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浩瀚,有一道星光被冠以北京理工大學之名。9月24日,“北理工星”命名儀式舉行。這顆星的名字,是為了表彰紀念北理工研制了新中國第一臺大型天象儀,并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預研發揮了作用。
這顆小行星的國際永久編號為9442。前兩位數字“94”,代表著北京理工大學1940年誕生于延安,它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
一大批來自學校的智慧,已在浩瀚宇宙閃閃發光:交會對接技術為歷次“太空之吻”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在太空發射任務中使用和驗證空間帆球技術;在太空開展空間科學生命實驗……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軍表示,在建校82周年之際,同時也是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關鍵時刻,“北理工星”的命名意義重大。“北理工星”將如一盞“明燈”,指引、督促著他們探索未知宇宙,擁抱更廣闊的世界。“北京理工大學將凝心聚力、踔厲奮發,全身心投入到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實踐中,以高質量發展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張軍說。
高等學校已在許多領域,貢獻著創新智慧,發揮著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
今年7月7日,清華大學張林琦教授團隊領銜研發的新冠病毒抗體組合藥物——新冠單克隆中和抗體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在中國上市。
從最初的中和抗體篩選到應急批準上市,這款國產新冠病毒特效藥只用了不到20個月時間;到上市也僅又過去了7個月。整個藥物研發的過程,就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每一步,都沒有踏錯。
疫情初期,張林琦就意識到,要真正抑制新冠病毒,靠單個抗體可能不行,提出了“抗體對”的策略。此前,他已經和病毒打了幾十年交道。張林琦的思路是篩選出兩個抗體藥物,讓它們成為最佳拍檔、協同作戰。后來,團隊在206個優秀中和抗體中,敲定了安巴韋單抗(BRII-196)及羅米司韋單抗(BRII-198)。
面對疫情快速行動,是高校科技創新力量交出的答卷之一。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指出,過去10年,高校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立足“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一批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科技成果。
10年來,高校獲得全部國家自然科學獎的67%、國家技術發明獎的72%,連續3年牽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在神舟飛天、北斗組網、羲和逐日、高速鐵路、C919大飛機、港珠澳大橋等一系列大國工程中,數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問題的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高校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北京大學副校長孫慶偉介紹,北大充分尊重學術自由,強化以學術貢獻和創新價值為核心的評價導向,寬容失敗,鼓勵探索,引導更多的科研人員甘坐“冷板凳”、勇闖“無人區”。他舉了個例子——北京大學工學院的張信榮教授團隊,深耕二氧化碳研究和應用領域20多年,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團隊幫助國家速滑館控制冰面溫差,提升制冰效能,打造出“冬奧史上最快的冰”。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考察北京大學時強調,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北大將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進一步強化有組織科研,將基礎研究與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轉化為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驅動力,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孫慶偉說。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會長瞿振元評價,10年來,高校創新綜合實力實現了躍升。高校在國家科技創新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在基礎前沿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產出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對接國家戰略、國家需求更加緊密,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關鍵動能。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他熱切期待下一個10年,高校科技力量能夠為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民政部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國科技領域社會組織超過4萬家,其中民政部登記全國性社會組織236家、國際科技組織17家。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度,各類全國性科技學術社團開展學術研討7000余次,舉辦展覽5......
7月10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國科協指導,中國科技館和中國石化主辦的“一滴油的奇妙旅行”互動科普展在中國科技館開幕。中國科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石化、中國科技館、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等有關方面同志出席開......
日前北大、清華、浙大、武大等多家高校陸續宣布對社會公眾開放校園并公布了詳細的預約方式北京大學7月8日,北京大學將恢復校園預約參觀通道,訪客可提前7日通過“參觀北大”微信小程序進行預約。每日可預約時段為......
近年來,每當高考成績公布后,國內知名高校間便會打響“招生大戰”,并在其間暴露出各種問題。原本各名校已占盡招生優勢,但為了爭搶高考“高分”考生,依舊不惜血本,影響相當惡劣。應該說,名校本不想這樣——僅人......
6月29日,多所高校停用微信支付一事沖上熱搜。此前,西北大學發布公告稱,因騰訊公司微信支付將于7月1日起對校園場景用戶進行精細化管理,除收學費外,其它收費均會受到限制并收取0.6%的手續費。為維護師生......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單位和6個地方、為期2年的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拉開序幕。可以認為,以此為標志,本輪改革從以“破”為主的......
本報記者杜雨萌6月21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論科技自立自強》,原原本本學原文讀原著、認認真真學思想悟原理,緊密結合國資央企實際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會議認為,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各有關單位:同步輻射聯合基金由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與科研部于2009年共同設立,旨在促進我校科研人員依托合肥同步輻射光源開展交叉學科的前沿研究和先進技術類的探索及協作開發。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承擔了國家重......
記者6月21日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通知,要求規范做好高校畢業生去向登記。高校要指導本校畢業生(含結業生)在離校前及時使用去向登記系統(由各省份確定的全國登記系統或省級登記系統)自主登記個......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制度的通知教學廳〔2023〕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省、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