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數百位健康專家近期發出了請“麥當勞大叔退休”的公開信。匈牙利政府則以立法形式,決定從今年9月起對高糖、高鹽等食品飲料征收“人民健康稅”。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眾意識到,不良的生活和行為方式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慢性損害,引發非傳染性疾病。
非傳染性疾病,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慢性病”或“慢病”,是指病情持續時間長、發展緩慢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腎病和某些癌癥。所表現的特點為:成因復雜,發病前隱匿期長,病程長,治療昂貴和致殘致死率高。
非傳染性疾病正在成為人類健康的最嚴峻挑戰,越來越受各國關注。世界衛生組織今年4月發布的首份《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現狀報告》指出,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當今世界“頭號殺手”,每年造成近3600萬人死亡,占全球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其中近80%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約1/4非傳染性疾病死亡者的年齡小于60歲。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若不采取行動,到2030年,非傳染性疾病的流行將導致5200萬人死亡,國家收入將遭受數十億美元損失,災難性的治療支出將把數百萬人推向貧困。
非傳染性疾病的蔓延不僅發生在城市,在醫療條件相對落后的欠發達地區更為明顯,其發病率在約50歲后成幾何倍數增加,至少有約一半患者還不到65歲。數十年前,非傳染性疾病被認為只是發達國家的問題,如今卻成為發達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普遍面臨的健康挑戰。
造成非傳染性疾病上升和迅速蔓延的原因,既有人口老齡化、城鎮化等宏觀因素,也與經濟發展相伴而來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有關。隨著城鎮化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人的飲食具有多油、多脂、多糖、高鹽等特點,加上體力活動減少和強度下降,超重和肥胖人數顯著增加,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逐漸增多。吃鹽過多是造成高血壓最主要的可改變危險因素之一,吸煙也是造成許多非傳染性疾病的“罪魁禍首”。
防控非傳染性疾病需要遵循客觀規律,并借鑒相關國家的成功經驗。個人生活方式雖是造成該病的主因,但防控絕不是靠個人努力就可以實現的,必須采取“全社會全政府”策略。我國衛生部早在1998年就提出6個轉變是防控非傳染性疾病的關鍵,即“從專家行為向政府行為轉變,從治療為主向預防為主轉變,從高層向基層轉變,從城市向城鄉并舉轉變,從衛生部門向全社會轉變,從專業行動向群眾運動轉變”。
聯合國繼2001年舉辦艾滋病峰會后,今年9月將召開有史以來第二個與健康有關的國際峰會,主題就是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控。該峰會的召開,標志著國際社會對非傳染性疾病的高度重視,將有利于促進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控。
近年來,非傳染性疾病在全球的發展勢頭迅猛,對其進行有效防控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特別是中低收入國家,切不可簡單地復制某些發達國家以高昂醫療成本為代價的模式,還須根據自身經濟狀況以及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機理和特點來確定防控重點,如控煙、減鹽、促進健康生活方式、推廣高效低價藥物等,采取成本低、效果好、簡單易行的防控措施。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報道了一種基于核徑跡技術的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傳感器。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應用納米材料》上。監測人體物理和化學信號對疾病預防,特別是慢性疾病至關......
國際戰“疫”行動日前,法國科學研究團隊Epi-Phare發布一項大規模調查結果,通過迄今最大規模的數據統計和研究,鎖定了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患者重癥和病亡風險的多方面因素。該報告證實,面對新冠肺炎,老年人......
熬夜、久坐、三餐不固定……如今,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不健康的作息、飲食習慣,讓一些人身體亮起“紅燈”。《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調查報告(2020年)》數據顯示,中國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居民不......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的研究人員在診斷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創造了一種革命性的新診斷方法,有望快速、準確地檢測出神經退行性疾病。這種方法在提供早期治療和減少人類阿爾茨海默氏癥和帕金森氏癥等疾病以及慢性......
纖維肌痛(FM)是一種難以診斷和治療的神秘慢性疼痛疾病,以全身反復出現的廣泛性疼痛為特征,常伴有疲勞、睡眠障礙、晨僵以及抑郁、焦慮等問題,其病因仍然不為人知。近期,波鴻魯爾大學與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
現代化的生活讓我們在享受現代社會的種種便利時,也在不經意間落入了它所帶來的健康陷阱。從“生命在于運動”的角度研究發現,全球體力活動水平呈現下降趨勢,體力活動不足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久坐族們注......
“平時看他好好的,怎么年紀輕輕突然就走了!”有些疾病長期隱匿,猶如靜默無聲的火山,一旦爆發就有可能危及生命。生活中,慢性病的確很容易被人忽視。常言道“病從口入”,慢性病的發生與飲食結構和方式息息相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90.shtm中新網2月26日電2月25日,第十九屆國際絡病學大會在北京開幕。會上,“......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雖不存在明確的因果關系,但與飲水不足的人相比,飲水充足的成年人可能更健康、患慢性病風險降低、壽命更長。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下屬的國家衛生研究院2日發布新聞稿說,研究人員收集了1125......
2022年7月5日-6日,第三屆中國-新西蘭非傳染性疾病研究合作研討會以視頻方式在線舉辦。科技部合作司副司長徐捷、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范玲、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王根華、新西蘭駐華大使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