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安全是全球面臨的難題和巨大挑戰,不僅影響著人們的健康與生活,還關系著社會的穩定。本文初步介紹了幾種食品檢測中微生物檢驗的新技術,希望為從事食品檢驗工作的人員提供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定義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然而,近年各地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使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1 食品微生物的主要檢驗指標
1.1菌落總數
食品檢驗通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如培養基、培養溫度、培養時間等)培養后,所得每克(毫升)檢樣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總數。在食品檢驗中,肉制品、乳制品、調味品、方便食品、速凍食品、水果制品、飲料等食品大類均需要提供菌落總數的指標,用來判定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和衛生質量,便于對檢測樣品做出衛生學評價。
1.2 大腸菌群
在一定培養條件下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在恒溫動物糞便和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作為食品被污染的程度,現已被我國和許多國家廣泛用作食品衛生質量檢驗的指示菌。
1.3 致病菌
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為傳播媒介的致病性細菌。其中包括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蠟樣芽孢桿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來源。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2014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督查工作情況的通報中指出,2014年全國共接到食源性疾病爆發事件1480起,涉及16萬人次;在2015年一季度全國由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人數為932人,死亡4人。
2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新技術
2.1 PCR檢測技術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一種用于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PCR的最大特點是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因此,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現代食品微生物檢驗已經從傳統的PCR技術發展為熒光定量PCR技術、多重PCR技術、實時PCR技術等。方平[1]等人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對市售熟制牛肉和香腸中的沙門氏菌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常規PCR技術檢測市售熟制牛肉中沙門氏菌的靈敏度為128CFU/25克,而用Real-time PCR方法檢測的靈敏度為13CFU/25克;常規PCR技術檢測市售香腸中沙門氏菌的靈敏度為116CFU/25克,而用Real-time PCR方法檢測的靈敏度為12CFU/25克,其靈敏度明顯高于常規PCR檢測方法。樓秀芹[2]等以阪崎腸桿菌ITS序列16s rDNA 和ompA基因為靶基因,選擇3對引物的多重PCR體系具有良好的特異性、靈敏性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對108份食品樣品中阪崎腸桿菌的檢出率為9.26%,與現行國家方法測定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可以顯著縮短阪崎腸桿菌的檢測時間。單核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種常見的致病菌,死亡率高達30%~70%,傳統培養方法耗時耗力,常規PCR方法前處理時間長、易污染實驗室環境。所以,劉燕艷[3]應用免疫磁珠分離技術結合實時熒光PCR檢測,可以實現102~106CFU/毫升檢測范圍內線性相關度良好,最低檢測限為80CFU/毫升,在水產、肉類、蔬菜、奶類四大類食品檢驗中特異性和靈敏性較高,與傳統培養方法相比,可以有效縮短檢測周期,提高單核增生李斯特菌的檢測效率。
2.2 基因芯片技術
基因芯片又稱DNA芯片,其原理是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顯微印刷等方法將大量特定序列的探針分子密集、有序地固定于經過相應處理的硅片、玻片、硝酸纖維素膜等載體上,然后加入標記的待測樣品,進行多元雜交,通過雜交信號的強弱及分布,來分析目的分子的有無、數量及序列,從而獲得受檢樣品的遺傳信息。
2.3 LAMP技術
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AMP)是一門新興的基因擴增技術,該技術的優勢除了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外,操作十分簡單,對儀器設備要求低,一臺水浴鍋或恒溫箱就能實現反應,結果的檢測也很簡單,不需要像PCR那樣進行凝膠電泳,環介導等溫擴增反應的結果通過肉眼觀察白色渾濁或綠色熒光的生成來判斷,簡便快捷,適合基層快速診斷。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引起的疾病檢測、食品化妝品安全檢查及進出口快速診斷中。
4 結語
雖然我國食品安全的形勢非常嚴峻,但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國家監管部門的重視,更先進、更快速、更準確的微生物檢測方法和手段不斷涌現。微生物檢測技術的迅速發展必定能為人們的食品安全、公共衛生事業等作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方平,楊永莉,楊寶,等.Real-time PCR方法檢測肉品中的沙門氏菌[J].山西農業科學,2010,38(08):71-76.
[2]樓秀芹,斯國靜,戚建江,等.食品中阪崎腸桿菌多重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24(02):159-163.
[3]劉燕艷.免疫磁珠-實時熒光PCR聯用技術快速檢測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4.
作者簡介:王祿,碩士,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食品營養與檢測。
近日,河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專用儀器設備購置項目中標結果公布,總中標金額995.3萬元。采購內容包括自動電位滴定儀、氣相色譜三重四級桿質譜聯用儀、原子吸收光譜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等。一、項目......
市場監管總局、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藥監局以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方式,組織完成了2020年度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告如下:一基本情況本次聯合監督抽查將......
廣義的食品檢驗是指研究和評定食品質量及其變化的一門學科,它依據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各種技術,按照制訂的技術標準,對原料、輔助材料、成品的質量進行檢驗。食品檢驗內容十分豐富,包括食品營養......
第一章緒論食品理化檢驗概念:是衛生檢驗專業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是以分析化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食品化學為基礎,采用現代分離、分析技術,研究食品營養成分與食品安全有關成分的理化檢驗原理和方法的一門科學......
隨著“問題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大面積爆發,社會及政府廣泛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也對此表現出強烈的關注與擔憂。食品檢驗作為確保食品安全的基本環節,應遵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等嚴格執行,......
摘要:亞硝酸鹽作為常用的添加劑在食品中被廣泛應用,但是在近年來食品安全備受關注,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了食品中標準的亞硝酸鹽含量,本文就測定食品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幾種方法:光譜間接測定法、色譜檢測法、電......
摘要:食品的安全直接關系的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食品的質量得到保障,要加強對食品的監督工作,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而現在我國的食品質量采用的是市場的準入制度,這是一項行政政策,是一項強制......
食品檢驗檢疫學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結合近年來的教學經驗和食品檢驗檢疫學的課程特點,對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總結經驗。通過教學實踐改革,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提高食品檢驗檢疫學......
通過加強食品檢驗職業道德教育,實現國家職業標準教學目標,圍繞國家檢測標準授課,實施食品分析與檢驗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使學生掌握扎實的食品分析與檢驗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食品檢驗應用型......
摘要:提取液的濃縮作為食品檢驗實驗的重要內容,它能有效地反映出一個人的實驗操作水平。但是常見的提取液濃縮方法存在耗時長、所能濃縮的提取液量少、浪費實驗試劑等缺點,因此,對提取液濃縮方法進行改進就顯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