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疫苗為治療多對基因突變引發的癌癥提供新的選擇。
在一個小型臨床試驗中,利用在腫瘤細胞中的突變蛋白所制備的疫苗成功地引發了機體對癌細胞的免疫應答反應。
該結果是目前致力于研發個性化癌癥治療所得出的最新成果,并公布于4月2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中。在此次試驗中,三位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了這種疫苗的注射,這種疫苗經過設計改造后能夠使機體免疫系統察覺到患者腫瘤細胞中的突變蛋白。
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蘭癌癥研究所(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的癌癥研究員Ton Schumacher指出,要判斷在這次試驗中所引發的免疫應答反應是否能夠控制腫瘤的生長還為時尚早,但這仍然是這個新概念的關鍵證據。
他補充道:“我們不知道免疫應答反應需要達到多強才具有臨床意義,盡管如此,這仍是關鍵的一步。”
癌癥是由使細胞增殖不受限制的基因的突變所引發的一種疾病。但是由癌細胞產生的突變蛋白卻能給體內的免疫細胞敲響警鐘,提示一類已經變成從某種意義上說“異質”的細胞的出現。
不幸的是,許多的這些“警鐘”都逐漸銷聲匿跡。一些腫瘤細胞能夠抑制其附近區域的免疫應答反應,而突變的腫瘤蛋白卻可能不能表達到足夠使免疫細胞聚集的水平。位于的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免疫學家Beatriz Carreno表示,研究人員一直希望利用這些突變蛋白來制備疫苗,但都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
臨床試驗的成功
癌細胞基因組序列測定技術的出現以及對機體免疫系統的進一步了解使得這種理論方法成為可能。就在去年,兩個科學團隊的研究顯示這種疫苗能夠在小鼠體內起作用。Carreno等人如今便將這種方法應用于人體中。
研究人員對從三個黑色素瘤病人身上取得的腫瘤細胞基因組樣本進行序列測定,并將各個樣本中的突變蛋白進行分類,接著從每個樣本中各選出七中蛋白質片段用于制備疫苗。
研究人員將每個病人的白細胞提取出來,并在實驗室中培育產生一種被稱為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的免疫細胞。緊接著將這些細胞與此前得到的蛋白質片段接觸,并將其在實驗室中培育成熟,最后注入病人體內。在這個過程中,樹突狀細胞接受這些蛋白質片段并能夠將其提呈給體內的免疫細胞。其結果是:免疫細胞受到“訓練”,從而能夠將腫瘤細胞所產生的突變蛋白作為其作用的靶位。在注射疫苗的兩周后,這些免疫細胞在病人的血液中顯著增加。
研究人員在過去的數十年中不斷嘗試研發癌癥疫苗,但許多在早期有成功跡象的疫苗都不得不屈服于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中的失敗。“這次的試驗也有可能會是同樣的結果,但我們仍有理由對此保持樂觀。”Schumacher如是說。“過去制備的疫苗所選用的蛋白質在正常細胞中同樣存在,只是在腫瘤細胞中數量更多。而免疫系統已經能夠耐受這些蛋白質,所以過去在注射這些疫苗后對這些蛋白質的免疫應答仍然較弱。而在此次試驗中,這些蛋白質是在正常細胞中不存在的,因此它能引發強烈的應答反應。”
Carreno還表示,此前的疫苗通常只包含一種癌細胞相關蛋白,而我們的疫苗中則有七種之多。Carreno認為這種方法在其他包含許多突變的癌癥的治療中也是可行的,包括肺癌、結腸癌、膀胱癌等。盡管這個制備程序相當復雜,但是許多制藥公司仍表示他們愿意嘗試復雜、個性化的癌癥治療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用于篩選突變蛋白的生產線會變得更加高效。而且這種治療方法一點也不比目前所關注的其他治療方法復雜。”
在16日發表于《自然》雜志的一項開創性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多家機構的聯合團隊解決了再生醫學中長期存在的一個難題。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重新編程人類細胞以更好模仿胚胎干細胞的新方法,或對生物醫學和疾病治療產......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李亞平研究員、鄭明月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王當歌研究員在NationalScienceReview期刊發表了題為:STINGagonist-boostedmRNAimmuniz......
豬肉是重要的動物蛋白質來源。而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豬引起的非洲豬瘟(AfricanSwineFever,ASF),威脅全球養豬業。非洲豬瘟是急性、......
冷凍軟X射線斷層掃描(Cryo-SXT)是研究細胞超微結構的強大方法,可提供數十納米范圍的分辨率和膜結構的強烈對比度,無需標記或化學固定。較短的采集時間和相對較大的視場導致快速采集大量斷層圖像數據。將......
核糖體是細胞內的最豐富細胞器之一,負責將mRNA翻譯為蛋白質,是很多小分子藥物的作用靶點。核糖體在體外已得到廣泛研究,但其在人體細胞翻譯活躍過程中的分布仍不清楚。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利用高分......
全腫瘤細胞疫苗(wholetumorcellvaccine,TCV)是經典的個體化腫瘤免疫療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應個體差異大,亟需通過學科交叉發展新理念和新技術,實現TCV的按需免疫增......
全腫瘤細胞疫苗(wholetumorcellvaccine,TCV)是經典的個體化腫瘤免疫療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應個體差異大,亟需通過學科交叉發展新理念和新技術,實現TCV的按需免疫增......
近日,我所生物技術研究部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研究組(1808組)許國旺研究員團隊與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附屬大連醫院、鞍山傳染病醫院和杭州漢庫醫學檢驗所等多家單位合作,在不......
干細胞研究有望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醫學難題,幫助人類實現修復創傷和病理組織、治愈終末期疾病的夢想。目前,全球進入人體試驗的干細胞研究超8000項。我國至今尚未有干細胞產品或技術上市,需要干細胞應用研究和......
現階段,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瘤中的治療效果仍然不理想。背后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抗原異質性、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CAR-T浸潤難度大、腫瘤靶抗原丟失......其中抗原異質性和腫瘤靶抗原丟失是CA......