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教授徐洛浩課題組以中國特有家雞品系胡須雞為材料,在國際上率先繪制出首個家雞全基因組圖譜。2月13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家雞基因組完成圖的演化分析》為題,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這是繼去年人類基因組完成圖公布以來,首個發表的脊椎動物基因組完成圖,也是基因組完成圖譜繪制技術首次在經濟動物中的應用。
近年來,我國肉雞自主育種不斷取得突破,但因起步晚、種質資源積累不足等原因,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仍較為落后。分子育種技術的發展有望加速肉雞育種進程,但其依賴的家雞全基因組圖譜目前仍不完善。家雞基因組完成圖的繪制,是精準分子設計育種的重要基礎,是國內外同行緊密攻克的難題之一,對肉雞遺傳育種工作的推進、實現肉雞種業彎道超車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目歷時兩年半,團隊成員采集到惠陽胡須雞家系樣品,利用長讀長測序技術,完成一只母雞的全基因組圖譜繪制,鑒定了原先基因組組裝中所缺失的6條染色體。基于此,研究人員繪制了脊索動物染色體演化全景圖,重構了45條脊椎動物祖先染色體。同時,闡明了家雞著絲粒的起源、序列構造及多樣性。此外,課題組精細刻畫了W性染色體的表觀遺傳學特征。
通過該項目,課題組在國際上實現首個經濟動物的全基因組完成圖繪制。該成果為理解脊椎動物基因組演化和染色體生物學提供了新的認識,為家雞遺傳育種提供了重要基礎,具有重大科學意義。
據悉,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淡水魚類資源與生殖發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南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西南大學教授徐洛浩、揚州大學教授常國斌為本文通訊作者,福建師范大學副教授黃鎮、西南大學博士徐棗旭、揚州大學副研究員白皓為共同第一作者。
開啟或關閉基因的能力是我們在細胞、個體甚至在健康和疾病方面觀察到的多樣性的基礎。這個過程被稱為基因轉錄,涉及到將儲存在我們的DNA中的信息轉化為RNA。在此之前,科學家們一直依靠不精確的圖解和間接的實......
大多數的癌癥都會表現出非整倍性,但其在腫瘤發生中的功能性意義卻是頗具爭議的;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上題為“Oncogene-likeaddictiontoaneuploidyinhum......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團隊設計了一種人工智能(AI)醫療工具,可快速解碼腦腫瘤的DNA,以確定其在手術過程中的分子身份,而現有方法需要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才能獲得這些關鍵信息。研究成果7日發表在《醫學》雜志......
堿基編輯器是基于CRISPR/Cas9發展的新一代基因組編輯技術,可誘導單個堿基的突變,而鮮有關于特異性介導A-to-G和C-to-G雙突變的堿基編輯工具的研究。此外,關于堿基編輯系統與染色質環境之間......
成語有云:畫蛇添足,形容做事多此一舉。但蛇真的無腳嗎?爬行動物專家認為,蛇的祖先是蜥蜴,在遠古時期,蛇是有腳的,只是在演化過程中慢慢失去了。近日,這一說法得到了進一步證實。經過5年的研究,基于大規模多......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破碎的染色體片段在重新排列之前被拴在一起;破壞系鏈可能有助于防止癌癥突變。健康的細胞努力維持我們DNA的完整性,但偶爾,一條染色體會從其他染色體中......
日前,由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26個科研單位聯合開展研究,繪制出了基于36個族群的中國人泛基因組參考圖譜,相關成果于北京時間14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發表。這也是我國科學家首次自主進行......
谷子即小米,起源于中國,作為糧食作物深受老百姓喜愛。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特色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團隊,通過對谷子種質資源的基因組分析,組裝了首個谷子高質量圖基因組,系統闡明了......
5月31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刁現民團隊完成的最新研究論文遴選為植物科學領域的近期標志性論文,該研究發掘了谷子籽粒產量重要基因SGD1,并揭示了其調控禾本科作......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遺傳資源研究團隊利用廣東秈稻核心種質開展基因組多樣性和基因發掘工作,在鑒定廣東秈稻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和育種選擇基因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Rice。該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