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6-08 08:51 原文鏈接: 陳政清院士:40年前,我的夢想終于揚起風帆


     

    紀念改革開放暨恢復高考40年——院士憶高考

    開欄語

    這兩天,正值2018年度高等院校招生考試期間。這一年一度為國家選拔和培養優秀后備人才的大事,涉及萬千學子,也牽動著整個社會。當有家長老師送考、交警愛心護行的時候,這些懷揣夢想、充滿自信的“00后”或許根本想不到,在40多年前,能有機會走進高招考場卻是遙不可及的奢望。正是震動世界、重塑中華的“改革開放”之舟起航,“恢復高考”號角吹響,為黨中央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為無數莘莘學子燃起了“進入大學深造、學成報效國家”的希望之光。

    為紀念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本報與湖南大學黨委宣傳部、湖南大學出版社聯合推出“紀念改革開放暨恢復高考40年——院士憶高考”專題系列報道,特約請在1977年和1978年參加高考、1978年進入大學的數十位兩院院士發表署名文章,旨在讓行進在求學路上的青年學生熟悉國家歷史,學習前輩經驗,把個人遠大理想與國家前途命運結合起來,把自己的奮斗目標與公民的社會責任連在一起,砥礪前行,不忘初心。

    陳政清

    1977年12月參加高考,1978年進入湖南大學力學專業學習。現為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湖南大學風工程試驗研究中心主任。在柔性橋梁非線性設計理論和抗風理論與應用研究、結構減振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曾先后3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政清

    改革開放40年了,我們這個曾經是“一窮二白”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舉國上下充滿活力,各項事業欣欣向榮。每當看到如今的年輕學子為實現自己的夢想,朝氣蓬勃,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學業有成,常常無比欣慰:他們趕上了國運昌盛、民族興旺的好時代。

    回想自己40多年前,當一名科學家的夢想就像天方夜譚,曾是那樣的遙不可及。恢復高考,如一聲驚雷,點燃了我們那一代年輕人實現夢想的激情。

    我的高考遲到了11年

    1966年7月我高中畢業,從那年算起,到1977年10月國內各大媒體發布恢復高考的消息,經過了正值青春年華卻近乎漫長而又無奈的11年。

    我1947年在湖南省湘潭市出生,善良的父母與和睦的家庭給了子女們良好教育和個人修養氛圍。從小我向往當一名科學家或工程師,他們不僅學有所成,而且能造福人類。然而,像那個時代的絕大多數青年一樣,當一名科學家的夢想突然成了泡影——1966年6月13日,我在湘潭市一中高中畢業,正復習備考,可中央決定高考推遲半年進行,而后就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全國所有的大中小學停課、停招。我們這一批滿懷信心準備高考的學生都傻了眼,但除了無奈,還是無奈。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不是我們能左右得了的國家“大事”。歷史似乎跟我們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許多人因此改寫了人生。

    “文革運動”折騰兩年多之后,1968年12月,一紙通知,全體老三屆學生都下放農村,成了“知識青年”。我被下放到岳陽市的錢糧湖農場勞動,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那是一段漫長、難熬的日子,知青們大都經歷了迷茫、失望與生活的艱難,我下放的岳陽錢糧湖農場,屬于國營農場,經濟待遇比插隊落戶的知青好一點,但自然環境極其惡劣。我下鄉一年后就得了急性血吸蟲病。

    1970年,毛主席批示,“大學還是要辦的”。國家試點首次從工農兵中推薦大學生,但采用推薦制,與我無緣。1973年,“復出”的鄧小平主抓教育,提出“推薦與考試相結合”,我似乎又看到了一線曙光,參加了考試和體檢,但被告知“有血吸蟲病”,失去了推薦資格。當年又出了一個“白卷英雄”張鐵生事件,試行一年的考試制度又被取消,我的大學夢徹底破滅了。

    1974年底,我結了婚,妻子是一同下鄉的知青,1976年我當了父親。那一年的10月,“四人幫”倒臺了。

    沒想到就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1977年的10月21號,國家正式宣布恢復高考。這個特大喜訊激活了數百萬知識青年荒蕪的心田。還算幸運,我提前20天得知了這個消息。

    40多年過去了,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一幕。十年來從未到過我工作的農場的母親,趕了一天的路,從湘潭老家來了。當時我已在總場中學任教,看到母親的身影出現在教室外時,第一反應是家里出大事了!

    果然是大事,母親鄭重又堅信無疑地告訴我,“國家準備恢復高考了!”消息是來自我在湖南大學任教的大姐。盡管消息來源可靠,我仍將信將疑,11年來多次失望,我早已沒有信心了。母親這次來的使命就是將我一歲半的小孩帶回老家撫養,讓我專心復習。

    整整11年,終于等到了高考!多年后,我們這批“老三屆”相聚時談起這一幕,有人還引用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的“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詩句,表達當時無法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的激動心情。

    考了全地區數學第一

    與很多荒廢了學習的考生相比,我算得上是天性愛知識的人。因為一是我畢業于省重點高中,學習基礎扎實;二是我下鄉后無論是參加勞動,還是任教,也從未放棄過學習。一路走來,環境在變,年齡在變,唯一不變的是自己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無論有條件還是沒有條件,我都堅持看書學習。農村夏天蚊子多,我穿上長筒膠鞋看書,曾被當作笑話在“知青”中流傳。從大的歷史背景下看,我算不上遭遇什么坎坷,只是走了一段曲折又漫長的路而已。

    1971年春,我被“選拔”到農場的七分場中學當初中教師,1973年9月又提拔為總場中學高中教師。由于老師少,學校哪門課缺老師就安排我教哪門。高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我都教過。就這樣,我利用教書的機會,閱讀了大量書籍,不僅自學完了大學的高等數學、無線電基礎等課程,連每天必讀的馬克思主義,我也能講得出一兩個道道。我經常自我調侃,“‘文革’十年,我是讀了一個文科大專”。

    因此,經過這么多年的知識儲備,我自信高考絕對沒問題。

    終于有機會去實現讀大學的夢想了,1977年11月填報志愿,我在報名表上鄭重地填下“復旦大學應用數學專業”和“湖南大學半導體專業”。

    之后,我就一邊當著高考補習班的老師,一邊作高考前的自我復習。一個多月后的冬天,我和我教過的學生一起走進了高考的考場。

    那年高考語文題的難度,實在連今天的初中都不如。記得很清楚,第一道題是把一句拼音寫成漢字,就是《毛主席語錄》中的一句話:“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作文題是《心中有話向黨說》。可是有的人除了寫“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外,就寫不出更多的話來,可見“文革運動”真是革了文化的命,很多人沒能好好讀書。

    那年的數學試卷中有一道幾何題,我任教多年,偏偏沒教過幾何,有些生疏,最后是用解析幾何的方法做出來的,算是有驚無險。數學附加題是一道高等數學基礎題,我自學過高等數學,很容易就做出來了。成績出來后,大家都知道那個農場老師的數學成績考了岳陽地區第一名,我自己也沒想到。

    記得考完數學后,考場上的人一場比一場少。高考停了這么多年,誰都不知道高考怎么回事,很多人根本沒來得及復習,多數抱著這樣的心理:今年先試一下,不行明年再考。

    終于,我等來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錄取“湖南大學力學專業”。整個農場都傳開了,不少人來道賀,但是我有些悻然:為什么數學考第一,復旦沒有錄取我?為什么湖南大學沒有把我錄取到半導體專業?

    后來,從各個渠道知道,當時認為年紀大的考生今后發展潛力不大,錄取偏嚴。加之我眼睛體檢“色弱”,所以被錄到了力學系。

    盡管不是夢想的專業,但年齡不允許我再有選擇的機會,從此開始了我與湖大40年的緣分。

    贏回時間才能實現夢想

    1978年3月入校時我已經30歲了,是全班年齡最大的同學,還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

    跨入大學校門,面對年齡比我小許多的同學,我也曾常常感嘆,惋惜流逝的時光。但那曾經遙不可及的科學家夢想卻逼著我和時間賽跑,咬著牙也要把時間贏回來!

    進到大學課堂,大家都十分珍惜這遲來的學習機會,當時感到時不我待的不止我一個人,而是歷經艱辛終于得以改變命運的這一代人。高考恢復改變了以往許多人聽天由命的觀念,大家都覺得有了盼頭,也有了奮斗的目標,知道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處境,所以都如饑似渴地學習著各種知識。

    當時學習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學英語。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幾乎沒有學校開設英語課程,大學都是從零開始。回憶起來,當時的湖南大學學英語有三個之“最”。

    一是每晚8點半開始“最安靜”。由于改革開放了,收聽“美國之音”英語會話節目不再是違禁,其中的《英語900句》就成了那個資料匱乏的時代,大學生學英語的寶典。每晚8點半,整棟樓可以聽到各式收音機發出的歡快開場音樂《音樂瞬間》,緊接著就是“歡迎各位收聽由何麗達主持播講的《英語900句》”。節目的那段時間里,整棟樓除了廣播,聽不到別的聲音,連走廊里也看不到有人。

    二是每周日晚電影場有五分鐘“最熱鬧”。當時大學生們周末唯一的樂趣就是看電影。大操場上架一個高大的電影幕布,大家搬個凳子,買張一毛錢的電影票。那時只有一臺放映機,一場電影至少要換一次膠片,換片時間有五分鐘。每到換片時,大家趕緊拿出英語書讀,整個操場一片英語朗讀聲,那場景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甚為壯觀!

    三是每天排隊打飯時“最長龍”。當時糧食定量,飯菜票分開,食堂買飯速度很慢,每個窗口都要排長隊。于是在湖大的學生食堂,每天都可以看到一手拿著飯盒,一手拿英語書的排隊“長龍”。

    比起其他的同學,我學英語除了年齡大,還有一種特別的困難。因為有神經性耳聾,高音頻的音標聽不太清楚,第一堂英語課幾乎沒有聽懂教授的一句話,當時非常恐慌。為此,只好咬牙花“巨資”買了一個小收音機,連睡覺都戴著耳機聽,一個星期后才開始聽懂課。英語書不離手更是標準配置,每晚10點熄燈后在路燈下看半小時,每天早上6點起床晨讀一小時。四年堅持下來,學習英語不再是難題。

    隨著時間推移和學習的深入,對力學專業也越來越喜愛了,開始領略到力學科學的無窮奧妙。在湖南大學的7年期間,師從當時被譽為國內塑性力學“三巨頭”之一的熊祝華教授和結構力學的王磊教授,相繼獲得學士、碩士學位。那時研究生像大熊貓一樣珍貴,我也沒有忙于去找工作和賺錢。到1984年,又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固體力學的博士研究生,師從清華大學杜慶華教授(后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嵇醒教授。

    等到博士畢業時,我已經40歲了,卻還想繼續學習。1991年,英國有一個面向中國政府的專項資助項目,我順利地通過了由英方組織的考試,獲得英國文化委員會獎學金。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學習期間,學習到了結構抗風與減振的最前沿科研成果。從1977年算起,用了15年時間完成了一個現代科學技術工作者必需的教育與訓練。

    因為40年前的那次高考,自己有幸進入湖南大學學習,真正得到了最好的教育機會,兒時的夢想,終于在“而立”之年揚起了風帆。當時在講臺上授課的都是非常有名的老師。如熊祝華教授,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但師生感情非常親近。30多年過后,我去看望他,聽說我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時,已經90歲的熊老師竟然激動得流下了眼淚,依然像當年教學時一樣勉勵我。

    這一切都令人難忘!


    相關文章

    6學者熱議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本文是《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ScienceReview,NSR)Forum文章“PredicamentandoutlookofChina’smatheducation”的中文版......

    帶你重溫當年高考的感覺,2020年高考作文試題匯總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

    考生坐船到考場?安徽歙縣因暴雨首日高考延遲

    受持續暴雨影響和上游洪峰影響,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境內多條河流水位上漲,河水倒灌進城區,已導致城區多地積水嚴重,受暴雨影響,歙縣部分師生無法準時到達考場。其中歙縣二中考點,因道路被淹,部分考生無法及時到達......

    北京26天來首次0新增核酸檢測人數逾1100萬

    7月6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例,治愈出院病例4例;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北京16個區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具體為平谷區......

    記住這10條!衛健委發布2020年高考防疫關鍵措施

    一是人員的健康監測。對參與組考、監考環節的工作人員和考生,要求提前14天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做到每天體溫測量并記錄。二是自我防護的準備。考試前,考生要做好自我健康監測,確保考試時身體狀......

    重磅!2020年“高考”延期,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關于2020年全國高考時間安排的公告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7月7日,語文9:......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發布

    日前,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高考評價體系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教育功能上,實現了高考由單純的考試評價向立德樹人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關鍵環節的轉變。力......

    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人就《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答記者問

    日前,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此,考試中心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圖片來源于網絡問:請介紹一下研制《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背景。答: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

    立德樹人聯通“招—考—教—學”全流程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制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

    從劍橋“招生新政”誤讀,看當下高考改革

    最近,劍橋大學認可中國高考成績的消息廣為流傳,不少媒體進行了報道,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此時正值我國多個省份推行高考綜合改革,自然而然引發了一些比較,同時也給我們的高校帶來一定壓力。如何應對優質生源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