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利用自主搭建的多通道光譜儀器,觀測到單個納米粒子的光學信號,并通過將單粒子光譜技術與多種調控手段相結合,成功在線監測到單個金、銀、銅納米粒子的生長過程,同時將其應用于生物分子的實時追蹤。相關成果已被德國《應用化學》雜志以“熱門文章”接收,將在2012年首期雜志以內封面形式發表。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龍億濤,第一作者為博士研究生秦利霞,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參與了該項研究。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的資助。
金、銀、銅等貴金屬納米粒子具有等離子共振散射性質,這種散射光譜比現有的熒光光譜強度高且更穩定,已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傳感、分子識別等領域。目前,單納米顆粒水平的散射光譜仍處于新興階段,其在活細胞代謝的實時監測應用及物理學探究成為研究熱點。
此前,該課題組利用這一光譜儀器平臺已成功捕獲活細胞內NADH的分布圖像并應用到抗癌藥物的篩選。他們與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合作,在DNA檢測中也取得了創新性的成果。目前,該課題組在納米光譜方面正開展更多的工作,以期實現單分子水平的生物分子檢測追蹤,獲得更多生命活動的微觀信息。
7月15日,華東理工大學在徐匯校區和平樓第二會議室召開干部教師大會,全體校領導班子成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中層正職干部等參加會議。會議由校黨委書記蔣傳海主持。會上,校長、黨委副書記軒福貞宣讀了中共教......
近期,華東理工大學校長軒福貞帶隊,赴昆明市尋甸縣、大理大學等調研考察,推進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記者從華東理工大學獲悉,自2012年與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建立定點幫扶關系以來,學校堅持“尋甸所需......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朱為宏團隊,首次利用親水脂肪鏈構筑半導體共價有機框架(COF)光催化劑,該催化劑具有親水性、結晶性、半導體特性“三合......
6月15日,第八屆產業組織與數字經濟論壇暨華東理工大學數字經濟研究所成立儀式在華東理工大學徐匯校區舉辦。華東理工大學數字經濟研究所旨在助力學界深入探討新時代經濟運行規律,為政府制定政策、企業制定戰略提......
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交叉學科研究中心教授楊弋、朱麟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任艾明課題組聯合,在熒光RNA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為進一步理解和探索熒......
5月24日,華東理工大學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議主題為“推進有組織科研賦能新質生產力釋放創新新動能”。會議現場。圖片來源于華東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蔣傳海就推動學校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提出......
記者日前從華東理工大學了解到,該校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自主研發了一種鈣鈦礦單晶晶片通用生長技術,將晶體生長周期由7天縮短至1.5天,實現了30余種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半導體的低溫、快速、可控制備,為新一......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自主研發了一種鈣鈦礦單晶薄膜通用生長技術,將晶體生長周期由7天縮短至1.5天,實現了30余種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半導體的低溫、快速、可控制備,為新一代的高性能光電子......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自主研發了一種鈣鈦礦單晶薄膜通用生長技術,將晶體生長周期由7天縮短至1.5天,實現了30余種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半導體的低溫、快速、可控制備,為新一代的高性能光電子......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王啟要課題組在病原菌毒力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核酸研究》。如果將細菌核心基因組比作細菌內部的原住民,那么細菌進化的主要驅動力就是水平轉移基因元件(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