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R. Ernst教授會晤瑞士步琪有限公司Christian Zwicky,就其諾貝爾獎獲獎之路進行交談。
諾貝爾獎獲獎者、ETH教授Richard Ernst相信:只有人們擁有了廣闊的知識面,才能得以了解某一領域中的復雜問題。正如一位著名的哲學家曾經說過的:“如果僅僅只專研化學,那最終也無法得其精華。”因此在采訪過程中,這位科學家一再強調:培養廣泛的興趣對每個人都至關重要,從中我們可以獲取豐富的經驗、理解世間萬物間的聯系,而這些真理使爾等得自由。這位諾貝爾獲獎者在談話期間經常描繪到即使是在不同領域,例如:化學和音樂、化學和西藏藝術間,均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而存在于這些不同領域間的差異是可以通過探索某種途徑進行互補的,此時科學家和人們所具備創造能力、革新能力便是重中之重。
基于以上原因,Richard Ernst感謝BUCHI產品給化學家帶來更多革新機會和靈感來源。“眾所周知,BUCHI研發銷售的產品大部分是由玻璃組成的。”而這一特性將帶來長久的優勢,當使用BUCHI的儀器時,整個工作過程可視化,而無須盲人摸象般跟著感覺走。Ernst教授闡述:實驗過程中的不僅重視手工操作還應明悉洞察,這就需要手腦并用。正因如此,Ernst教授更樂于在實驗室內工作。“對化學家而言實驗和過程干預都是非常重要的”。而BUCHI的儀器正是理想之選。
“你會問化學和音樂的共同點為何?”- 音樂既為光譜學
在ETH獲得博士學位后,Richard Ernst急切地期望能學以致用,逃出象牙塔。他來到了美國從事工業研發工作,并在那里度過了有趣的5年。時至今日,他似乎對再次回到ETH仍感到懊悔:“大約回來后的九至十個月,我都有些神經衰弱了。”然而,熬過最初的那段低落后,他便進入了職業生涯中的高峰期,并最終在1991年獲得了諾貝爾獎。當得獎信息傳到他耳中時,他正安坐在飛機內,飛越英格蘭的上空。“當時機長走向我,并問我是否是Ernst?我回答‘我是,但請讓我安靜片刻,我想打個盹。’”然而機長掩飾不住興奮之情,他認為Ernst現在可不是休息的時候,因為他剛獲得了諾貝爾獎。顯然,這是從莫斯科到紐約途中令人激動的一刻。在會晤臨近尾聲時,瑞士步琪有限公司市場部兼研發主管Christian Zwicky就步琪公司未來的發展向這位諾貝爾獲獎者討教時,他回答道:“請繼續保持現狀,你們是制造行業中的一個閃光點。每天都在輸送著可靠完善的產品。”
截至2022年9月3日,GreggL.Semenza至少糾正了6篇文章,撤回了5篇文章。其中,在2022年9月2日,GreggL.Semenza撤回了4篇PNAS文章。2019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聯......
弗蘭克·威爾切克和阿道夫·普拉森西亞在訪談中當今的科學領域中充滿了科學家和人文學者之間的對話和互動。新知識的前沿是跨越傳統學科界限合作的產物。我相信,新知將在不同研究背景的科研人員一起解決具體問題時碰......
2013年11月19日,《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自然》雜志都登了同一條訃告。諾貝爾委員會官網也放上一張黑白照,以示悼念。這個普通的日子里,因他去世,世界顯得格外灰暗。他叫弗雷德里克·桑格。一個鮮......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于北京時間10月6日17點45分正式揭曉,由來自德國的BenjaminList和來自美國的DavidMacMillan兩位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不對稱......
諾貝爾物理學獎新聞發布會: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真鍋淑郎(SyukuroManabe)和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Hasselmann)、喬治·帕里西(GiorgioPar......
北京時間2021年9月25日零點,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theLaskerAwards)公布,三位在光遺傳學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獲得阿爾伯特·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獲獎理由:發現了可以激......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10日改為線上舉行,活動地點也首次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英國科學家羅杰·彭羅斯以......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大會在中國科協指導下,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中國國際經濟技術......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大會在中國科協指導下,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中國國際經濟技術......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L.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