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這種風靡生物醫學界的基因編輯技術,終于逼近人體臨床試驗。
6月21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顧問委員會批準了一項申請,即利用CRISPR-Cas9強化依賴于患者T細胞(一種免疫細胞)的癌癥療法。
人類T細胞(小)即將在臨床試驗中經過CRISPR技術修飾,用于靶向抵抗癌細胞(大)。
“癌癥細胞療法非常具有前景,但絕大多數利用這種療法的人患的是會復發的病癥。”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理學家、該研究負責人Edward Stadtmauer說。他表示,基因編輯能夠增強類似療法,并剔除它們對癌癥以及身體免疫系統的弱點。
首例臨床試驗規模不大,旨在檢測CRISPR是否可在人體中安全使用,而不是它是否能有效治療癌癥。該試驗本身并沒有預算,而是得到了今年4月由臉譜網前總裁Sean Parker建立的免疫基金的支持。賓夕法尼亞大學將制作基因編輯細胞,并招募及治療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中心醫院的患者。
研究人員將從18名罹患若干種癌癥的患者體內去除T細胞,對它們進行3個CRISPR基因編輯。其中之一將會在一種蛋白中插入一個基因,用來偵察癌細胞以及讓T細胞靶向它們。第二個編輯是去除可能干擾這一進程的自然T細胞蛋白。第三個基因編輯是防御性的,將會去除識別T細胞的蛋白基因,阻止癌細胞讓其失去功能。接下來,研究人員會把這些經過編輯的細胞輸入患者體內。
“去年,對CRISPR技術的興奮就已經可以預期到這一步。”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安德森腫瘤中心免疫學家、NIH重組DNA研究咨詢委員會(RAC)委員Dean Anthony Lee說,該委員會負責評審這份報告。他表示,CRISPR會讓基因組編輯變得更加容易,從而讓這種療法可迅速向前推進。
RAC負責評審在美國進行的包括DNA修飾在內的所有人體臨床試驗的申請。Stadtmauer的團隊現在要做的就是讓美國監管者和他們所在機構的評審委員會相信這一技術,并批準相關試驗。賓夕法尼亞大學免疫學家、該項目科學顧問Carl June說,臨床試驗項目可能在今年年末啟動。
其他的試驗或許也不遙遠。例如,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愛迪塔斯生物技術公司已經表示,希望在2017年將CRISPR技術應用于臨床,治療一種罕見的失明癥。然而,RAC員工表示,他們尚未接到評審該試驗的請求。
CRISPR技術吸引了極大的注意力,是因為它簡便易用,然而T細胞試驗并非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疾病以證明其效能的首例臨床試驗。2014年,June曾利用一種叫作鋅指蛋白核酸的基因編輯技術開展臨床試驗。
該團隊從12名艾滋病患者體內采集了血液樣本,去除了在T細胞上可編碼一種蛋白使病毒靶向該細胞的基因。他們希望這樣做能夠阻斷對T細胞的感染。研究結果令人鼓舞,現在這種技術已在臨床中用于若干其他疾病治療。
CRISPR比其他基因編輯用起來更加簡便,并且一次可以更好地編輯多種基因,June表示,當前的挑戰是克服CRISPR“脫離靶標”編輯的傾向,這些都是身體系統切斷或讓計劃之外的基因組產生突變的例證。盡管有防御措施,但免疫系統可能依舊會攻擊經過編輯的細胞。
在RAC會議期間,委員會最大的一個擔憂是潛在的利益沖突。除了其他經濟牽連之外,June與瑞士制藥公司諾華有著關系牽扯,擁有T細胞計數專利,可能會受益于此次臨床試驗的成功。June謝絕透露利益沖突的詳細內容,但卻表示他所在的賓尼法尼亞大學會采取措施應對該問題,比如他不會參與到患者挑選中。
若干RAC評審建議不讓賓夕法尼亞大學挑選患者,而是讓其他機構來挑選,但這一規定并未寫入最終的批準要求中。然而,RAC委員會表示,他們對這項實驗會非常小心。
“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上曾發生過一次很嚴重的沖突。”伊利諾伊州西北大學生物倫理學家 Laurie Zoloth說。有一個名字Jesse Gelsinger出現在討論過程中,這名18歲的患者在1999年參與賓夕法尼亞大學一項早期基因治療試驗時死亡。隨后的調查發現該研究存在很多問題,包括對該療法不良作用的動物數據未作上報,以及研究人員在研究結果上的財政資助問題等。
但是加州斯坦福大學生物倫理學家、RAC委員Mildred Cho則認為,一項新療法在動物實驗中的安全性作用是有限的。“我們通常需要信仰的飛躍。”
一項針對基因編輯小麥的田間試驗表明,這種小麥在烘烤時產生的丙烯酰胺(一種潛在致癌化合物)較少。相關研究2月9日發表于《植物生物技術雜志》。此前對嚙齒動物的研究發現,丙烯酰胺會導致癌癥,但它在人體內的危......
2月11日,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過去近5年,賀建奎出現在“生物技術治理共同體研討會——回望未來:CRISPR與社會價值”學術會議線下會場。他在報告中提起自己最近在做DMD(杜氏肌營養不良癥)基因編輯治療藥......
1月30日,榮昌生物制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331.SH/09995.HK)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準泰它西普(RC18,商品名:泰愛?)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
用基因編輯技術修復Tamyb10基因的功能,創制抗穗發芽紅麥。中國農科院供圖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綠色輕簡超級稻遺傳解析與分子育種創新團隊聯合作科所等單位成功創制抗穗發芽紅麥,成功將......
關于公開征求《非阿片類術后鎮痛新藥臨床試驗設計技術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非阿片類術后鎮痛領域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創新藥和改良型新藥逐年增多,為科學引導和規范我國此類藥物的臨床研發,藥品審評中心組織撰寫了《......
CRISPR/Cas9是源自細菌獲得性免疫系統的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在化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及基因治療中具有潛在應用前景。CRISPR/Cas9技術使用引導RNA(single-guideRNA,sgR......
北京11月27日電據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發表的一項研究,在CRISPR基因編輯系統的基礎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工具,可以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式剪除有缺陷的基因并用新基因替換它們。......
?基因編輯“工具箱”加速迭代之際,人們仍在期待一款真正安全有效的基因編輯療法落地。?一位美國醫療行業分析師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面對罕見病市場、技術和倫理問題,基因編輯技術的資本投資確實到了需要慢下來的時......
CAR-T細胞療法一直廣為人知,CAR-T細胞在腫瘤免疫治療方面擁有諸多優勢,它可以利用非限制性的形式特異識別和殺傷表達特定抗原的癌細胞,以單鏈抗體(singlechainantibodyfragme......
非病毒工程改造的免疫細胞可用于個性化治療癌癥,英國《自然》雜志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了這一改造細胞的重大進展及其人體臨床試驗。該方法使用CRISPR基因組編輯(一個源于細菌的系統),生成了患者特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