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925.shtm
2月24日是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百歲生日。2020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成員曾來到黃旭華辦公室采集手模,并記錄下了黃旭華院士的風采。在黃旭華院士百歲生日前夕,項目組將他的手模寄往武漢,祝他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2020年8月19日,正是“火爐”武漢最熱的時候。項目組早早起床,吃完熱干面,已經渾身是汗,匆忙趕回賓館重新換上衣服,按照約定時間抵達黃旭華院士所在單位。
一位鶴發童顏、衣著樸素的老人,拄著拐杖,蹣跚而至。“請問……是黃院士嗎?”項目組試探地問,面前樸實無華的這位老人,讓人很難與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核潛艇事業的先驅者和奠基人聯系在一起。
黃旭華院士(項目組供圖)
老人點點頭,露出和藹的笑容。已是鮐背之年的他,仍堅持每周到辦公室工作。雖然已是96歲高齡,但黃旭華院士身體非常好。“從我的家到辦公室,剛好1000步。”他對于自己的“鍛煉方式”非常自豪。
“參加會議,我經常是三個‘最’,年紀最大,工齡最長,黨齡最長。”黃旭華笑著說。黃旭華1924年生,1949年入黨并參加工作,無怪乎經常是“三個最”。“有資料說您是1924年生,有的說1926年,哪個正確呢?”“身份證上是1926年,以身份證為準吧。”他的回答引來大家哈哈大笑。
黃旭華說自己“黨齡最長”,聽起來輕描淡寫,項目組事后才知道,他于1949年春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特務來學校抓人,黃旭華因反應機敏躲進宿舍水房逃過一劫,而他的同班同學共產黨員穆漢祥則不幸被特務抓住,20多天后被殘酷殺害。
采集過程接近一個小時,項目組幾次請黃旭華去沙發椅上休息,但他堅持在離項目組最近的椅子上坐著,看著大家,陪大家說話,直到全程結束才起身回到沙發椅上,顯示出他對項目組的工作很重視、很尊重,對年輕人也很愛護。黃旭華的身邊工作人員提起他,首先說起的不是他的技術、貢獻,而是他關懷職工、體恤家屬的動人故事與見微知著的感人細節。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得他在核潛艇研制過程中得到了領導的賞識、同事的信任、下屬的支持,順利推進。
手模采集拍照留影,一開始他表情略微不夠自然,他的秘書掏出手機給他一邊拍照,一邊說:“這張要發給李阿姨(黃旭華夫人李世英)看。”黃旭華瞬間露出溫情的笑容。
1956年黃旭華與李世英在家中舉辦婚禮時的合照(黃旭華供圖)
黃院士稱夫人李世英為“三品”夫人,集品德、品質、品味于一身,家庭美滿。一家人酷愛音樂,經常舉行家庭音樂會,從俄語唱的俄羅斯民歌,英語唱的美國黑人歌曲,到《歡樂頌》《陽關三疊》《米賽亞》《圣誕之歌》,曲目廣泛,其樂融融。
黃旭華院士與手摸采集團隊合影(項目組供圖)
手模采集完成后,項目組希望他寫一句寄語送給全國的青少年,一開始他予以婉拒。項目組再三請求,說其他科學家都題了。他的秘書見狀說:“請你們先回避,我們商量一下。”過了一會秘書說:“請你們進來吧。”黃旭華拿著一張白紙,準備題詞。只見他寫道:“一句誓言,一輩子事業。”
黃旭華手寫寄語(項目組供圖)
作為最先進的海軍裝備之一,核潛艇誕生于1954年,美國、蘇聯等都先后擁有了核潛艇。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潛心參與核潛艇研制,母親和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父親和二哥去世他都沒有回家,家里有很多怨言。后來他的工作逐漸解密,母親把兄弟姐妹召集在一起,說了一句話:“三哥(黃旭華)的事情,大家都得諒解。”就講了這么一句話,讓黃旭華熱淚盈眶。
2014年黃旭華被評為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他在采訪中說道:“從1958年以來,我沒有離開這個崗位,我獻出了一生,我無怨無悔。”“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也許是黃旭華一輩子最好的寫照。
題完詞,項目組希望像其他科學家那樣將寄語錄成視頻,“就一句話”,然而他婉拒了。2020年9月19日“科學家手模墻”揭幕后,科學家寄語視頻公布,反響強烈。項目組向黃旭華院士的秘書報告了視頻反響情況,同時表示沒有錄制黃院士的視頻殊為遺憾,是否可以補錄,或者用手機錄一段音頻作為畫外音。回復是:“黃院士說,多多宣傳其他的科學家,我們尊重黃院士意見。”
2021年10月28日,黃旭華向七一九所捐贈1100萬元個人所獲獎金,作為科技創新獎勵基金,以激勵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我的捐贈,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起到‘種子’的作用,引起社會的響應,讓更多的人都來關注、關心、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業。”黃旭華所獲得的各類獎金逾2000萬元,幾乎全部捐獻出來,用于國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業。
(作者系“科學家手模”項目創意提出者和項目組組長、中國科技館觀眾服務部副研究員)
參考文獻:
王艷明:《誓言無聲鑄重器:黃旭華傳》,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
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黃旭華》,2014年2月10日。
李祺瑤:《到中國科技館和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擊掌”,大科學家雙手的故事》,《北京晚報》2020年10月14日。
在光滑如鏡的冰面上,滑冰者可以毫不費力地疾馳而過,幾乎沒有阻力。這是因為冰表面有一層很薄的液態水,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此刻的摩擦力盡管很小但仍然存在,滑冰者最終還是會停下來。那么,是否存在一種“無摩擦......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近日的一項投票結果認為,迷幻藥MDMA治療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證實。這令一些觀察人士感到震驚。MDMA曾被測試用于PTSD,但現在FDA顧問對其投......
位于墨西哥的奇琴伊察是古瑪雅城邦遺跡,廢墟上布滿了祭祀儀式的痕跡。這座古城的球場附近有一幅版畫,繪有一個被砍下的頭顱,鮮血噴涌而出。數百名受難者的遺骸已經從一個60米寬的天坑“圣井”中找到。現在,來自......
近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研究表明,當大鼠睡眠不足時,一種與長時記憶有關的關鍵大腦信號——尖波漣漪會減弱,而且即使后一晚睡眠正常,也不足以修復這種大腦信號。該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釋為什么睡眠不足會破壞記憶......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志-皮膚學》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患有濕疹的人尿液中的鈉含量偏高,因此濕疹可能與吃太多鹽有關。眾所周知,攝入過多鹽會導致血壓升高。圖片來源:towfiquahamed/iStockp......
德國馬普學會的科學家通過分析64個古代個體的DNA,窺見了瑪雅古城奇琴伊察埋葬儀式的更多細節,這些個體可能是在超過500年的時間跨度中被獻祭的對象。研究表明地下儲藏室中發現的許多個體彼此都有密切的親緣......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院團隊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國際頂級綜述性學術期刊《材料科學進展》發表題為“電導多功能混凝土從概念到實踐的發展之路”的長篇綜述論文。文章圍繞新型電導多功能混凝土相關研究進展,......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趙磊副教授與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程江濤教授合作,突破了傳統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的限制,僅需130℃表面溫度即可實現蒸汽驅動的液體快速懸浮。相關成果發表在在《自然·物理》上。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是......
6月13日,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精神大講堂”第二場宣講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力學所)舉辦。作為中國科學院弘揚科學家精神的示范性宣講活動,本次“科學家精神大講堂”特邀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中......
大象似乎會用個性化的叫聲來跟群體中的其他伙伴“打招呼”。對此,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MichaelPardo預感,大象可能像人類一樣,會互相起名字,這在非人類動物中十分罕見。為了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