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食品安全問題一方面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另一方面關系著廣大種養戶和生產企業生存發展。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治理“餐桌污染”現場會上,各地紛紛介紹了自己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經驗做法,今日刊登,與讀者共享。
“廈門有70%以上的農副產品來自周邊地區,這要求我們必須從源頭上保障食品安全。我們從田頭上保障,每年投入2000萬元,高質量、高標準建設79個‘菜籃子’調控基地。從產品播種開始,全程記錄蔬菜生長,不僅確保了農副產品的充足供應,更在源頭上保障了質量安全。”在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于福建廈門市召開的治理“餐桌污染”現場會上,作為總結推廣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經驗的示范城市,廈門市長劉可清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構建食品安全共同治理格局的具體做法。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200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牽頭,率先在全國開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14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堅持不懈把這項工作當作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推進,積累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因此,治理“餐桌污染”現場會提出,各地要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強化督查考核評價,努力形成社會共治合力,把食品安全工作推向深入。
標準
主要“菜籃子”產品實現有標可循
山東省副省長趙潤田在會上介紹,作為農業大省,山東省自2009年以來組織實施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從“產”的角度,全面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先后在55個縣啟動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項目,全省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瓜果基地達2226.1萬畝。以農產品生產過程控制為主線,全省已制定各類農業地方標準、生產技術規范2300多項,基本實現了主要“菜籃子”產品有標可依。產后推行收儲驗貨、索證索票等措施,確保全程質量安全。
“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舉措。”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說。近年來,農業部門制定了9000多項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初步建立起一套與國際接軌的標準體系;建設了8000多個蔬菜水果茶葉標準園、畜禽規模化養殖場、水產健康養殖場,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10.6萬個。陳曉華表示,在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農業部門將大規模開展標準化生產示范創建活動,繼續擴大果菜茶標準園、畜禽水產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建設規模,穩步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
檢測
探索建立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機制
作為全國第一個在全省范圍內整治“餐桌污染”的省份,福建省由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實行政府負責制和部門責任制,在全國率先建立食品安全考核評價體系,將治理“餐桌污染”工作納入綜治考評、績效考評和文明城市考評。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率先在農產品批發市場、主要農貿市場和大中型生鮮超市建立農產品農藥殘留和甲醛速測點,開展食品安全示范縣建設和檢測資源整合試點。目前全省有縣級以上食品檢測機構195個、第三方檢測機構和外資檢測機構5個,形成了從省級到縣級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
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廈門銀祥集團從飼料供應的源頭抓起,對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產品配送及銷售實行全程質量監控。這里的肉食品生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養殖安全、加工安全、檢測溯源三個方向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集團總裁蘇永裕對記者說:“食品行業是良心行業,銀祥人信仰良心。”
四川省金堂縣是國家蔬菜生產基地縣、生豬調出大縣。近年來,全縣以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為契機,構建農產品從田間道餐桌全程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納入“十二五”發展規劃,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統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陳曉華表示,農業部門強化產地安全管理,探索建立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機制,盡快搭建國家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平臺,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
聯動
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
農業部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這次會上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從農田到餐桌”銜接順暢、良性互補的協作制度。陳曉華表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必須從源頭抓起,從基層發力,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示范引領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上新的水平。要堅持改革創新,用改革的辦法、法制的思維,認真履行職責,不斷探索管理模式,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無縫銜接機制,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要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堅持治標治本一起抓,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農業大省河南以監管機構改革為契機,下大力氣提升監管能力,參照國家模式,組建了新的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新成立了省食品安全監督舉報(信息)中心。在全國率先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簽訂了共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合作協議,爭取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支持力度。制定出臺了河南省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規劃,明確今后3年監管能力建設的9項任務和7個重點項目。著力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實行兩法聯動聯控。省食安辦會同公檢法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依法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見》,建立聯合排查、案件移交、綜合整治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對打擊“食安”犯罪保持高壓態勢。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理政之規矩,也是食品安全監管的執法依據。”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主任、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張勇說,要構建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就必須以法治建設為要務,依法履行監管職責。他表示,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加快建立最嚴格的、從生產加工到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監管制度,抓緊彌補法律法規缺失,不斷健全新的規章制度,讓各項監管工作有良法可依、有善政可循,為治理食品安全問題構建良好的法治秩序。
乍一看,唾液似乎是很無聊的東西,不過是讓入口的食物更加順滑,但現實并不是如此,唾液與進入口腔的所有東西相互作用,即使它99%是水,但它也對我們所品嘗到的味道有影響。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陳......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美正生物亮相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隆重開幕。美正生物帶來了食品快檢試劑和耗材,以及生物相關小型實驗儀器。分析測試百科網邀請到美......
3月21日,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堅持小切口引領大變革,緊緊抓住首席質量官作為企業中第一質量人的關鍵作用,深化實施“八個一”行動,促進企業提升全面質量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近兩萬家......
2023年3月18日,由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舉辦(相關鏈接:促高質量發展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開幕)會議同期舉辦了“食品檢測樣品前處理專題論壇”,......
2023年3月18日,由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舉辦(相關鏈接:促高質量發展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開幕)會議同期舉辦了“食品檢測樣品前處理專題論壇”,......
奧地利科學家的開發的一種新工具能預測一個國家未來最多30天內面臨食物獲取不足(或糧食不安全)的個體比例。作者指出,這種工具有望指導面臨糧食不安全風險的國家制定決策,從而做出更及時的響應。相關研究近日發......
《食品工業科技》開始征稿啦!1979年創刊,國家綜合性科技期刊,輕工行業優秀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北京食品學會“突出貢獻單位”。本次征稿范圍如下圖所示,欄目設置為:未來食品、研究與探討、生物工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