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2023年9月23日-24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家組主辦,濟南大學承辦,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雷磁)、臨沂大學、濟南國科醫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蘇江分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儀器信息網共同協辦,展示了化學與生物傳感研究工作中的新成果、新進展、新技術、新經驗和新儀器。

      閉幕式上,清華大學李景虹院士、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劉買利院士、北京師范大學毛蘭群教授、南京大學鞠熀先教授、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雷磁)許佰功分別帶來精彩的大會報告。

    清華大學 李景虹院士

    報告題目:單分子生物電子學與生物分析

      李景虹院士介紹,生物分析化學的研究尺度從組織、細胞到亞細胞、分子,再到量子,這就需要對復雜生命過程進行單分子表征。有一些技術可以實現針對生物體系的單分子電學測量:以核酸和蛋白質為基質進行研究單分子生物電子學,也可以利用大分子互作和小分子體系進行研究。他還介紹了近期的研究進展:一、單分子間π-π堆疊的偶極增強效應;二、G-四鏈體的電子學研究;三、蛋白質相互作用的電子學。最后,他還對單分子生物電子學生物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目標和發展方向。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 劉買利院士

    報告題目:核磁共振波譜分析

      劉買利院士表示,核磁共振(NMR)是科學交叉的典范,對科學的貢獻很大,其源自物理,在發展中走向化學、走向醫學。核磁共振最活躍的兩個領域是NMR和MRI,這兩種技術結合起來,會大幅提高靈敏度,有助對細胞結構生物學和活體分子的研究。此外,磁共振對高磁場的追求永無止境,劉買利院士介紹了大幅度提高核磁共振靈敏度的超極化技術,包括:仲氫增強(p-H2)低溫激化、激光抽運、動態核極化等。最后,他還介紹了核磁共振在生物領域的應用,并對國產儀器發展提出了期待。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毛蘭群

    報告題目:腦化學活體傳感

      毛蘭群從化學信號研究的關鍵問題出發,介紹了腦化學測量的機遇與挑戰、腦化學活體傳感的背景及現狀,又分享了團隊關于腦化學活體傳感器的三項研究實例:發展了活體傳感原理與方法的新構想,創建了原電池型氧化還原電位分析法,實現了化學信號向電信號轉化的模擬,為腦化學活體傳感研究提供新的見解和工具。

    南京大學教授 鞠熀先

    報告題目:納結構增強的電化學發光與光電生物傳感

      鞠熀先表示,光電生物傳感器的靈敏度對提高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團隊以解決癌癥精準診治中的個關鍵問題為目標,進行了五項相關工作:用于生物傳感的量子點的ECL、用于生物傳感的無機納米顆粒的ECL、用于生物傳感的聚合物點的ECL、聚合物量子點(Pdots)的電化學發光生物成像和納米結構增強光電化學生物傳感,有助于提高光電生物傳感器的高靈敏度、高分辨率和高準確性,為細胞與活體中腫瘤標志物的精準測量、活體成像提供有力支撐。

    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雷磁) 許佰功

    報告題目:雷磁電化學傳感器及儀器技術發展

      許佰功表示,雷磁于1940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國科學儀器的重要發源地,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臺pH計、第一臺玻璃電極。目前,雷磁的科學儀器產品豐富,主要有傳感器、電化學分析儀、滴定儀等產品分布。雷磁是唯一自主研制高端專業型電化學傳感器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電化學傳感器研制基地,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雷磁具有多款高端專業型pH傳感器和電化學分析儀等儀器,為實驗室工作帶來了高性能、便捷性和智能化。

      大會特邀報告后,專家組組織頒發優秀青年報告獎和優秀墻報獎,以此激勵青年科研人員進一步在化學傳感器領域再接再厲。

    濟南大學魏琴教授宣布獲獎名單

    優秀青年報告獎頒獎儀式

    優秀墻報獎頒獎儀式

      最后,湖南大學吳海龍教授做大會總結發言。

    湖南大學吳海龍教授做大會總結發言

      吳海龍教授總結道,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是我國化學生物傳感技術領域的又一次學術盛會。感謝濟南大學和所有參與本次會議的人員,為我國化學生物傳感技術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們提供了一個合作交流的寶貴機會。本次參會人數超1200名,征集論文近500篇,共有12個大會特邀報告、42個主旨報告、101個邀請報告、153個口頭報告和17個簡單報告。這是疫情之后的第一次會議,盛況空前。

      此次會議內容涉及化學與生物傳感、生物分析化學、納米技術與化學生物學、環境分析化學、傳感陣列、生物芯片和微流控芯片、化學生物傳感器的微型化、系統集成及產業化、分析儀器研發等熱點領域,充分展示了多學科、多技術交叉的特色和向產業化推進的美好愿景。

      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圓滿成功,期待下屆會議再聚首!

    相關文章

    集聚合力,盛況空前|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閉幕

    2023年9月23日-24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家組主辦,濟南大學承辦,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

    集聚合力,盛況空前|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閉幕

    2023年9月23日-24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家組主辦,濟南大學承辦,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

    集聚合力,盛況空前|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閉幕

    2023年9月23日-24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家組主辦,濟南大學承辦,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

    集聚合力,盛況空前|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閉幕

    2023年9月23日-24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家組主辦,濟南大學承辦,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

    SCCS2023分會:新技術百花齊放化學傳感器迸發新活力

    2023年9月23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開幕。會議第二日下午,湖南大學吳海龍教授、天津大學張立兵教授、湖北大學文為教授、中南大學陳苗、廣西民族大學周鈺儀在分會......

    SCCS2023分會精彩紛呈聚焦前沿化學傳感器

    2023年9月23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開幕。本次會議以“化學傳感賦能新時代”為主題,設7個分會場,精彩紛呈。會議首日下午的分會場3上,東北大學王建華教授、中......

    SCCS2023分會精彩紛呈聚焦前沿化學傳感器

    2023年9月23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開幕。本次會議以“化學傳感賦能新時代”為主題,設7個分會場,精彩紛呈。會議首日下午的分會場3上,東北大學王建華教授、中......

    SCCS2023學術報告|專家匯聚山東濟南,共謀化學傳感器領域未來

    2023年9月23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隆重開幕。開幕式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南京大學龍億濤教授、湖南大學張曉兵教授、......

    SCCS2023學術報告|專家匯聚山東濟南,共謀化學傳感器領域未來

    2023年9月23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隆重開幕。開幕式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南京大學龍億濤教授、湖南大學張曉兵教授、......

    傳感科技交融|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在泉城濟南成功召開

    2023年9月23日,第十六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SCCS2023)于山東濟南隆重開幕。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業委員會主辦,濟南大學承辦,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