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科學年會2022心力衰竭的一項研究,目前一些國家認為安全的飲酒水平其實與心力衰竭的發生有關。
研究作者、愛爾蘭圣文森特大學醫院的Bethany Wong說:“這項研究進一步證明,對飲酒應采取更加謹慎的態度。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酒精對心臟造成的傷害,如果你不喝酒,就不要開始;如果你喝酒,那就將每周飲酒量限制在一瓶葡萄酒或三罐半500毫升4.5%的啤酒以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歐盟是世界上飲酒最多的地區。盡管眾所周知,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一種稱為酒精性心肌病的心力衰竭,但來自亞洲人群的證據表明,少量飲酒也可能有害。
Wong說:“由于亞歐人群存在遺傳和環境差異,這項研究調查了有心力衰竭風險的歐洲人或有心力衰竭前期的歐洲人,其在酒精與心臟變化方面是否存在聯系。這一人群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控制酒精等風險因子,因此了解安全水平至關重要。”
這項研究包括744名40歲以上的成年人,他們或因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而有發生心力衰竭的風險,或是心力衰竭前期(有危險因素和心臟異常,但沒有癥狀)。平均年齡為66.5歲,其中53%為女性。這項研究排除了有癥狀(如呼吸短促、疲勞、運動能力下降、腳踝腫脹)的原飲酒者和心力衰竭患者。研究人員使用超聲心動圖測量參與者的心臟功能。
該研究使用了愛爾蘭10克酒精為一標準單位的定義。參與者根據每周飲酒量進行分類:無;低(少于7個單位);中(7~14個單位);高(超過14個單位)。
研究人員分析了飲酒與心臟健康之間的關系,分別報告了高危組和心力衰竭前期組的結果。在高危組,心臟健康惡化被定義為進展至心力衰竭前期或癥狀性心力衰竭。對于心力衰竭前期組,心臟健康惡化被定義為心臟功能惡化或進展為癥狀性心力衰竭。這些分析調整了可能影響心臟結構的因素。
在高危組中,中等或高酒精攝入量與進展至心力衰竭前期或癥狀性心力衰竭之間沒有關聯。在心力衰竭前期組,與不飲酒相比,中等或高酒精攝入量使心臟健康惡化風險增加4.5倍。沒有發現低酒精攝入量有保護作用。
根據阿爾茨海默病協會(Alzheimer'sAssociation)的統計,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癡呆癥形式,占癡呆癥病例的60%至80%。雖然當前的研究表明酒精使用障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種風......
英國科學家對約2.1萬英國人開展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只喝一小杯葡萄酒都有可能導致患上老年癡呆癥或帕金森病。這項迄今規模最大的研究表明,飲酒會抑制一種控制人體對礦物質吸收的激素,從而加劇認知衰退。相......
5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內科教授卜軍團隊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發表論文指出,熬夜或夜班工作等晝夜節律紊亂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再灌注術后心肌損傷,并導致長期臨床預后不良。該雜志......
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科學年會2022心力衰竭的一項研究,目前一些國家認為安全的飲酒水平其實與心力衰竭的發生有關。研究作者、愛爾蘭圣文森特大學醫院的BethanyWong說:“這項研究進一步證明......
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科學大會2022年心力衰竭發表的研究,目前一些國家認為安全的飲酒水平與心力衰竭的發展有關。 愛爾蘭都柏林圣文森特大學醫院的研究作者BethanyWong博士說:“......
酒,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飲酒是世界范圍內導致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因素,酗酒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甚至與某些癌癥密切相關。通常,人們認為適度飲酒有益于健康,但事實并非如此......
春節即將來臨,你準備好在酒桌上,同各路好漢一決高下了嗎?可如果因為一時貪杯,喝壞了身體,那可就得不償失了。當地時間1月12日,美國科學家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急性飲酒極有可能引發心房顫動。這項研究無......
春節將至,國家衛健委提醒,#吃藥和喝酒一點都不配#!尤其是正服用下面這些藥,千萬別喝酒:①頭孢類藥物;②對乙酰氨基酚片;③降壓藥;④阿司匹林;⑤鎮靜催眠藥;⑥抗癲癇藥;⑦降糖藥…大量飲酒會影響許多藥物......
——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程勁松教授專訪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中國的酒文化源來已久,從“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到“葡萄美酒夜光杯”,再從“一曲新詞酒一杯”到“潦倒新停濁酒杯”。酒被古人用來寄情托......
近日,白酒院士事件持續發酵,與此相關的白酒品牌“院士酒”亦受到外界關注。多位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一款名叫“院士酒”的白酒產品,并將其與茅臺集團總工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一事放在一起討論。截圖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