

    十多年前,一塊1.1億年前的恐龍化石在巴西阿拉里佩盆地被人在不明情況下帶走。后來,它出現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SMNK),但沒有合法的出口許可,也沒有收購的清晰文件。7月19日,德國當局......

    又一地發現大量恐龍化石!

    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召開恐龍足跡化石群專題報道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地質人員在宣化發現的大型恐龍足跡化石群情況。此次發現涉及面積為9000多平方米,共有恐龍足跡4300多個,其所在巖石層距今已有1.......

    內蒙古發現一處新的恐龍化石初判為禽龍類化石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自然博物館14日消息指,該館工作人員近日在當地烏拉特后旗楚魯廟地區進行日常巡查時,發現一處較完整恐龍化石,根據對骨骼形態的研究,初步判定為禽龍類恐龍。官方表示,此次在烏拉特后旗新發......

    首次!科學家在有角恐龍化石中診斷出惡性腫瘤

    中新網8月4日電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8月3日,一篇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腫瘤》上的研究顯示,科學家首次在有角恐龍化石中發現和診斷了侵襲性惡性骨癌——骨肉瘤,這也是首次在該種恐龍中診斷出惡性腫瘤。......

    阿根廷發現最古老巨型恐龍化石

     阿根廷研究人員日前宣布,在位于該國西北部的圣胡安省發現了距今兩億多年前的巨型恐龍化石。這一發現將巨型恐龍的出現時間向前推進了至少2500萬年。圣胡安大學古生物學家塞西莉亞·阿帕爾德蒂率領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