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當本報記者撥通中國疾病預防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的電話時,他正在趕往衛生部的路上,參加關于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的一個緊急會議。但是陳君石婉拒了記者對會議具體內容的探詢。
9月16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8分31秒的時長詳細通報了國家質檢總局對全國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的抽檢結果。包括蒙牛、伊利、雅士利等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中檢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
至此,因三鹿嬰幼兒奶粉引起的三聚氰胺問題全面升級為中國乳制品行業危機。
9月17日上午,記者再次撥通了陳君石的電話。“我的態度很清楚,就是堅決擁護國務院的決策。這不僅僅是管理上的決策,而且是政治上的決策。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是第一位的。”談起《新聞聯播》的消息,陳君石如是表示。
“在食品中哪怕是發現很少一點點有毒有害物質,對消費者都是很難交代的。因為有毒有害物質是根本不允許添加入食品中的。”陳君石說,“但現在的關鍵是,問題已經出現了,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國家對這一事件下一步的措施非常清楚和有力,監管部門派出大量人員進駐奶粉廠進行生產監督。陳君石表示,這是前所未有的措施,表明了政府徹查事件真相的決心和信心。此外,必須明確抽檢的結果公布的是批次,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產品都有問題。作為消費者,如果由三鹿事件進而懷疑一切食品都有安全問題,顯然不是健康和理性的態度。
“消費者永遠是有道理的,有權利了解自己吃下去的食物質量是否安全。”陳君石說。但他同時強調,科學、理性的態度是第一位的。任何有毒有害物質都有一個量的概念。“誰也不敢保證任何食物中都沒有有毒有害物質,關鍵是它的量是否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對食品安全只有可以接受的風險,要求零風險,這是不可能的。”
在新華社9月16日刊發的《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就三鹿牌嬰幼兒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有關情況答記者問》中,專門介紹了陳君石對三聚氰胺的風險評估結果,劃定了一條“嬰幼兒配方粉中的安全值應為15毫克/公斤”的標準線。
陳君石認為,在標準線內,三聚氰胺含量少的奶粉,或者吃得少的消費者,基本沒有問題。當前,在對受害者進行排查和診治之外,主要的問題是進行宣傳教育。“媒體應該正確引導,畢竟這不是滅頂之災。”陳君石表示,“公眾大可不必出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集體性恐慌情緒。”
談到當前中國食品安全現狀時,陳君石表示,“處于當前的發展階段,食品安全不出問題反而是不正常的。”他分析認為,目前中國人餐桌上的食物是由大約2億多農戶分散生產提供的,而且食品生產涉及的非常多的環節都可能出問題。現階段政府監管起來難度確實非常大。“你按下瘦肉精,多巴胺又出來了。這就像興奮劑一樣,總會有層出不窮的新花樣。”
陳君石同時表示,在中國農業經營分散、經濟發展還處于一個比較初級階段的歷史背景下,發生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并不奇怪,但總體上國家食品安全的狀況還是好的,大部分食品可以安全放心食用,并不是說什么都不能吃了。
2023年8月11日,國際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IF=45)撤回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MarkJSmyth等人于2016年4月20日發表題為“Combinati......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劇,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中亞五國深處內陸,生態環境脆弱,農業發展落后,使得該地區的糧食安全對氣候變化更為敏感。“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對中亞五國......
近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引起了廣泛關注。院士作為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各個高校擁有的院士數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高校的科研和師資實力。近五年來,我國共增選了三次兩......
電壓門控鈉(Nav)通道通過啟動和傳播動作電位來控制膜的興奮性。與它們的生理意義一致,這些通道的功能障礙或突變與各種通道病有關。因此,Nav通道是各種臨床和研究藥物的主要靶點。此外,大量的天然毒素,包......
2023年11月29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近期,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茶葉及相關制品、調味品、方便食品、糕點、食用農產品、豆制品乳制品、薯類及膨化食品、水果制品、糖果制品等10類食品......
日前,安徽省地方標準《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數據抽查工作規范》(DB34/T4545-2023)正式發布實施。據安徽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標準主要對數據抽查的基本要求、職責分工、抽查流程、過......
2023年11月,經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新命名36個城市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明確的......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共有133人新當選為院士。新當選院士正在進行哪些研究?未來有什么研究計劃?如何更好履行院士責任?圍繞這些話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兩位院......
11月22日,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45歲的顏寧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新晉兩院院士工作高校、本科畢業院校統計:15所985掛零。顏寧回應當選院士:“帽子”不重要。11月23日上午,在女科......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鈦合金學者、材料科學家、中國鈦合金研究與應用的創始人之一,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曹春曉,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曹春曉,1934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