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江河清帶領的膜分離與催化研究組開發出分離層厚度為145納米,且具有特殊納米條紋“圖靈”結構的聚酰胺復合膜。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
膜分離技術因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等優點,在海水淡化及二氧化碳捕獲領域應用廣泛。界面聚合法制備的聚酰胺復合膜因制膜過程簡單、成本低廉而備受關注。聚酰胺復合膜的表面形貌及微結構對其分離性能具有重要影響,研究表明聚酰胺復合膜的界面聚合過程受擴散控制。然而,目前缺乏對單體擴散的控制策略,使分離層厚度及微結構難以有效調控。
針對上述問題,研究團隊研究后發現,在多孔基底表面引入氧化石墨烯作為過渡層,可以調控界面聚合過程和聚酰胺活性層微結構,開發出結構均勻且致密的聚酰胺復合膜,該復合膜在正滲透過程中呈現出較高的滲透性和分離選擇性。
近日,該研究組將納米鋯基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MOF)引入界面聚合的前驅液有機胺水相中,利用MOF與有機胺單體的相互作用,控制有機胺單體在水相中的擴散速率和水相—油相界面聚合過程,進而調控聚酰胺分離層的厚度及表面結構,開發出分離層厚度為145納米、具有特殊納米條紋“圖靈”結構的聚酰胺復合膜。該復合膜的二氧化碳/甲烷分離因子達到58,二氧化碳滲透率為27GPU,有望用于二氧化碳捕獲及沼氣純化領域。
◎本報記者陳曦具有高度規整結構的柱芳烴—MXene復合膜材料在抗生素污水凈化中表現出優異的分離性能、較高的滲透通量、出色的抗污染能力和良好的穩定性,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復合膜存在的“滲透性—選擇性”權......
聚酰亞胺薄膜因其優異的力學性能、絕佳的熱穩定性和突出的耐化學性,成為太空探測器“防護服”的優異材料。然而,與其他碳氫聚合物一樣,聚酰亞胺材料在太空環境中也易受到原子氧的攻擊,導致其物理和力學性能急劇下......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江河清帶領的膜分離與催化研究組開發出分離層厚度為145納米,且具有特殊納米條紋“圖靈”結構的聚酰胺復合膜。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膜分離技......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江河清帶領的膜分離與催化研究組開發出分離層厚度為145納米,且具有特殊納米條紋“圖靈”結構的聚酰胺復合膜。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膜分離技......
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張振杰研究員、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瑤研究員與愛爾蘭利默里克大學的MichaelJ.Zaworotko教授合作,首次提出超交聯金屬有機籠(hyper-cross-link......
在化工單元操作中,常見的分離方法有篩分、過濾、蒸餾、蒸發、重結晶、萃取、離心分離等。然而,對于高層次的分離,如分子尺寸的分離、生物體組分的分離等,采用常規的分離方法是難以實現的,或達不到精度,或需要損......
海水淡化是人類追求了幾百年的夢想。20世紀50年代以后,海水淡化技術隨著水資源危機的加劇得到了加速發展,蒸餾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都達到了規模化工業生產的水平,并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其中反......
一、目的與要求:1、明確測定各類色素的原理與方法。2、通過此實驗掌握紙層析定性法與提純色素的定量法。二、原理:聚酰胺是具有二極性的化合物,水溶性酸性染料在酸性條件下被聚酰胺吸附,而在堿性條件下解吸附,......
一、聚酰胺薄層層析分離原理:用于薄層層析分離的聚酰胺基團有兩類:錦綸66(尼龍)和錦綸6,這兩類材料中都含有大量的酰胺基團,故統稱為聚酰胺。聚酰胺以其-CO-或-NH-與極性化合物的-OH或=O之間形......
氣候變化和全球工農業的迅速發展使得淡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日益嚴重,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球至少有10億人正面臨著淡水資源的危機,2025年,這個數字將會是18億?中國更是如此,中國人口占全球的20%,但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