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882.shtm
“我們的教育一直在用過去的知識教給現在的學生,希望他們去解決未來的問題。”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三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高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需要培養學生的一般性能力,特別是學習力、思想力和行動力,從而培養其創造力。
?
高松接受采訪。中山大學 供圖
高松介紹,今年,中山大學迎來建校100周年。100年來,中山大學始終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培養了近50萬畢業生。中山大學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在廣州、珠海、深圳這三個灣區核心城市辦學,今年還將到香港設立高等研究院,擴大開放合作。
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如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面對記者的提問,高松分享了30多年前自己還是碩士研究生期間的科研故事。
“30多年前,我在北大讀碩士期間到廣州珠江冶煉廠做稀土分離的工業放大。”他說,期間,自己意外地碰到了一個難題,稀土料液進到萃取槽后變成一團漿糊。“文獻里沒有現成答案,我只能動手做實驗,摸索各種辦法,終于找到了一種破乳劑,解決了這個問題。”
高松說,他本人的學術生涯,也是在不斷突破自我,不斷學習、發現和開拓新的前沿領域:從首次發現金屬有機單離子磁體,到首次合成鐵磁與鐵電有序共存的分子材料,再到探索將磁性分子用于量子信息和分子診療。
“從我自身的學習、研究和教育工作經歷,我意識到,現實中我們碰到的問題很多都是不確定和復雜的,單一的學科專業也很難解決。”他介紹,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思想力和行動力,從而培養其創造力。而培養創造性人才,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參與高水平研究。
高松認為,創造力人才的戰略內涵在于能夠引領未來,應具備三大不可或缺的能力。強大的自我學習能力,在未來面對新問題、想要學習時能自我學習;強大的思想力,在不斷思考、探索和質疑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新問題、實現新突破、產生新創造;強大的行動力,知行合一,在真實世界里采取有效行動。這三者相乘便是創造力。
勇擔主力軍使命任務
“那么如何培養創造力呢?我認為,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通過讓學生參與高水平研究來培養。”高松說,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基礎研究和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的主力軍。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而高校是這三者最集中的交匯點。
“我擔任人大代表以來,兩年的建議都與發揮高校這個交匯點和主力軍的作用有關。”去年,高松建議提高對于研究型大學基礎研究的穩定性支持比例,提升對高校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
今年全國兩會上,高松建議,要優化競爭性經費管理,更好地激發科研工作者和所在單位的積極性,從而推動產出前沿科學和未來技術。“這既有利于培養創造性人才,又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形成新質生產力。”
高松表示,因為科研經費是科研工作的基礎支撐,是保障激勵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一環,科學合理地完善科研經費制度非常關鍵。
為此,他建議優化我國科研經費管理,分類管理科研項目,擴大科研經費“預算包干制”試點范圍,為杰出科學家和基礎研究領域優秀青年人才提供穩定長期的支持,鼓勵青年學者長期潛心基礎研究,完善運行成本補償機制,激發承擔單位積極性,保障科研長期健康發展。
已培養近50萬畢業生
高松還提到,今年,中山大學將迎來建校100周年。
“100年來,中山大學始終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培養了近50萬畢業生,一代代中大人‘為社會福,為邦家光’,始終將個人發展融入到國家民族的復興偉業。”他說。
中山大學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于1924年親手創辦,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共同創建的大學。100年來,學校匯聚一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名家大師,培養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近50萬畢業生接續奮斗,投身國家的發展建設,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貢獻。
“100年校慶是中山大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學校將以此為契機推進一系列工作,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高松說。
高松透露,今年,中山大學將去香港建立高等研究院。他表示,中山大學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實力的綜合性大學之一。中山大學在香港建設研究院,將有助于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更好地吸納全球高端人才到中國工作,服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0/531421.shtm10月11日,科幻電影《749局》科影融合特別場在京舉行。電影主創團隊與科技領域相......
10月11日,甘肅省迎來了職業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大學正式揭牌成立。這一歷史性時刻標志著歷經六十八載發展的甘肅省唯一一所林業類高等院校,正式邁入了本科教育的新階段,開啟了新的征......
”標志性科考活動獲系列重大突破 “第二次青藏科考標志性科考活動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科考主體任務已經基本完成,這次科考從天到地、從冰到水取得了全方位的進展。”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
關于確定2024年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名單的通知北京市、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山東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陜西省、青海省生態環境廳......
10月8日,華中農業大學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團隊梅之南教授和楊慶勇教授課題組,發布了首個專門面向菊科植物的多組學數據庫平臺——AsteraceaeMulti......
實驗桌上堆放著精密儀器和焊接工具,電腦上是正在運行的電路圖,一頁頁寫滿了數據、畫滿了圖樣的紙張在桌面鋪開,各式或大或小的電子元件前,南京郵電大學工程實驗教學部創新中心副主任郝學元正在埋首研制電工電子實......
近日,記者從中國計量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蜜蜂與蜂產品學研究團隊主持的兩項推薦性國家標準《GB/T44349-2024 蜂花粉總多酚的檢測福林酚試劑比色法》和《GB/T44350-202......
10月10日,由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組織并主持召開的“面向軟性物料的多級賦碼追溯柔性包裝生產線研制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議在廣東佛山舉行。經專家鑒定,該項目成果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記者獲悉......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組培與轉基因團隊在全球率先獲得了橡膠樹CRISPR/Cas9純合基因編輯橡膠苗。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經濟作物和產品》(IndustrialCropsandProd......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香(大)蕉栽培生理生態研究組從森林鏈霉菌2-6中分離獲得抗枯萎病菌(FocTR4)的活性物質FluvirucinB6,解析了該抗真菌物質的抑菌作用位點及抑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