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幕一:額外收費
“我在飯店用餐時,飯店提供了一次性消毒餐具,不料結賬時卻要另外收費,且飯店給不出一個合理的收費依據。”近日,市民黃女士向記者反映。10月19日,記者就讀者關心的一次性消毒餐具進行了調查,發現除了收費缺乏依據外,存在的其他問題也不少。
在采訪中了解到,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大多是中小飯店,其中不少是塑料膜密封的一次性消毒餐具,每套收費1到2元。一些市民反映,不知道一次性消毒餐具是要另外收費的,飯店事先沒有說明,屬于被動消費。
根據《食品衛生法》規定,提供不潔餐具的企業,最高將處以5000元的罰款,情節嚴重者,吊銷衛生許可證。市民遇到類似問題,可以直接向相關部門投訴。《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酒店餐廳有義務提供清潔、消毒的餐具、飲具,因此,消費者可拒交餐飲具消毒費,一次性消毒餐具額外收費無依據。
黑幕二:保質期
有市民反映,在飯店使用一次性餐具時,有時打開會聞到一股霉塵味,可能是放置時間太長的緣故,不知道這種餐具有沒有保質期。對此,餐飲業從業人員說法模糊。一家飯店的服務人員表示,消毒餐具應該沒有保質期,因為是密封的。還有一家飯店工作人員說:“我們使用的一次性消毒餐具,是正規公司包裝的,用完了再送回去消毒,沒聽說有保質期的說法。”
然而,疾控中心人士10月19日天表示,消毒餐具有保質期,也不宜放置過長不用,過了保質期的一次性餐具可能帶有病菌。另外,消毒餐具應寫明包裝日期和包裝廠家,但據他們了解,消毒餐具大多做不到這一點,加上有些廠家消毒工作不規范,消毒效果不盡如人意。
黑幕三:黑作坊——濕巾泡臉盆里消毒
一次性餐具黑作坊 濕巾泡臉盆里消毒
在長春市南關區亞泰大街附近一棟居民樓里,一樓一家住戶讓鄰居們覺得很奇怪:每天有很多中年婦女進進出出,單元樓里存放了大量的一次性紙巾餐具,從門縫里能聞到很濃的化學制劑的味道。
“有時候是刺鼻子的味道,有時候是很香的味道,走到樓跟前就能聞到,聞時間長了讓人惡心頭暈……”舉報人說。
得到這個線索,新文化報的記者暗訪了該一次性餐具黑作坊。
包裝:
沒有工作服,沒有口罩,沒有手套,左手放嘴里舔一下,再去摸包裝袋,右手拿著一把筷子,一搓一捻一裝,就算完事。
10月19日,天上飄著雪花,記者找到了舉報人所說的地點,玻璃上貼著“招工”字樣。記者按照上面的電話撥打了過去。接電話的是個女子,“招40歲以下的女工,主要是做一次性餐具和餐巾紙,你可以到我這里來實地看看!”
當天下午,記者以招工的名義敲開了加工點的大門,大廳里,十幾名40歲左右的女工正坐在長條桌子的兩端往印好的包裝袋里裝筷子,沒有工作服,沒有口罩,沒有手套,左手放嘴里舔一下,再去摸包裝袋,右手拿著一把筷子,一搓一捻一裝,就算完事。
存放:
圖片來源互聯網
衛生間里也堆放著成箱的一次性紙巾、筷子,地面上滿是紙屑雜物,臟亂不堪。
還有幾名女工直接用手將長條的無紡布弄平,再用切割機切割成小塊,窗子附近的工作臺是用來封口用的,女工熟練地將裝好筷子、餐巾紙、圍裙的包裝袋用塑封機塑封好,裝箱。
堆放筷子的桌子也是工人的餐桌,工人的碗盤就放在桌子上,墻上掛著工人的衣服。除了大廳之外,其余的幾間屋子都被用作倉庫,用來盛裝紙張、筷子等原料的編織袋就直接堆放在地上,甚至連衛生間里也堆放著成箱的一次性紙巾、筷子,地面上滿是紙屑雜物,臟亂不堪。
“消毒”:
消毒設備很簡單,兩個臟兮兮的大桶,一個臉盆,一個洗手池子
圖片來源互聯網
昨日上午,記者將情況反映給長春市工商局南關分局市場科,很快4名執法人員趕到現場,一名女性執法人員先以招工的名義敲開大門,然后其他人員再進入室內。
當執法人員出現時,女工們并不在意,一邊干活一邊告訴執法人員:“老板不在!”
執法人員:你們都有健康證嗎?
女工:……(剛開始閉口不答,被問得急了)有啊,在家放著呢。
執法人員:你們這有消毒設備嗎?
女工:咋沒有呢?(轉身從一洗手臺底下拿出兩個白塑料桶,一個塑料桶上寫著殺菌液的字樣,但是在專用型類別一塊的部分卻被人為摳掉了,另外一個塑料桶上竟然寫著化妝品防腐劑的字樣)
執法人員:這怎么用化妝品防腐劑來消毒呢?
女工:啊,用這個塑料桶來裝消毒液,里外不是一樣的。
女工所說的消毒設備很簡單,兩個臟兮兮的大桶,一個臉盆,一個洗手池子。“我們先把裁好的濕巾用清水涮一下,再用消毒藥水泡,然后再將浸泡好的濕巾裝進袋里。”
記者在“消毒間”里看到,洗手池子上的臉盆里泡著大塊的濕巾,放在地上的一個大桶里盛放著帶點泡沫的“消毒水”。墻面上滿是臟污,令人作嘔。
11時許,老板娘從外面趕回,當執法人員要求她出具相關生產、經營證照時,老板娘表示以前證照齊全,但是過期了,目前正在辦理中。至于女工的健康證,老板娘表示“她們都沒有健康證”。老板娘說,這里只是臨時工作地點,剛干沒幾個月,目前正在擴建廠房,廠房建好后就要搬走。
工商執法人員填寫了現場筆錄,因無證無照對加工點查封,要求相關負責人到工商局進一步接受調查,并接受相關處罰。
賬單:
在加工點的賬單上,記者發現長春市內多家飯店、快餐店使用這里生產的一次性餐具。工人們桌子上正在裝筷子的包裝袋上是“明陽春”和“曹香居”。
昨日下午,記者與朝陽區衛生監督所監督員來到位于紅旗街附近的“明陽春”和“曹香居”連鎖店。
在“曹香居”連鎖店,監督員要求飯店工作人員出示一次性餐具的生產許可證和質檢報告,工作人員表示老板不在,無法出示相關票據。
監督員從工作人員手中拿到一份一次性餐筷,與記者在加工點拿到的一次性餐筷比對,發現包裝外皮分毫不差,關于生產企業的有效信息極少,既沒有廠名廠址,也沒有生產日期和批次,只有一個訂貨電話。
在“明陽春”連鎖店,工作人員關于一次性餐筷的問題也回答不上來,監督員撥通了老板電話。老板表示,一次性餐筷都是由總部訂購。
衛生監督員要求兩家飯店以后訂購一次性餐筷時必須索證索票,隨時接受監督和檢查。
批發:
長毛發霉的一次性竹筷被鋪在地上晾曬,工作人員在行走時經常會不小心踩在上面
這家加工點的竹筷、餐巾紙從何而來?對于這個問題,老板娘一直諱莫如深,不肯回答。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一日雜批發市場暗訪。在一家門市,用透明塑料袋裝著的一次性木筷就堆放在門口地上,沒廠名廠址。女老板說,有木筷和竹筷兩種,每種都分成好幾個等級。
“這種是最便宜的,3000雙批發價45元,還有更好的。木質更好,顏色更白的要120元一件(3000雙一件)!”“這種竹筷多少錢?” 記者拿出從加工點拿到的竹筷,“這種150元一件,要得多還可以便宜!”記者擔心質量問題,要老板出示質檢報告,女老板一臉驚訝,表示從來沒人要過質檢報告,“幾分錢一雙的筷子誰還要質檢報告?”
算賬:
如果每天賣出一萬雙,就可盈利1000元左右
記者走訪了多家飯店,以一中檔飯店為例,每天大約要消費600雙左右一次性餐筷。在加工點的賬本上,送貨的飯店能有20多家。
記者給加工點的老板算了一筆賬,每雙竹筷的批發價格是5分,再加上包裝、餐紙、人工等成本在內,一個包裝好的一次性餐筷的成本在5毛錢左右,賣到飯店的價格是6毛錢左右,如果每天賣出一萬雙,就可盈利1000元左右,而飯店再將餐具出售給顧客,則盈利更多。
誤區:
有些消費者總認為,一次性筷子用塑料包裝,看起來很衛生
執法人員表示,筷子售價便宜,很受低檔飯店、早餐點的歡迎。最主要的是消費者存在心理誤區,有些消費者總認為,一次性筷子用塑料包裝,看起來很衛生,對于小餐館里的普通筷子,總怕店家洗得不干凈、消毒不徹底。正是出于這種心理,許多市民在中小餐館就餐時寧可選擇一次性筷子。(來源:新文化報)
飯碗消毒是個"良心活"
如今既然黑幕已經拉開,職能部門就必須拿出切實的行動,以有效的制度完善與切實的制度監管,來滌蕩“消毒餐具”行業背后的污垢濁流,還人民群眾一個干干凈凈的餐桌。
“一元消毒餐具”,如今在不少餐館使用。顧客每使用一套餐具,小飯店將白得四毛錢。而這些大多標明“超高溫多重消毒,可放心使用”的餐具,不少是從蒼蠅亂飛的簡陋車間里生產出來的。
看完這則新聞,再想到自己“十一”黃金周期間幾乎每天都要在外就餐,使用所謂的“消毒餐具”,內心頓感糾結,糾結到胃疼。這種感覺,大概跟吞了一只蒼蠅一樣令人惡心。
不過,比使用可能不衛生的餐具更令人惡心的,是這些無良商家的無恥行徑。從媒體的報道中,我們不難勾畫出這些“黑作坊”的經營之道:一個小老板,在偏僻之地租間平房,再雇上七八個工人,一家標榜“消毒”、實則完全不消毒,甚至是在制造病毒的餐具配送企業,就堂而皇之地宣告成立,然后再借助低廉的價格和一些飯店的利欲熏心,擊退正規公司奪取市場。
于是,在污水橫流、蒼蠅亂飛之地“消毒”的餐具,就堂而皇之地擺上了餐桌,同時堂而皇之地收費1元。黑作坊與小飯店坐地分贓、實現“雙贏”。至于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身體健康,完全被他們棄之一旁,成為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對象。
事實上,一元消毒餐具走上餐桌,曾經一度飽受質疑。飯店既然開門納客,提供安全衛生的餐具,就是其法定義務,根本無權再向消費者收費。但出于“花錢圖個干凈”心理,多數消費者通常都不愿與飯店計較,而是選擇了痛快付費。不料對于消費者的寬容之舉,無良商家不但不投桃報李,反倒置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于不顧,將他人的大度之舉,轉化為自己昧著良心的攫財之道。令人不得不感嘆,無商不奸,莫過于此。
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義憤填膺,去指責黑作坊的無良和小飯店的貪心。不過,單純的指責,于事無補。我們更應提出的疑問是:被稱為“霸王條款”的一元消費餐具,為何一直無法走下餐桌?消毒餐具行業如此混亂,究竟誰來監管?那些不但不消毒,反而在制造病毒的“黑作坊”,究竟誰來給他們消毒?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各地對于餐具消毒行業,還沒有制定詳細的行業標準和法律規范,餐具消毒企業的衛生監管也基本處于空白狀態。行業規范和監管制度的缺失,當是造成餐具消毒行業混亂無序、黑幕重重的根源。
如今既然黑幕已經拉開,而且事關廣大群眾衛生安全,職能部門必須行動起來,以有效的制度完善與切實的制度監管,來滌蕩這個行業背后的污垢濁流,還人民群眾一個干干凈凈的餐桌。
相關照片來源互聯網
市場競爭無序 消毒餐具行業發展急需國家標準
記者采訪一餐館的負責人時,他一語道破天機。他說,從現實情況來看,不好說誰的碗干凈、誰的碗不干凈,因為國家并未出臺相應的行業國家標準,有的只是地方標準,只能說餐具清洗、消毒是個“良心活”。他說,以自己的公司為例,經過反復的試驗得出結論:水溫在80°C以上,清洗出的碗拿去送檢就能達到有關的標準,但按照規定,其實應該用100°C的沸水清洗。再如,相關單位并沒有對清洗碗時所使用的84消毒液、洗潔精等的劑量進行強制規定,因此放多放少完全取決于各企業自身的要求。
記者了解到,該行業發展至今,在國內也形成了一定規模,可是時至2008年底餐具清洗消毒行業既無國家標準,又無生產企業衛生規范。以我省為例,衛生監督部門只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有關規定,制定下發《甘肅省集中式餐具消毒生產企業衛生管理規范》進行行業監管,而各企業也只是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企業生產標準進行生產。無論對任何一方而言,都急需有一個標準對該行業的生產流程及產品質量作出規范。
有資料顯示,由于各消毒企業規模和消毒能力的差別,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消毒企業設備基本由幾大廠家提供,以第一代生產線居多,到目前為止,部分消毒企業出現了基礎設施老化和更新不足的問題。二是消毒企業因其技術含量低,投資成本不高,全市消毒企業數量明顯增多,呈現出相對飽和的發展趨勢。因受市場份額的限制,原材料、人工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各企業產量、利潤下滑,企業間出現了無序競爭的現象。少數企業在消毒操作過程中偷工減料、違規操作,給食品安全造成了重大隱患。部分企業設施老化、破損嚴重,未設自檢實驗室,自檢工作不到位,產品質控存在漏洞。三是部分消毒餐具的使用單位存在重復使用消毒餐具(“洗黑碗”)的現象。四是消毒企業使用的設備缺乏相應的國家和地方標準,各企業制造的設備,從材質、性能、參數上有很大差別,特別是關鍵參數,如水壓、溫度、速率不明確,給違規操作留下了可乘之機。
由于我國眾多餐館已經開始推廣使用消毒餐具,并且有的飯店還是強制顧客使用。關于消毒餐具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逐漸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媒體的不斷追蹤,不時有消毒餐具產品衛生安全堪憂的報道見諸報端。
消毒餐具行業其實并不是一個新興行業,只是最近這些年才如雨后春筍爆發,目前全國規模已經很大,幾乎每個城市包括縣城都有消毒餐具企業,但行標或國標的缺失也帶來了行業發展的無序和產品質量的魚龍混雜。
專家認為,在日前出臺行標或國家標準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各地依據當地消毒餐具產業發展的實際制定地方標準,不失為規范消毒餐具行業發展的一個好選擇。
北京餐具集中消毒標準將出臺
合格企業將實行備案制度
一次性消毒餐具到底由誰來監管呢?何時制定出臺行業標準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訪了市衛生監督所郭子俠副所長,他介紹說,本市一次性消毒餐具是從2007年開始逐步推廣使用的。目前,有營業執照的消毒餐具生產企業有100余家。生產企業尚無行業標準,管理起來確有一定的難度。
但他同時透露,這種狀況將很快得到改觀。今年9月份,市政府已經明確:一次性消毒餐具的生產企業由市衛生部門監管,將對消毒餐具的生產、流通、消費使用的各個環節實行全過程監管。去年12月12日,市衛生局起草了北京市地方標準《餐飲具集中清洗消毒企業衛生規范》征求意見稿,該文件在市質監局網站公開征求意見,《衛生規范》較詳細地對消毒餐具生產企業的生產場所、環境、設備、生產日期、保質期、服務電話等都作出明確規定。
郭所長還透露,衛生部門將對全市的消毒餐具生產企業實行備案制,經檢測合格的企業將上網進行公示,有利于各餐館、餐廳公開選擇合格、正規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對消費者負責。即日起衛生監督機構將對全市餐具集中消毒企業進行拉網式監督檢查。他同時希望廣大消費者及時向各級衛生監督機構舉報不合格的一次性餐具非法生產和使用行為,他們將依法嚴厲查處,確實保護好消費者利益。
中國有兩句老話:“民以食為天”和“病從口入”,餐飲安全之重要,勿庸多言。但從蘇丹紅、地溝油,再到反復使用的火鍋底料,屢屢曝出的餐飲業丑聞,已讓很多消費者如驚弓之鳥。此次消毒餐具問題的曝光,再次撕開了餐飲行業的一重黑幕,對于消費者千瘡百孔的心理防線,也無異于再一次的冰冷洞穿,希望即將出臺的餐具集中消毒標準能夠抹去消費者心中的疑云,還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消費。
近日,2024年第17號國家標準公告發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化學試劑三水合乙酸鈉(乙酸鈉)》等335項國家標準,現予以公告。 335項國家標準(部......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氣袋法(征求意見稿)》等2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的通知”,征求《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氣袋法(征求意見稿)》和《環境空氣......
記者近日從浙江省紹興市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紹興市市場監管局集中力量,深入推進食品安全重點品類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據介紹,紹興市市場監管局梳理細化肉類產品整治、食品非法添加劑整治及“生鮮燈”......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征求《元宵質量通則》等15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意見的通知,涉及食品、日用品等方面,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4年9月16日。全文如下:關于征求《元宵質量通則》等......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國家標準《果蔬、花卉醬質量通則》(報批稿)征求意見。報批稿是針對GB/T22474-2008《果醬》的第一次修訂,并且報批稿文本的內容變化非常大,可能對行業帶來重大影響。下......
國家藥典委擬修訂3127單抗分子大小變異體測定法國家藥品標準,于近日發布了“關于3127單抗分子大小變異體測定法標準草案的公示”。該標準草案類別屬于生物制品,公示期60天。《中國藥典》2020版三部通......
公安部近日做出部署,要求各級公安機關要精準把握環食藥和知識產權領域夏季犯罪規律特點,緊盯夜市大排檔、燒烤店、火鍋店等重點場所食品安全問題。公安部要求,要進一步強化重點打擊,深入推進“凈風”“春風”等專......
近日,江南大學在北海市組織召開《北海海鴨蛋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規劃(2024-2026)》與《北海海鴨蛋質量等級標準》論證會。會上,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吳林海教授介紹了《標準體......
日前,在江蘇徐州舉辦的電動工程機械標準穩鏈經驗交流現場推進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宣布了一項里程碑式的舉措:首批七項電動工程機械國家標準正式發布,這標志著我國電動工程機械標準體系邁入了全新......
色譜分析法作為一種常用的分離和分析化學物質的實驗技術,包括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和超臨界流體色譜法等等。近年來,隨著色譜分析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相關檢測標準也逐步完善。目前,已有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