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7天多的對接后,美國“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5月23日脫離國際空間站,啟程返回地球。
對接期間,“阿特蘭蒂斯”號宇航員進行了三次太空行走,為空間站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了6塊新電池。新電池每塊重達170公斤,造價高達360萬美元。換下的舊電池被運回地球。
空間站太陽能電池板上的電池服役已達10年。美國航天局希望在航天飛機今年年底集體退役前,將這些電池“以新換舊”。去年7月隨“奮進”號航天飛機升空的宇航員已更換了6塊電池。
此外,宇航員還為空間站冷卻系統連接了新電纜,為空間站安裝了一個直徑約1.8米的碟狀天線,以提高空間站與地面控制中心進行雙向數據、語音及視頻通信的能力。他們還為空間站上名為“德克斯特”的雙臂機器人連接了一個儲物平臺。“德克斯特”由加拿大航天局設計建造,身高約3.6米,臂展近2.4米,能從事諸如移除空間站表面小部件等高精度工作,從而減少宇航員的出艙活動。
“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14日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預計26日返回航天中心。它此行的主要任務是為空間站運送俄羅斯制造的“黎明”號小型試驗艙及太陽能電池等關鍵部件和貨物。
這是“阿特蘭蒂斯”號1985年服役以來的第32次飛行,也是計劃中的最后一次。按計劃,“發現”號和“奮進”號分別于今年9月和11月進行一次飛行后,美國航天飛機將全部退役。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太空健康研究論文稱,宇航員在太空飛行中可以獲得強化飲食,包含相比標準太空食品更多種類和數量的水果、蔬菜和......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15日表示,俄羅斯宇航員普羅科皮耶夫和佩特林從國際空間站進行的太空行走由于技術原因被取消。......
北京時間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隨艙下行的載人空間站第三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在著陸場交付空間應用系統,并于5日凌晨返回北京,順利運抵中......
央視網消息:神舟十四號飛行任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第一次載人飛行任務。2022年6月5日,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正式進駐中國空間站。在軌工作6個月期間,空間站經歷了9種組合體構型,實施了5次交會......
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30日7時33分,翹首以盼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進入中國空間站。至此,我國首次實現中......
在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從飛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完成各項準備后,北京時間2022年11月30日7時33分,翹盼已久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
11月28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表示,從2021年4月天和核心艙發射到這次神舟十五號任務,19個月......
11月28日上午,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了此次任務的相關情況,并對公眾關切給予回應。神十五乘組將重......
目前,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在進行中,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也即將奔赴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四號乘組“太空會師”。屆時,我國航天員在軌人數將首次達到6人。為了實現“太空夢”,他們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如......
據外媒報道,歐洲航天局當地時間23日公布最新的宇航員名單,其中英國殘疾運動員約翰·麥克福爾在經過相關訓練后,有望成為首名進入太空的殘疾宇航員。據報道,根據歐洲航天局公布的名單,法國女子阿德諾(So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