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院士曾表示: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生們的接觸中,深刻地感受到,穩定支持不僅僅指科研經費的穩定,也指要能讓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穩定的保障。
據我了解,目前大多數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與項目或人才計劃掛鉤,基本保障的比例非常低,如果沒有任何項目或者取得人才“帽子”,不足以讓科技工作者過上“體面的生活”。
政策舉措只有讓科研人員過上體面的生活,才能讓大多數科研人員不為各種窘迫所困,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熱衷忽悠項目,不為形形色色的外部誘惑所動。松開心中的“綁”,才能真正做到心無旁騖,放飛想象力,激發最大的創造力。
為科技工作者松綁、最大限度地發揮科技工作者的創造力是一個系統工程。近年來,黨中央和相關部門已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在基礎研究領域,選取一些項目為試點,采取了長期穩定支持方式,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實施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基礎研究學科不同,什么比例、多少資金采取穩定支持,可能每個領域科學家都有不同的想法,需要統籌考慮,認真磋商。
(周忠和,來源網絡)
這里,我想說說穩定支持的另外一面——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生們的接觸中, 深刻地感受到,穩定支持不僅僅指科研經費的穩定,也指要能讓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穩定的保障。
據我了解,目前大多數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與項目或人才計劃掛鉤,基本保障的比例非常低,如果沒有任何項目或者取得人才“帽子”,不足以讓科技工作者過上“體面的生活”。很多地方,項目還與職稱晉升直接掛鉤。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普遍要購買住房、養育子女、奉養老人,生活壓力非常大。而即便取得了項目和人才“帽子”的科技工作者也生活在不確定中——畢竟項目是有期限的,薪酬政策也并非一成不變。要想維持一定的收入水平,就必須不斷地申請項目、獲取更多項目或“帽子”。
在這種情況下,科研人員必然將很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競爭”這種形式中去。
當然,穩定保障不是大鍋飯,更不能大包大攬。科研本身就是一個強競爭領域,需要絕對的專注和投入。當一個人選擇科學研究作為畢生職業后,面對競爭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我認為 應該改革科技工作者收入的構成,對基本保障和績效比例進行調整,讓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能過上穩定的、體面的生活。對于經過實踐檢驗的、優秀的科技工作者,應該考慮提高穩定收入的比例,讓他們能夠安心進行科學探索,做更具有原創性、引領性,也更有可能失敗的科研。這也是給科技工作者松綁、讓科技工作者煥發出最大的創新活力的應有之義。
因此,穩定合理的職稱晉升以及薪酬增長機制是十分必要的。在穩定生活基本盤之后,才能讓更多科研人員安心追求榮譽與社會價值。
不穩,則心不靜;心不靜,則氣浮——政策舉措只有讓科研人員過上體面的生活,才能讓大多數科研人員不為各種窘迫所困,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熱衷忽悠項目,不為形形色色的外部誘惑所動。松開心中的“綁”,才能真正做到心無旁騖,放飛想象力,激發最大的創造力。
周忠和院士說出了廣大科研人員的心聲!
“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大膽使用加強培養青年人才”……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的話題中含“青”量十足。在3月5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分組討論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洪認為,科研經......
記者2月29日從廣州南方學院官網獲悉,該校“現任領導”一欄發生變化,校長一職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擔任,并將于近期到任。廣州南方學院成為廣東第二所由院士擔任校長的民辦高校。此前201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近日,廣州南方學院迎來了一位備受矚目的新校長——計算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廣州南方學院官網于2月27日更新顯示,湯濤院士已正式出任該校校長,并預計近期將正式到任。湯濤院士具有豐富的學術背景和卓越......
日前,由湖北中醫藥大學牽頭組建、運營管理的全國首個中醫藥領域實驗室——湖北時珍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王廣基、董家鴻、鄔堂春、肖偉、陳士林受聘為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要實現“雙碳”目標,必須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不僅儲能方式廉價,同時是實現可再生能源再分配,解決可......
據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起鶴,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2月20日9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朱起鶴據公開資料,朱......
最近,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寧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點評了一部電影《熱辣滾燙》,其中涉及到減肥100斤的賈玲。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賈玲是知名的娛樂圈明星,而顏寧院士則是科研領域的領軍人物。這一言論卻引起了網友......
18日上午,電影《熱辣滾燙》發布宣傳曲《一切都來得及》MV,主演賈玲以蛻變前后兩個造型深情獻唱,賈玲大波浪、晚禮服造型引發熱議。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寧發文談到了自己的感想。顏寧寫道:“今年春節還沒看......
2023年12月13日,中山大學宋爾衛、蘇士成(導師宋爾衛)共同通訊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TumourcircularRNAselicitanti-tumourimmunitybyencodin......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魏磊教授、七院院士高華建教授,以及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的張其沖和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陳明,共同發表了一篇關于高性能半導體纖維的最新研究成果。這篇題為“High-quality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