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代謝性骨病,以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及骨微結構改變為特征,多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的嚴重后果為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輕微創傷時或日常活動中即可發生的骨折,以脊柱、髖部和前臂為好發部位。發生骨折會導致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病殘率和死亡率明顯增加。骨質疏松癥重在早期預防,這比治療更為現實和重要。[1][2]
骨質疏松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松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于骨質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為特征。
“我國骨關節炎的發病率高達8.1%,按人口為14億進行估算,我國骨關節炎患者約有1.1億人,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據。但我國居民對骨質疏松癥的認知普遍不足,骨密度檢測率亟待提高。”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學系主任......
許多被確診患有骨質疏松癥的患者都恐懼運動,認為運動會增加骨折的風險。事實上,這種擔憂大可不必。規律及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和骨骼質量,并提高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反而能夠減少患者出現摔倒和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23.shtm 中新網上海2月24日電(記者陳靜)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高,極易繼發骨折,致死......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說起骨質疏松,老年朋友特別關注。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近三成患有骨質疏松癥 。這個病有哪些臨床表現?除了老年人,還有哪些人群需要特別關注?骨質疏松癥......
圖皮膚角質細胞分泌胱抑素-A(Csta)調控骨代謝的作用模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172507、81700783、81991511)等資助下,南方醫科大學黃彬團隊在骨質疏松癥發生機制方......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謝黎煒團隊聯合廣州中醫藥大學周經緯教授團隊,利用多技術平臺聯合分析結合揭示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發表于《組合化學與高通量篩選》(Combinatori......
當地時間7日舉行的2022年美國心臟協會(AHA)高血壓會議上公布了一項新研究,當在年輕小鼠中誘導高血壓時,它們的骨質流失和骨質疏松癥相關的骨損傷與老年小鼠相當。這一發現或有助于研究人員識別在人類骨骼......
據研究顯示,骨質疏松多發于糖尿病病史較長的老年患者,早期可無明顯癥狀。然而,隨著病程進展,患者可逐漸表現為骨骼疼痛,以腰背部疼痛最為常見,此時,糖尿病患者發生骨折的風險也就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而逐步升......
近期,一項對5500多名成年電子煙使用者進行的新研究發現,使用電子煙與脆性骨折的患病率高相關,電子煙可能對骨骼健康有害,即便是年輕人也不例外。研究結果發表在22日《美國醫學開放雜志》上。脆性骨折被定義......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670807、81871822、82072504)等資助下,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謝輝團隊發現自主神經通過調節骨細胞神經肽Y的分泌來調控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成骨、成脂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