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16日報道,“雪龍”號此行歷時83天,航行2萬多海里,穿過了加拿大北極群島,9日返回上海。
報道稱,這艘極地考察船現在是中國第一艘完成三大北極航道航行的船只。在開始穿越西北航道約一周前,“雪龍”號穿越了北冰洋中央航道,2012年,它沿俄羅斯北極海岸穿越了北方海航線(東北航道的組成部分)。
專家稱,最近這次航行可以為這個資源豐富的世界最北部地區的商業開發鋪平道路。
上海同濟大學的極地研究者王傳興說:“極地與海洋、互聯網和空間探索一起成為中國未來將努力發展的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新領域。”他說:“這次航行只是(中國)在北極的實際行動之一,盡管它在商業開發方面仍然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
負責監督中國極地項目的國家海洋局稱,此次考察“積累了北極航道復雜冰區環境下的航海技術和經驗,獲得了北極航道的第一手資料”。
報道稱,這是中國第八次北極科考,在此之前,中國希望與俄羅斯共同打造一條“冰上絲綢之路”,讓其成為兩國合作的新增長動力。
報道還稱,中國近年來加大了在礦產豐富的北極地區的參與,它在2013年成為了北極理事會的六個正式觀察員國之一,這賦予了北京在該地區治理上的影響力。
報道注意到,北極圈也是北京跨越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宏偉“一帶一路”貿易和基礎設施倡議的組成部分。在5月份發布的第一份有關南極的白皮書中,中國承諾進一步擴大它在這個大部分無人居住的大洲的存在,包括在那里建造第五個科考站。它承諾提升南極基礎設施和綜合支持能力,并加強科研能力。
報道稱,一條北極貿易通道對中國來說也將更加方便。由亞洲去往歐洲的最短、最常用航道是經由馬六甲海峽和蘇伊士運河,耗時35天,而經由北極的航道僅需22天。(編譯/李莎)
10月10日,在上海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在“雪龍”號甲板上列隊準備下船。
俄羅斯北極和南極科研所稱,俄已制定“北極-41”科考計劃,科考隊將于9月乘“北極”抗冰平臺前往北極。此次科考的主要目標是在北冰洋高緯度水域對“大氣—冰蓋—海洋”以年為周期進行綜合研究,詳盡描述北極地區......
9月26日,雪龍號科考船順利返回上海。歷時69天,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的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下稱“九北”)順利結束。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九北”是自然資源部組建后我國首次開展的極地考察。“同時‘九......
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于北京時間11日在北緯79度13.5分、西經168度50分的北冰洋海域設立短期冰站,開展了本次考察的首個冰站作業。11日6時左右,29名考察隊員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船所載的“......
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于北京時間11日在北緯79度13.5分、西經168度50分的北冰洋海域設立短期冰站,開展了本次考察的首個冰站作業。11日6時左右,29名考察隊員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船所載的“......
北京時間7月30日6時,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科考船從北緯66度34分、西經169度10分進入北極圈。圖為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在“雪龍”號科考船上展開五星紅旗和考察隊隊旗。新華社記......
北京時間7月30日6時,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科考船從北緯66度34分、西經169度10分進入北極圈。考察隊員們在“雪龍”號直升機停機坪展開五星紅旗和考察隊隊旗,組成“9北”“66度3......
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1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將于20日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從上海出發前往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據中國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夏立民介紹,“雪龍”號計劃......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16日報道,“雪龍”號此行歷時83天,航行2萬多海里,穿過了加拿大北極群島,9日返回上海。報道稱,這艘極地考察船現在是中國第一艘完成三大北極航道航行的船只。在開始穿越西北航......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16日報道,“雪龍”號此行歷時83天,航行2萬多海里,穿過了加拿大北極群島,9日返回上海。報道稱,這艘極地考察船現在是中國第一艘完成三大北極航道航行的船只。在開始穿越西北航......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16日報道,“雪龍”號此行歷時83天,航行2萬多海里,穿過了加拿大北極群島,9日返回上海。報道稱,這艘極地考察船現在是中國第一艘完成三大北極航道航行的船只。在開始穿越西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