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1-07 11:04 原文鏈接: 青島能源所菊芋乙醇整合生物加工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微生物資源團隊李福利研究員和王士安博士在釀酒酵母菊芋乙醇整合生物加工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進展。

      菊芋又名洋姜,是一種新型能源植物,其土壤適應性強、無病蟲害,可以在干旱、鹽堿等非耕邊際土地種植。以菊芋或菊芋工業廢渣為原料生產乙醇,是發展燃料乙醇的重要方向之一。菊芋中可以轉化為乙醇的主要多糖成分是菊糖,通過整合生物加工工藝將菊糖酶產生、菊糖水解和乙醇發酵整合為同一過程,可以直接發酵菊芋生產燃料乙醇。

      釀酒酵母是乙醇規模化生產的最佳菌種,但以往發現的釀酒酵母菌株不具有菊糖水解能力。李福利等通過酵母菌資源篩選和抗逆性評價,獲得了一株溫度耐受性菊糖代謝釀酒酵母菌株,該菌株在40 oC下發酵200 g/L菊芋粉,產乙醇65.2 g/L, 乙醇得率為79.7%,這是目前報道的非工程釀酒酵母菊芋乙醇發酵的最高產量和得率。傳統乙醇發酵溫度為30 oC至35 oC,發酵溫度提高5 oC可以顯著降低成本,能夠在40 oC下正常發酵體現了該菌株的優勢。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2) 95:1359–1368,并獲得1項中國發明授權ZL(ZL201010111324.4)。

      菊糖代謝釀酒酵母菌株的發現,突破了通常認為釀酒酵母不能代謝菊糖的觀點。那么,釀酒酵母中哪種酶催化了菊糖的水解?應用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方法,李福利等揭示了釀酒酵母中負責菊糖水解的關鍵酶是一種外切轉化酶SUC2,屬國際上首次發現釀酒酵母菊糖水解酶。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Appl Environ Microbiol (DOI:10.1128/AEM.02658-12)。

      在菊糖代謝酵母菌資源篩選中,還獲得了一株高效菊糖代謝酵母新種,通過蛋白純化和基因克隆,揭示了該菌株的新菊糖酶和菊糖酶基因。與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馬克思克魯維酵母的外切菊糖酶基因相比,新菊糖酶基因在釀酒酵母中游離表達后,轉化子表現了更高的菊糖代謝能力。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DOI 10.1007/s00253-012-4108-y)。

      釀酒酵母菊糖水解酶和新菊糖酶的發現為進一步發展菊芋乙醇整合生物加工菌種提供了新思路。高聚合度的菊糖分子是釀酒酵母菊糖發酵的主要限制因素,如果在釀酒酵母中引入外源內切菊糖酶基因,借助內切酶的作用將高聚合度菊糖切割為低聚合度的寡糖,這些寡糖分子很容易被外切酶水解,從而提高菊糖的水解效率和菊芋乙醇發酵效率。基于這一設想,李福利等正在開展釀酒酵母內切菊糖酶基因的外源表達研究,為了進一步提高釀酒酵母外切菊糖酶活力,同時引入新菊糖酶基因。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實現釀酒酵母工程菌株在40 oC且菊芋粉大于200 g/L條件下,菊芋乙醇發酵的乙醇得率從79.7%提高到90%以上,并將這一項目推進到中試階段。

      

      圖1. 菊芋乙醇釀酒酵母菌株

      (A) 菊糖代謝釀酒酵母菌株篩選; (B) 不同溫度菊芋粉發酵

        

      圖2. 釀酒酵母菊糖水解酶的發現

      (A) 釀酒酵母菊糖水解酶的純化;(B) 基因敲除載體;(C) 菊糖水解酶的酶解動態

    相關文章

    務實創新,成就客戶!國儀量子助力445項高水平研究成果發表

    2016年,秉承“為國造儀”的使命與初心,國儀量子團隊將先進的量子精密測量技術應用于高端科學儀器開發,致力于幫助客戶更高效地推動技術的發展,探索并創造人類的未來。七年多來,國儀量子陸續研制并發布了電子......

    我國3項研究成果同日登上《自然》雜志

    北京時間6月14日,武漢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的《液態金屬用于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合成》,武漢大學教授何光存為通訊作者的《三蛋白互作自我調節寄主植物抗蟲性》,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李國田團隊博士研究生沙干、孫鵬為......

    新研究揭示了一種代謝物是如何導致炎癥和疾病的

    一項突破性的研究發現了線粒體的一種代謝物與觸發炎癥反應之間的聯系。作為我們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線粒體在執行各種任務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細胞運作所需的化學反應。這些功能之一是生產能量,這對細胞生長......

    第24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01.shtm今天(6月26日),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在湖南長沙開幕,本次年會以“創......

    科研人員創造出含有定點共翻譯修飾核小體的酵母菌

    隨著蛋白質譜技術的發展,許多組蛋白賴氨酸殘基的酰化修飾被鑒定出來,其中巴豆酰化修飾是一類在酵母、哺乳動物等真核生物中保守存在的組蛋白酰化修飾。自2011年被發現以來,巴豆酰化修飾儼然成為了領域內的研究......

    揭示“玉兔二號”月背移動探測新成果

    哈爾濱工業大學17日發布消息,由該校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加拿大瑞爾森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在學術......

    開門紅!我國學者研究成果登上《科學》封面

    2月4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大鵬研究團隊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生態所合作在《科學》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植物如何巧妙組裝其特異性代謝產物應對農業重大害蟲小葉蟬的非寄主抗性......

    重磅級文章解讀2019年衰老領域研究新進展!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機體衰老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多顯著的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科學家們在該研究領域取得的重磅級......

    全球變暖或致“超級病菌”致死性耳道假絲酵母菌產生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mBio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全球變暖或許在耳道假絲酵母菌(C.auris,Candidaauris)的出現中扮演著......

    那些打破人們傳統認知的重磅級研究成果!

    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不斷深入,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那些打破人們傳統認知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1】SciAdv:打破傳統認知!適度的壓力或會讓你更加長壽!doi......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