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出版的《科學》雜志刊登報道,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專訪主要內容:
饒毅:雖然我不再是院士候選人了,但我并不主張廢除該(院士評選)制度。院士制度和中國的行政權力形成一種平衡;至少院士說的話,管理層會聽。院士評選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平的。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們是十分獨立的,他們的投票不是那么容易受影響的。院士制度并不是問題所在。問題在于中國文化——對官方頭銜看得比較重,所以很多人都在追求院士這種終身榮譽,包括一些官員。
饒毅:我從不會去取悅任何政府,而官方也不會讓我這么做。在我宣布不再參加院士評選后,我曾提交辭呈,希望辭去北大生命科學院院長一職,因為一個非院士身份的院長有可能會對院內其他人競選院士帶來不好的影響。不過北大沒有接受我的辭職。
饒毅:我仍然對中國的科教有信心。我所在的大學一直都支持著我,國家領導人也支持(我和其他回國的科學家)。我選擇回來是正確的決定。有人說我的落選會讓其他在海外有建樹的科學家不敢回國,我想對他們說的是,比起呆在國外,回國更加讓人興奮。我正在寫一篇博文,提出與在生命科學領域、和我有類似教育研究經歷的院士競賽,看看今后10年,誰能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出有意義的貢獻。我這么做,是希望比我優秀的科學家能在未來當選院士。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公眾號發文指出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存在“任人唯親、近親繁殖”問題,再次揭露學術界的陰暗面。饒毅一直敢于正視學術腐敗,多次指出選拔使用不當等弊端。此舉令人欽佩,也顯示學術......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張端鴻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近日,有網友爆料,一位剛入職四川大學的老師疑似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爆料者稱,這位教師在任職華南理工大學時,與其課題組中的一位博士生發生婚外情,并帶這位博士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51.shtm編譯|卜金婷近日,一篇發布在預印本網站arXiv的論文掀起了眾怒,多位合著者紛紛要求......
2023年4月9日,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微信公眾號平臺正式上線運營。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由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講席教授饒毅和知名神經生物學家梅林教授創建,是北京市政府批準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
嬰兒的母系依戀關系是哺乳動物的首要社會行為。嬰兒依戀行為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2023年3月2日,首都醫科大學饒毅及劉琰共同通訊在Neuron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andcellularmec......
【本文發表于2019年英文《內分泌與代謝趨勢》雜志,評論迄今廣為流傳的有關腎上腺素的科學史錯誤】本文指出生物醫學史上有三個錯誤與腎上腺素有關:一是誤認為第一個激素是胰泌素,二是誤認為化學分離純化腎上腺......
2023年1月9日,蘇州工業園區重大科技領軍企業蘇州華毅樂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蘇州GMP基地正式開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倪乾,園區科協主席、科創委副主任、科技招商中心主任肖詩滔,華毅樂健科學創......
因為多種原因,今天,是否接種疫苗,是否接種國產疫苗,都成為了問題。反對接種疫苗的原因,包括:1)在西方一直有人反對強制接種疫苗,認為需要留有個人選擇的自由。但是,西方各國政府普遍強制接種是保護人民所必......
親兄弟,明算賬。一起搞科研的合作者們都應將此奉為圭臬。它可以避免在合作論文署名排序的過程出現爭議。這不,阿聯酋哈利法大學的助理教授納伊姆(NaimRashid)就曾經兩次碰到這樣的糟心事,甚至和好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