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國“風云”系列氣象衛星數據已覆蓋“一帶一路”沿線37個國家和地區,被廣泛應用于氣象預報、防災減災、科學研究等領域。
自然災害是“一帶一路”沿線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威脅。國際災害數據庫的統計顯示,“一帶一路”沿線相對災害損失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且以氣象災害居多。這些地方多山地、高原、沙漠、海洋等無人區,氣象觀測盲點多,成為天氣預報的短板。運行于“天外”的氣象衛星可對大氣進行全天候、立體化觀測,清晰捕捉風云變化,有效彌補地面觀測短板。
去年8月中旬,巴基斯坦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遭遇突發強降水山體滑坡。災害來臨前,“風云二號”E星提前捕捉到強降水跡象,氣象預警及時發出,避免了人員傷亡。在2015年尼泊爾“4·25”地震期間,當地通信系統全部中斷,由于我國安裝的衛星數據廣播系統不依賴當地通信條件,“風云”衛星數據成為該國震后24小時內抗震救災的重要保障。
“風云”衛星數據還惠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各個行業。“風云”衛星數據遙感服務網是我國面向全球共享“風云”衛星數據的官方網站,各國高校、環保、水利、教育等部門可通過該網站廣泛下載和使用數據。
12月1日,經過6個月的業務試運行和今年汛期臺風、暴雨、強對流天氣的“實戰”考驗,風云三號E星、風云四號B星及其地面應用系統正式業務運行。作為全球觀測業務序列中的成員,“黎明星”風云三號E星為全球數值......
遙感三十四號03星1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顆衛星乃“上海造”,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簡稱:八院,地處上海)的衛星研制主力軍——509所造的第100顆衛星。八院方面透露,站在下一個百星的......
11月11日至12日,第六屆“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國際論壇在上海舉行。本屆論壇以“新機遇新挑戰:新時代的‘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為主題,由復旦大學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聯合主辦,......
為新增理事頒發聘書。 圖片均由西北農林科大提供11月13日,在國家科技部外專局專項支持下,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絲綢之路(楊凌)生物健康農業產業聯盟、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巴基斯坦子......
科技部應急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公共安全與防災減災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社〔2022〕24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應急管理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應急管......
11月4日,上海電力大學2022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電力人才高級研修班”拉開帷幕。開幕式上,包括我國和巴基斯坦、菲律賓、馬來西亞、墨西哥、越南等1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39家單位參會。10......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國航展)開幕在即。記者7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面向氣象高質量發展要求,中國已啟動第三代風云低軌氣象衛星——風云五號的預研工作,目前正在開展新一代衛星技術攻關。中國......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國航展)開幕在即。記者7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面向氣象高質量發展要求,中國已啟動第三代風云低軌氣象衛星——風云五號的預研工作,目前正在開展新一代衛星技術攻關。中國......
中新社北京10月9日電題:中國如何筑牢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專訪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許小峰中新社記者闞楓河南鄭州1天下了接近平常年景1年的降雨量;中央氣象臺連續41天發布高......
北京8月31日,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促進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的首屆民營企業共建“一帶一路”峰會30日在北京召開。峰會由全國工商聯主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支持,中國國際貿易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